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6)
2023(13656)
2022(11767)
2021(10632)
2020(9255)
2019(21013)
2018(21117)
2017(40787)
2016(22574)
2015(25741)
2014(26416)
2013(25816)
2012(24245)
2011(21909)
2010(22323)
2009(20840)
2008(21006)
2007(19459)
2006(16634)
2005(15284)
作者
(67218)
(56343)
(56178)
(53820)
(36086)
(27209)
(25831)
(21859)
(21171)
(20520)
(19183)
(19131)
(18258)
(18015)
(17873)
(17458)
(17366)
(16513)
(16513)
(16166)
(14239)
(14004)
(13830)
(12835)
(12823)
(12736)
(12590)
(12570)
(11620)
(11390)
学科
(90976)
经济(90837)
管理(70124)
(65235)
(54631)
企业(54631)
方法(44208)
数学(38857)
数学方法(38488)
(29470)
(24417)
(23873)
中国(23647)
(19610)
业经(19198)
(18925)
财务(18873)
财务管理(18812)
企业财务(17903)
(17509)
银行(17465)
(16641)
贸易(16634)
(16566)
地方(16431)
(16388)
金融(16380)
(16356)
(16131)
理论(15715)
机构
大学(330179)
学院(329406)
(132421)
经济(129349)
管理(122384)
研究(108683)
理学(104552)
理学院(103402)
管理学(101578)
管理学院(100961)
中国(84381)
(69392)
(67512)
科学(66481)
(58263)
(56090)
财经(52712)
(52499)
中心(51492)
研究所(50336)
业大(49475)
(47630)
农业(45740)
北京(43449)
(41858)
经济学(41666)
(41375)
师范(41345)
(39014)
财经大学(39009)
基金
项目(213458)
科学(166667)
研究(155580)
基金(154048)
(134442)
国家(133304)
科学基金(113333)
社会(97566)
社会科(92420)
社会科学(92396)
(84282)
基金项目(80858)
教育(73802)
自然(73081)
自然科(71376)
自然科学(71352)
(70641)
自然科学基金(70140)
资助(64337)
编号(63502)
成果(53413)
重点(48365)
(48314)
课题(45098)
(44589)
(44196)
(42041)
教育部(41437)
创新(41421)
(41374)
期刊
(146670)
经济(146670)
研究(97211)
中国(68412)
(56590)
学报(55109)
(52308)
科学(47446)
管理(44400)
大学(41474)
学学(39053)
教育(38290)
(34794)
金融(34794)
农业(34129)
技术(29116)
财经(27417)
业经(23645)
经济研究(23486)
(23424)
问题(19506)
(18108)
(17007)
理论(15992)
技术经济(15887)
(15870)
统计(15692)
财会(15520)
图书(15036)
商业(14799)
共检索到49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京生  
从1997年开始,我国信用证业务已开展了近13年,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相比较传统结算方式,信用证作为商品买卖的结算工具未被国内企业普遍使用。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内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受国内信用证风险的影响。信用证是目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支付方式,被称为"国际商业生命线"。有必要健全我国法律支持,以强制性信用证的形式,完善和推广信用证业务,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大磊  赵细康  王丽娟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将于2017年启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意义重大。中美两国同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自下而上"的碳市场建设路径与我国相似。本文对美国首个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碳市场建设的核心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高宾  
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使用我国市场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支持我国强制性改革周期的存在性,支持了相关命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门添  
税收是公民享用公共物品的必要付出,它是有偿的,因而政治权力不能成为征税的依据,更不是税收强制性的依据。税收是具有强制性的,但这种强制性只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强制性,而不是政府征税行为的强制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金根  
信用证因为能够给买卖双方提供安全保障而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支付工具。信用证机制下,开证行是否付款取决于卖方所提交单据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即所谓"单单一致、单证相符"。在单证不符时,根据UCP600第16条的规定,开证行可以拒付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晖  郑宏涛  
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在履行其政策职能的同时,还必须按市场化运作原则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因此,政策性担保机构应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以风险为导向,明确控制目标,强调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完善信息系统,切实发挥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在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丹丹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发生的频率、有效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建立恰当的风险分担机制。在我国目前供需双冷的现实情况下,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已经是大势所趋。它是法律对现实目的需要的回应,具有深刻的社会公共性,其正当性基础正是源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补偿和预防损害的追求。本文试图论证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正当性,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受害人的损害无法经由传统的二元责任机制得以充分填补的角度出发,以法经济学的视角对其正当性进行论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连福  陈德球  
公司治理优化大体遵循了强制性治理的合规阶段和自主性治理的创新阶段。探讨强制性治理和自主性治理之间的边界、自主性治理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优化的作用机理等问题,将成为今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首次从强制性治理和自主性治理两个视角出发,对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述评,并梳理和归纳了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和论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开展自主性治理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杰  
强制性制度变迁催生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分利方的讨价还价和制度设计者的激励相容考虑共同导致了“分配性努力”的自我强化,使强制性制度变迁目标的实现在结果上以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为代价。中国国有银行体系就是一个例子;其中沉淀的不良资产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各分利方“分配性努力”所达成的行为均衡,作为租值消散在该领域的累积,其数量可以作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本的最小估算值。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广  
现在的电开信用证,都是通过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缩写为SWIFT)电讯系统发送,简称SWIFT信用证,其有报文标准化,内容项目代码化的特点,各项内容按照一定的栏目代码以固定的顺序出现在一份信用证中,此代码叫做栏位(field)。文章以实例方式讨论了SWIFT信用证项下五种兑用方式在货物贸易中的具体应用,尤其是混合付款兑用能给予实务工作者在全额信用证方式下分期付款结算的详细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青  
信用证欺诈正日益侵蚀着信用证交易的安全和高效。各国为了弥补信用证运行机制中的缺陷,逐步发展起了欺诈例外规则,借助司法力量平衡信用证交易各方当事人的相关利益。本文运用比较法,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理论,分析了欺诈例外规则产生背景、法理基础、具体运用规则、救济手段等方面,并对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做出评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嘉  
信用证有关法律问题探析□石嘉信用证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一种支付方式,因其条款的复杂多样,货运单据的千变万化,在贸易过程中经常产生各当事人之间的诉讼争议。据调查,信用证在执行过程中,约5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大多集中于条款的解释、单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新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德忠  潘江玲  
目前,我国外贸中约有4000亿美元采用信用证结算。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一旦开出,开证行就在有效期内承担了第一性付款责任,同时面临着开证申请人不能如期偿付赎单造成银行的垫款或不良资产的风险。我国信用证贸易融资风险常以"不符点拒付"或"法院止付"为导火索而暴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