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
- 2023(220)
- 2022(223)
- 2021(175)
- 2020(172)
- 2019(353)
- 2018(353)
- 2017(811)
- 2016(440)
- 2015(388)
- 2014(474)
- 2013(458)
- 2012(420)
- 2011(435)
- 2010(520)
- 2009(528)
- 2008(484)
- 2007(497)
- 2006(482)
- 2005(494)
- 学科
- 银(1736)
- 银行(1736)
- 行(1662)
- 企(1513)
- 企业(1513)
- 业(1505)
- 管理(1505)
- 济(1364)
- 经济(1363)
- 制(1286)
- 业务(1158)
- 制度(1113)
- 度(1113)
- 银行制(1047)
- 方法(993)
- 融(977)
- 金融(977)
- 数学(853)
- 数学方法(851)
- 财(763)
- 贸(653)
- 贸易(651)
- 务(642)
- 财务(642)
- 财务管理(641)
- 企业财务(623)
- 易(611)
- 乡(433)
- 国际(415)
- 镇(415)
- 机构
- 学院(5521)
- 大学(5421)
- 中国(3081)
- 银(2885)
- 银行(2772)
- 行(2628)
- 济(2466)
- 经济(2371)
- 管理(2363)
- 人民(2068)
- 理学(1844)
- 理学院(1831)
- 国人(1825)
- 中国人(1823)
- 管理学(1822)
- 中国人民(1814)
- 管理学院(1810)
- 人民银行(1724)
- 财(1609)
- 中心(1575)
- 中国人民银行(1524)
- 融(1421)
- 金融(1393)
- 支行(1354)
- 研究(1256)
- 江(1214)
- 财经(1177)
- 京(1132)
- 农(1068)
- 州(1066)
共检索到11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美林
推行票据信用,深化工商银行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张美林工商银行将从1994年起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转化的第一步。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程中,资产的有效运用及其合理配置将是保障比例管理实施效果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资产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静 熊华享
(一) 商业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过去我国强调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商业信用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但是自发的、强制性的商业信用一刻也没有停止,没有合法的信用工具就采取"挂帐"形式。这是一种落后的办法,其弊病其多,由于债权、债务双方只是在各自内部帐务上作出记载,无索债凭证,无还款期限,无法定约束,不能保障债权人的正当权益,容易形成业务纠纷或无限期的货款拖欠,甚至造成经济损失。我国于1984年试行商业汇票,以票据作为商业信用的工具,开始打破传统的"挂帐信用",这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顶成果。经过几年的初步实践,体现了商业汇票的优越性;第一,以票据作为信用工具,能保障赊购、赊销双方的正当权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程玛丽
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子支付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2006年12月18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北、深圳六省(市)试点运行,并将于2007年6月在全国建设推广,届时影像信息传递代替实物票据传递,使支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跨行、跨地区使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支付清算系统的效率,降低票据交换成本,满足经济主体日益增长的结算服务要求。但从系统试点运行情况来看,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郑福鹏
该文遵循信用票据化表现形式演进逻辑的思路,介绍了信用票据化的基本形式——真实票据和高级形式——融资票据的理论涵义和国际经验,分析了中国票据市场工具的结构失衡,并对如何在中国发展融资票据提出对策。
关键词:
商业信用 真实票据 融资票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天宇 谢刚
信用联系票据是一种内嵌信用违约互换,允许发行者向信用投资者转移特定信用风险的证券。信用联系票据由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所支持,并且给相关资产的组合提供了一个(综合的)信用暴露。
关键词:
违约损失 特殊目的公司 风险贴水 AAA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田
票据的信用与融资作用□田田票据是出票人自己承诺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可以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是一种能够代替现钞实现债权债务转移的权利凭证。发展市场经济、扩大国际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使我国的票据活动重新恢复并扩展开来。我国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改导 王东方
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和结算票据化研究胡改导王东方一、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与结算票据化脱节的原因探析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直接以商品形式由卖方提供给买方的信用,它的基本形式是赊销和预付。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买方缺乏现实货币而不能及时支付,而...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小和 金睿
信用是票据的灵魂和基石,票据业务的本质在于经营信用。积极发展票据信用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票据业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分析影响和制约票据信用发展的因素,认为应充分认识票据信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借力电子票据系统拓展商业承兑信用,建立经纪公司和评级公司,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发挥科技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等,以促进我国票据信用的发展。
关键词:
信用 票据 票据信用 票据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晓广 王晟先
近几年,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生态格局发生变化,传统的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信用风险逐渐被重视,市场成员对票据市场融资效率及风险防控的要求更高,各方对票据市场信用评级的呼声日益高涨。信用评级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债务人的主体信用评级,二是对债务的债项评级。以债券信用评级为例,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识别,即寻求会对债券的到期偿付造成影响的因素;二是预测,通过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上海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上海资信公司联合课题组
信用评级是国家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商业汇票市场发展迅猛,票据交易量在货币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关乎交易标的的我国票据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尚未起步,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本文分析了我国票据信用评级的现状、问题和建立票据信用评级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票据信用评级体系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
票据评级 现状问题 总体思路 路径方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韩伟
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传统的融资变现渠道是分散型的零售交易模式。某银行设计应用票据池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将点状随机的市场交易纳入理性预期统筹的范围,通过"池化"市场存量票据,打包质押,开展信贷融资业务。这种新模式创造并利用了"集约担保"与"或有担保"的理念,灵活桥接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实现了信贷市场营销关系的渠道化创新。
关键词:
票据市场 集约质押 或有担保 效率激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艳红 李亚平 黄泽民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发生信用评级调整的中期票据为样本,对信用评级调整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信用评级机构相对于投资人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信息进行信用评级,但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往往会给债券发行人虚高的评级,当发行人信用评级调降时会滞后于市场给出调降评级,但当发行人信用状况改善时却会主动调升债券发行人信用评级。投资人对于信用评级调降的债券会存在过度反应,而对于信用调升的债券反应却是滞后的。随着投资人对发行人信息的不断收集,投资人对于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的认识会向信用评级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调整 信用利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亚平 黄泽民
本文以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证实在中期票据市场上信用评级能够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显著影响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发行人通过债券增信能够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专业担保机构进行的增信比关联企业的增信更有利于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研究还发现城投债和国有企业性质的产业债存在隐性担保,这种隐性担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隐性担保的行政级别越高、财政实力越好越有利于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对于不同主体评级的中期票据增信效果是不同的,当发行人和担保人或隐性担保人的信用水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债券增信 隐性担保 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珊珊
信用联结票据作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中的一种,因在市场融资效率、提高资产流动性及分散和对冲风险方面具有明显作用而受到众多专业机构重视,然而由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在我国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故信用联结票据其在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文章着眼于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企业信用联结票据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从运行逻辑、运行结构及交易要素三个方面对案例企业信用联结票据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根据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信用联结票据 运行机制 信用风险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标 王晰 孙晓林
从宏观经济、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三个层面,研究了中期票据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通过Shapley值分解发现,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而在单个因素中,信用评级、国企背景、企业规模和无风险利率四个因素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该结果表明,在中期票据发行利差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大型国有企业能够在市场中以较低的成本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