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2)
- 2023(3563)
- 2022(3023)
- 2021(2819)
- 2020(2386)
- 2019(5791)
- 2018(5545)
- 2017(10999)
- 2016(5731)
- 2015(6505)
- 2014(6147)
- 2013(6133)
- 2012(5914)
- 2011(5374)
- 2010(5674)
- 2009(5091)
- 2008(5122)
- 2007(4493)
- 2006(4108)
- 2005(3871)
- 学科
- 济(25626)
- 经济(25589)
- 管理(13460)
- 业(13069)
- 企(10714)
- 企业(10714)
- 方法(9238)
- 数学(7458)
- 数学方法(7327)
- 贸(7008)
- 贸易(7003)
- 财(6996)
- 中国(6899)
- 易(6815)
- 融(6245)
- 金融(6245)
- 地方(5801)
- 农(5611)
- 关系(5244)
- 制(5039)
- 业经(4786)
- 学(4729)
- 银(4675)
- 银行(4668)
- 行(4536)
- 世界(4377)
- 理论(4233)
- 国际(4137)
- 农业(3677)
- 对外(3664)
- 机构
- 大学(79572)
- 学院(76116)
- 济(35784)
- 经济(35165)
- 研究(30602)
- 管理(27091)
- 中国(23766)
- 理学(22705)
- 理学院(22410)
- 管理学(22028)
- 管理学院(21856)
- 财(18398)
- 京(17293)
- 科学(15574)
- 所(15228)
- 财经(13645)
- 研究所(13543)
- 中心(13275)
- 经(12494)
- 江(11954)
- 经济学(11638)
- 北京(11514)
- 院(11267)
- 范(10978)
- 师范(10879)
- 农(10769)
- 经济学院(10521)
- 财经大学(10294)
- 州(9258)
- 师范大学(9182)
- 基金
- 项目(47318)
- 科学(37471)
- 研究(36770)
- 基金(34942)
- 家(30303)
- 国家(30071)
- 科学基金(25358)
- 社会(23965)
- 社会科(22820)
- 社会科学(22815)
- 基金项目(17469)
- 教育(17107)
- 省(16488)
- 资助(14977)
- 自然(14702)
- 划(14568)
- 自然科(14402)
- 自然科学(14397)
- 自然科学基金(14124)
- 编号(14061)
- 成果(13180)
- 部(11555)
- 重点(11167)
- 发(10681)
- 国家社会(10588)
- 课题(10494)
- 教育部(10222)
- 性(9996)
- 中国(9723)
- 创(9705)
共检索到130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尽可能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最终实现沿线各经济体多元、自由、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本文选择第二次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寒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会带来亚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会对国际物流业形成重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业的正面、负面影响,提出发展国际物流业的战略对策,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物流 影响 发展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明国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世鹏 朱兴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研究探讨金融支持方向,本文提出了实施国际产能信贷支持政策差异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拓宽国际产能合作融资渠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产能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以利于促进"民心相通"。高等教育的合作需分析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科技发展实力,并据此描绘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国家图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高的沿线国家具备合作的优势与条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低的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需突破的重点国家,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给予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各有优劣势的沿线国家需分类开展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述存
一、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或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于推动和保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尤为显著,特别是对于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投资协定能有效弥补制度缺位,降低风险。中海油继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败后,2013年斥资151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Nexen能源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和加拿大签署的《外国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因此,我国政府应根据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述存
一、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或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于推动和保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尤为显著,特别是对于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投资协定能有效弥补制度缺位,降低风险。中海油继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败后,2013年斥资151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Nexen能源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和加拿大签署的《外国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因此,我国政府应根据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磊
“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家间战略合作为前提,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设施联通降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国际物流成本。“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成功经验表明,设施联通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与设施联通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供给,比签署区域贸易协定更能发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同时,文章使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各国双边班轮网络和双边出口产品多样性网络,并测算了沿线国家网络中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双边班轮网络指数以及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多样性都明显高于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证实了中国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度嵌入全球运输网络及增强其出口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蕴岭 陆南泉 李向阳 张树华 赵卫涛 郭连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到2018年,"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五周年。"一带一路"不仅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规划写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新时代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重要方略,而且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五年来,"一带一路"已从倡议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取得的阶段性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今世界的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际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些纷繁的变化给"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与之相伴的国际合作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邀请几位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发展环境和国际合作"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几位专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在当前形势下,国际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和新特点,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这种变化需要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从构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加强机制化建设,深化"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强化中俄、中非、中国与中亚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真诚合作,并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胜蓝 刘晓玲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及沿线国家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却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准自然实验变化,以2013-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公司投资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使用古代"丝绸之路"途经省份作为工具变量来进一步缓解内生性问题。双重差分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产生影响的重点省份,上市公司积极响应该倡议的实施,其投资水平提高了10.11%;而且,公司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主要来自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涛 刘灼 陈海峰 向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此打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构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制度距离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跨国经济活动。本文建立五维制度距离指数,划分为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使用引力模型探讨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法距离和知识距离强化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意愿,而经济距离、外交距离则相反;区分"一带"与"一路"不同板块国家,发现中国企业具有倾向性;区分差异化地理位置,发现中国企业在亚洲和欧洲的情况略有差异,其更偏向同属于亚洲区域,且文化距离相差较大的国家。本文结论为优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机制,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深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一栋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也成为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拉动投资国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契机,对中国境内企业及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均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尽管目前中国企业具有政策支持和相对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所指向的标的区域依旧是一个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乃至社会文化环境均相对不成熟的国际市场,依然面临各种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秀丽
国际法治话语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实践中大量运用。本文试图在深入理解国际法治的基础上,将其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中国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与建设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新时代的中国正在为国际法治的发展做出贡献。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法治价值追求的中国表达,也必然带来国际法治的中国创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相应的国际法治保障,同时也是此类国际法治理念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平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用工成本较低的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劳务输出规模不断增长,范围日益扩大,2016年,中国劳务输出人员总量接近97万人,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和对外投资方面日益加强,"一
关键词:
国际劳务合作 一带一路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宏智 孙金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支持下中欧班列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格局,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欧班列的运行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即联动协调度低、货运市场不完善、货源稳定性较差、成本居高不下。以现有的国际组织、经济组织、合作组织为基础构建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来应对中欧班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期通过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利益共同体,与沿线国家一起打造国际班列运输新模式。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运输平台 贸易结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