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6)
- 2023(11818)
- 2022(10143)
- 2021(9347)
- 2020(7788)
- 2019(17607)
- 2018(17279)
- 2017(34262)
- 2016(18672)
- 2015(20698)
- 2014(20607)
- 2013(20204)
- 2012(18803)
- 2011(17253)
- 2010(17271)
- 2009(16576)
- 2008(16400)
- 2007(14675)
- 2006(13229)
- 2005(12076)
- 学科
- 济(71121)
- 经济(71003)
- 管理(60294)
- 业(55901)
- 企(44962)
- 企业(44962)
- 方法(30483)
- 数学(27366)
- 数学方法(27072)
- 财(24041)
- 农(22048)
- 中国(21769)
- 制(21338)
- 贸(17460)
- 贸易(17451)
- 易(17131)
- 业经(16610)
- 银(15238)
- 银行(15200)
- 行(14538)
- 务(13821)
- 农业(13816)
- 财务(13789)
- 财务管理(13756)
- 体(13595)
- 融(13187)
- 金融(13185)
- 企业财务(13031)
- 学(12805)
- 策(12800)
- 机构
- 学院(270752)
- 大学(270701)
- 济(117335)
- 经济(114975)
- 管理(103812)
- 研究(92042)
- 理学(89029)
- 理学院(88111)
- 管理学(86834)
- 管理学院(86342)
- 中国(72913)
- 财(59892)
- 京(55961)
- 科学(53356)
- 农(46995)
- 所(46628)
- 财经(46136)
- 中心(41872)
- 经(41820)
- 研究所(41699)
- 江(40847)
- 业大(40063)
- 农业(37028)
- 经济学(36442)
- 北京(35450)
- 财经大学(34223)
- 院(33035)
- 经济学院(32962)
- 范(32230)
- 州(32016)
- 基金
- 项目(174606)
- 科学(137634)
- 基金(128328)
- 研究(126225)
- 家(112483)
- 国家(111552)
- 科学基金(94844)
- 社会(82447)
- 社会科(78312)
- 社会科学(78296)
- 基金项目(67353)
- 省(66786)
- 自然(60819)
- 自然科(59384)
- 自然科学(59365)
- 自然科学基金(58343)
- 教育(57753)
- 划(57181)
- 资助(52634)
- 编号(49969)
- 成果(41495)
- 部(39788)
- 重点(39341)
- 发(37042)
- 制(36869)
- 创(36575)
- 课题(35030)
- 创新(34337)
- 国家社会(34337)
- 教育部(34259)
- 期刊
- 济(130226)
- 经济(130226)
- 研究(84315)
- 中国(52446)
- 财(45832)
- 农(42492)
- 学报(42088)
- 管理(39020)
- 科学(38353)
- 融(33367)
- 金融(33367)
- 大学(32276)
- 学学(30810)
- 农业(27878)
- 教育(24409)
- 财经(23410)
- 经济研究(21977)
- 业经(21757)
- 技术(20821)
- 经(20051)
- 问题(17811)
- 贸(16203)
- 国际(14217)
- 业(13656)
- 理论(13563)
- 商业(13081)
- 技术经济(12703)
- 版(12464)
- 现代(12187)
- 实践(12059)
共检索到411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杰
当前QFII制度在我国已进入较快发展阶段。QFII制度的实施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它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无疑是积极而深远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资本市场是密不可分的,QFII在未来几年必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QFII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游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在维持有管理浮动汇率时,向市场大量买入外汇,被动超发大量基础货币,同时,为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被迫动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这种机制最终导致我国当前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促使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人民币 货币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杨皓 邱媛
自1996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期能够扩大需求,减少庞大的居民储蓄,但是实践证明1996年到2002年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003年以来,由于某些制度缺陷被弥补,货币政策效果转好。文章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的制度缺陷是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发挥的,并提出一些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政策工具 传导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晖
货币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导火索一般都出现于证券市场或商业银行,其中又以证券市场的表现更为频繁。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实施QFII制度,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已经加快,因此,为了防范未来可能遭到的外国投机资本的冲击,有必要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上分析QFII制度。
关键词:
QFII制度 货币危机 风险与防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勇 高翔
本文首先回顾了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制约的理论争论 ,指出在统一的框架原则下 ,各国学者对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文章又考察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制约 ,指出在货币政策独立性 ,利率市场化 ,社会资金分配 ,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以及资本流动等方面 ,当前的固定汇率制度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固定汇率 货币政策 制约和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货币政策的"升降息"制度特指央行针对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的均衡借贷价格进行调整,而非针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从2015年1~9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加权平均利率的走势看,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操作总体处于"无序"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广义货币M2和通胀指数CPI在统计量设计上均存在重大缺陷,前者将大量非货币属性的定期存款包含在内,而后者并不适合作为衡量我国通胀水平的价格指标,两者都在"误导"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建议央行对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控框架尤其是"升降息"制度作出调整:放弃M2增速目标,转而采用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或隔夜回购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把后者确立为我国的市场基准利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炜 陶泽荣
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支持下,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和频繁地在外汇市场上直接操作,导致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供给增加,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因此而遭到削弱。本文分析了引入美元做市商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认为引入美元做市商制度可以在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自主性、降低中央银行直接操作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 做市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文
在开放经济下 ,采用固定汇率的最大成本就是一国不得不放弃灵活的货币政策。经分析发现 ,我国实质上的钉住制已经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 ,这一影响还会加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仔在的现象,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岩
本文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下降的原因在于 :货币供给扩张受到限制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商业银行和企业行为的变化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降低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 ;由于“流动性陷阱”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降低 ,使货币供给增加不能相应提高总需求。通过建立一个现代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模型 ,重新分析了“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
货币供求 货币政策 流动性陷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涛
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套健全的信用制度,因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以健全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在转轨时期,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严重地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只有尽快健全信用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宏观功能,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信用制度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宏
内容本文将近似理性假设引入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建立起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论模型(NPC-MPR模型)和新兴新古典综合泰勒规则模型。之后对我国1993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四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而提出了我国货币当局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实施泰勒规则的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