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
2023(481)
2022(349)
2021(358)
2020(250)
2019(628)
2018(513)
2017(1034)
2016(482)
2015(498)
2014(456)
2013(405)
2012(375)
2011(336)
2010(332)
2009(294)
2008(334)
2007(351)
2006(262)
2005(267)
作者
(1365)
(1171)
(1050)
(969)
(696)
(556)
(490)
(423)
(398)
(393)
(389)
(386)
(386)
(342)
(341)
(339)
(339)
(334)
(326)
(291)
(275)
(267)
(263)
(262)
(255)
(245)
(240)
(234)
(234)
(227)
学科
(4679)
企业(4679)
(4430)
管理(3916)
(1988)
经济(1978)
(1792)
(1636)
财务(1636)
财务管理(1636)
企业财务(1606)
技术(1210)
技术管理(1016)
人事(1000)
人事管理(1000)
方法(981)
(927)
业经(909)
(835)
体制(808)
数学(743)
数学方法(743)
(645)
企业经济(614)
(604)
经营(587)
决策(516)
计划(455)
(388)
(374)
机构
学院(7607)
大学(7382)
管理(3687)
(3436)
经济(3399)
理学(3287)
理学院(3270)
管理学(3241)
管理学院(3230)
(1985)
研究(1662)
财经(1621)
中国(1490)
(1490)
(1313)
商学(1255)
财经大学(1252)
商学院(1251)
(1016)
经济学(957)
会计(945)
经济管理(901)
工商(883)
经济学院(878)
(818)
北京(809)
中心(808)
业大(785)
会计学(770)
科学(754)
基金
项目(4874)
科学(4148)
基金(3870)
研究(3617)
(3262)
国家(3220)
科学基金(3103)
社会(2630)
社会科(2516)
社会科学(2513)
基金项目(2109)
自然(2052)
自然科(2015)
自然科学(2014)
自然科学基金(1991)
(1872)
教育(1576)
(1502)
资助(1409)
(1379)
(1346)
编号(1336)
(1269)
创新(1236)
(1160)
国家社会(1129)
企业(1126)
(1103)
人文(1078)
项目编号(1040)
期刊
(3501)
经济(3501)
(2164)
研究(1978)
管理(1704)
中国(1127)
财经(948)
财会(898)
(866)
金融(866)
科学(800)
(766)
学报(736)
会计(694)
大学(644)
学学(637)
会通(606)
通讯(606)
技术(591)
业经(564)
(529)
技术经济(477)
经济研究(471)
现代(422)
经济管理(414)
问题(410)
科技(376)
(357)
之友(353)
财经大学(344)
共检索到10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燕  
从股权激励推行的背景入手,系统地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方式和方法。针对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恰当的股权激励措施对员工进行激励,以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增强高管、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探讨了实行股权激励的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以及企业搭台、大众创业的新思路,以此来达到企业融资、融人、融源的目的,最终实现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燕  
从股权激励推行的背景入手,系统地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方式和方法。针对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恰当的股权激励措施对员工进行激励,以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增强高管、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探讨了实行股权激励的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以及企业搭台、大众创业的新思路,以此来达到企业融资、融人、融源的目的,最终实现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红军  任建华  王立杰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针对目前我国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经理股票期权等适合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模式上 ,对于如何在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研究还较少的现状 ,本文对创业型企业如何实施股权激励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建华  
在西方企业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能否同样推动我国创业板公司业绩的提高,这一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2011年12月31日前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4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股权激励总体上激励效果不明显,但股权激励公司业绩下滑的幅度明显低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且不同行业、不同激励模式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桂芬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1—201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股权激励力度越大,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不完备性,通过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抑制高管的自利动机和冒险行为,确保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作用的发挥。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在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秉祥  邓向梅  
本文以沪深两市2011~2013年已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239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综合控制权配置特征,研究了控制权配置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的有效性较高;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权激励有效性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股权激励有效性负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荣清  倪凤莲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方法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作为高科技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文章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佳阳  
2009年底,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设立,众多高技术、高成长的中小公司在此挂牌上市。为了留住和激励人才,越来越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及效应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2012年至2016年中国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公开数据为样本,从公司业绩角度,分长期横向和短期纵向,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研究方法,考察股权激励的效应。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从短期来看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带给公司一定的超额收益,从长期来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效应且效应为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魏春燕  
以2009年至2014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与以往关于主板市场的研究结论不同,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力资源需求,而非管理层权力。具体而言,高管离职率高、员工流失率高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激励,而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关系在创业板公司中没有得到验证。进一步,本文通过考察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设计,包括授予条件、行权安排、有效期和业绩考核指标等因素,也发现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设计体现出人力资源需求。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理解创业板公司的激励机制,也为监管机构指导和监督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狄为  张博文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和DEA模型对2011~2015年51家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分析法显示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DEA方法进一步发现只有极少部分公司股权激励长期有效,每年达到有效值的公司数也很少,大多数公司的股权激励效果不理想。创业板公司的发展对于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创业板每个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进行横、纵向分析,为各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凯  王瑞华  
通过2007-2014年A股样本,本文首次从股东角度研究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即股东是出于收买管理者以更为便利地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还是出于激励管理者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我们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侵占中小股东动机越强,越可能实施股权激励收买管理者,并且收买强度越高,支持大股东收买动机。从股权异质化角度研究发现,低影响力股东具有激励动机,与大股东不同。并且在同一股权激励决策中,两者相互约束,产生了公司治理效应。这对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娇  石巧玲  李恩平  
基于对25家披露了股权激励计划的科创板企业数据的检验发现:与A股现行股权激励计划相比,科创板企业股权激励具有激励工具单一、行业集中度高、激励对象范围广、激励时间模式灵活、激励力度差异大、授予价格折扣大、归属条件设置严密等新特征。结合科创板企业股权激励的应用实践,预测股权激励实施中可能会面临激励对象选取不当、激励成本过高、业绩指标不达预期、人才发生流失及研发产业化指标难以实现的困境,对此从进行人才盘点、合理归属股份、设立弹性区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初国清  
在上市公司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频发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股权激励计划取消的相关处理规定,发现现行准则仍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