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9)
2023(2107)
2022(1847)
2021(1714)
2020(1469)
2019(3386)
2018(3429)
2017(7006)
2016(3806)
2015(4082)
2014(4128)
2013(3894)
2012(3470)
2011(3074)
2010(3011)
2009(2715)
2008(2558)
2007(2182)
2006(1864)
2005(1696)
作者
(9569)
(8084)
(7880)
(7671)
(5077)
(3794)
(3635)
(3073)
(3034)
(2764)
(2739)
(2666)
(2658)
(2560)
(2422)
(2417)
(2365)
(2322)
(2300)
(2169)
(1978)
(1963)
(1885)
(1815)
(1787)
(1767)
(1741)
(1720)
(1579)
(1538)
学科
(12740)
经济(12711)
管理(11879)
(10210)
(8974)
企业(8974)
方法(5787)
数学(5110)
(5081)
数学方法(5069)
(4355)
(3609)
中国(3541)
体制(3217)
业经(3002)
(2997)
教育(2594)
技术(2579)
(2462)
财务(2454)
财务管理(2447)
(2416)
银行(2414)
企业财务(2355)
(2333)
(2319)
(2306)
金融(2306)
(2154)
制度(2152)
机构
大学(49137)
学院(48474)
(20303)
经济(19844)
管理(19840)
理学(17316)
理学院(17170)
管理学(16971)
管理学院(16884)
研究(16224)
中国(11395)
(10352)
(9933)
科学(9124)
财经(8063)
(7734)
(7349)
中心(7093)
(7005)
研究所(6993)
(6512)
业大(6447)
(6363)
师范(6317)
北京(6176)
经济学(6158)
财经大学(6092)
(6053)
经济学院(5493)
商学(5492)
基金
项目(34264)
科学(27815)
研究(26351)
基金(25561)
(21943)
国家(21745)
科学基金(18982)
社会(17039)
社会科(16155)
社会科学(16149)
基金项目(13815)
(13121)
教育(12933)
自然(12073)
自然科(11811)
自然科学(11808)
自然科学基金(11612)
(11357)
编号(10372)
资助(10042)
(9331)
成果(8730)
(8325)
重点(7900)
课题(7615)
(7598)
(7544)
教育部(7412)
创新(7093)
人文(7053)
期刊
(21953)
经济(21953)
研究(15820)
中国(9862)
(7779)
管理(7599)
教育(7467)
科学(6457)
学报(6389)
(6008)
大学(5176)
学学(4781)
(4408)
金融(4408)
技术(4125)
农业(3960)
财经(3904)
经济研究(3409)
业经(3323)
(3244)
问题(2906)
理论(2632)
实践(2399)
(2399)
科技(2362)
现代(2130)
技术经济(2129)
职业(2043)
改革(2011)
(2011)
共检索到70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志伦  陈姝雨  
弹性学制作为一种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旨在为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何时学习以及在哪里学习提供选择,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争论出发,分析了弹性学制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在硕士生教育阶段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玥  
认为弹性学制是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提出应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在理念上,要明确弹性学制的真正内涵和要求,以进行学制弹性为发端的系统化改革;在实践上,要处理好弹性学制的实施与政府、高校、专业、导师和学生五方面的关系,从而构建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平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陈亚玲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长学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为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输送了数十万生力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与此同时, 短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积极探索长短学制并存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学制的同时,加强教育观念创新,深化培养和管理工作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在内的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随着"高校扩招"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学术性培养目标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尴尬,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出现了实践性教育目标与教学范式之间的错位。基于此,我们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培养规模,强调真正落实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性与法律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并对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希民  张建中   全丽娟  
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分析了实行弹性学制的各种制约因素,指出了改革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应积极探索、稳妥推行、不急于求成的观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参照,提出顺应硕士研究生教育两年制改革的新要求,应重塑培养目标,实现从单一的学术性人才培养到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转换;优化课程设置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的集约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训练的强化;重树质量观念,以多元质量观取代单一的学术性质量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跃  
认为深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深入思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与师范性,即需要清晰认知教学专业的知识基础,准确把握教学专业的实践特性及深刻认同教学专业的学术旨趣,并在此基础上厘清改革重心、探寻改革突破、坚定改革志趣,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叶中  胡甲刚  
学科间的差异、学生素质的差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产学研”结合等迫切要求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弹性学制。国外研究生教育中弹性学制的普遍推行,国内本科教育中弹性学制的成功探索,以及国家法律制度的许可使这种需要具有了现实的可行性。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弹性学制,必须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体制,要有针对性地修订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民宪  丁康  
辨析了有关学制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我国现行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学制改革是树立全面质量观的客观要求和培养目标调整的必然结果。认为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及学分制。指出实施弹性学制及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制度的相互配合和支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弹性的培养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弹性学制的本质;创新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就业派遣制度的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薛二勇  劳俊华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学制具有如下特点:学制普遍较短,一般不超过两年;学制有弹性;学制分类,不同学位类别学制也不同。我国应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缩短学制;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实行弹性学制;发展职业型硕士,以一年学制为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延  
学分制、弹性学制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在这一教学管理模式下的职教教材种类日益多元化,内容灵活且凸显个性。这就要求新的职教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基础性、职业性,并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特点相适应,在编制方法上实现横纵两个维度的整合化,促使职业自身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顺序相统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芦文慧  步建东  
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成人高教要主动适应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和信息化社会对成人继续教育的新诉求,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由于弹性学制可为广大社会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随需学习的制度保障,应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成人高教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成人高教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德平  刘永峰  
目前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下的运行模式,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宏观调控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已愈来愈突出,这种招生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已经成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思路及方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静   张蚌蚌   布都会   陈帝伊   韩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对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农业产业链长、涉及学科多、标准化难等复杂问题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涉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制”改革,形成“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两个专项、“4+6+X”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项目管理体系。“项目制”改革着力于创新多元主体管理体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构建以人才培养与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知识体系与服务岗位相匹配、“招培就”一体化为特征的“四链融合、五项衔接、六维贯通”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涉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兴德  王翠娥  王晟  
分析了美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发现其历程充满着学术性倾向与专业性倾向之间的较量。究其根源,工业的需要以及市场的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学术性与专业性两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决然对立。通过社会、企业与学生的选择与参与功能的发挥,搭建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之间的桥梁是突出工程硕士特色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