- 年份
- 2024(219)
- 2023(324)
- 2022(278)
- 2021(269)
- 2020(249)
- 2019(582)
- 2018(703)
- 2017(1637)
- 2016(720)
- 2015(638)
- 2014(505)
- 2013(356)
- 2012(261)
- 2011(227)
- 2010(210)
- 2009(140)
- 2008(120)
- 2007(127)
- 2006(129)
- 2005(85)
- 学科
- 济(1874)
- 经济(1873)
- 业经(1239)
- 贸(1133)
- 贸易(1133)
- 易(1124)
- 电子(1047)
- 网上(1029)
- 网上贸易(1029)
- 管理(1010)
- 产业(952)
- 信息(928)
- 业(920)
- 总论(913)
- 信息产业(912)
- 中国(905)
- 银(733)
- 银行(733)
- 行(724)
- 制(679)
- 农(673)
- 企(628)
- 企业(628)
- 融(609)
- 金融(609)
- 体(451)
- 农业(443)
- 财(423)
- 体制(404)
- 地方(395)
- 机构
- 学院(5074)
- 大学(4442)
- 济(2043)
- 经济(1996)
- 管理(1904)
- 研究(1679)
- 理学(1560)
- 理学院(1551)
- 管理学(1523)
- 管理学院(1518)
- 中国(1472)
- 财(1302)
- 京(998)
- 江(878)
- 科学(878)
- 中心(858)
- 职业(820)
- 技术(771)
- 财经(750)
- 省(745)
- 所(712)
- 院(711)
- 农(691)
- 经(683)
- 州(655)
- 北京(640)
- 研究所(634)
- 范(571)
- 师范(562)
- 经济学(555)
共检索到8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学栋 李坤轩
基于对山东省部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的视角,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有:网上服务平台普及率不高、网络化服务水平欠佳、电子档案认可和利用度低、网络服务意识不强、网上服务平台宣传推介不够、网上服务平台的兼容性不强、部门间信息壁垒尚未打破等。文章梳理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理论研究的轨迹与现状,在深入进行理论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纵深发展的建议是:优化再造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通数据壁垒,强化对政策措施落实督查力度,提升政府驾驭"互联网+"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伟军 夏立新 张园园
互联网加速了社会信任结构的转变,为信用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网络的信用信息中介服务是我国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基于网络的第三方信用信息服务模式,提出如何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中介服务。参考文献8。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用中介 信用服务 信用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思阳
当前,以"互联网+税务"为主题的大胆创新和生动实践,正在全国税务系统蓬勃开展,"互联网+"已成为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广西地税部门如何依托互联网技术在税收相关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是当前税收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层面入手,围绕如何推进"互联网+税务"工作,建设广西地税电子税务新生态的问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互联网+税务"的主要内涵(一)"互联网+"内涵。"互联网+"的概念最早在2012年由易观国际董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春阳 廖信林
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视角,分析"互联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互联网新媒体通过在信息流动、传播等方面打破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的线下多层国家权力结构和单向治理模式,促进政府逐步转变治理理念。最后,从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和全球互联网治理等方面,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国家治理 互联网新媒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春阳 廖信林
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视角,分析"互联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互联网新媒体通过在信息流动、传播等方面打破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的线下多层国家权力结构和单向治理模式,促进政府逐步转变治理理念。最后,从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和全球互联网治理等方面,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国家治理 互联网新媒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了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最后,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智 朱安明 王现宁 杨道理
针对互联网推进与空气质量控制对工业行业运行的影响,运用涵盖多种指标的类导向模型对中国工业行业效率和互联网推进有效性进行测算,并采用迭代抽样的Truncated回归模型检验了内外因素对行业效率的影响。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大部分工业行业具有互联网推进有效性和必要性,且互联网推进效果与行业技术水平有关;战略性新兴工业行业利用各类投入能力不同,环境污染产出应受重视。回归结果显示,积极推进创新研发与使用清洁能源的工业行业易出现较高的行业效率,并且注重互联网推进质量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妤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不断创新发展。本文从技术、利益、用户驱动三个方面对我国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互联网支付业务在支付安全、资金存管、用户信息安全、网络洗钱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完善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监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金融监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猛 叶陈刚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第三方支付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交易模式,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易诚信问题,但作为新兴事物,相应的税收征管政策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分析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分别从立法、创新税收征管技术、创建第三方支付平台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税收征管制度,促进第三方支付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税收征管 互联网 技术创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一稀 李纳
第三方支付可谓是互联网金融的"源头"之一。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在支付业务、渠道业务、基础金融服务及虚拟货币四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领域相对于银行的优势,认为其暂无法由银行所取代。同时,本文对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金融 银行 虚拟货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举措,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效能的迫切需要。作为全国改革试点地区,四川省把此项改革作为推进政务服务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省级政务云平台,在全省范围内系统、统一推进改革落地落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也极其重要。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促进金融脱媒的作用,介绍了江西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情况,以及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业务模式多样化、利率高等主要特征,然后阐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平台规模小、利率偏高、监管法规缺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立法制度建设、合理分类监管、成立行业协会、增加人才存量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推进策略 江西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