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1)
2023(3970)
2022(2601)
2021(2211)
2020(1669)
2019(3527)
2018(3835)
2017(7218)
2016(4162)
2015(4749)
2014(5065)
2013(4450)
2012(3698)
2011(3191)
2010(3206)
2009(2941)
2008(2884)
2007(2614)
2006(2475)
2005(2447)
作者
(11362)
(9441)
(9335)
(9131)
(6003)
(4364)
(4289)
(3733)
(3606)
(3307)
(3255)
(3127)
(3082)
(3068)
(2988)
(2979)
(2801)
(2759)
(2755)
(2691)
(2495)
(2357)
(2250)
(2166)
(2152)
(2151)
(2136)
(2087)
(1913)
(1877)
学科
(17313)
经济(17291)
管理(10266)
(9920)
中国(8168)
(7088)
(6940)
企业(6940)
业经(5796)
地方(4901)
农业(4779)
(4582)
(4506)
(4162)
发展(4045)
(4040)
方法(3661)
产业(3607)
(3349)
信息(3192)
(3080)
银行(3075)
总论(3035)
信息产业(3001)
(2973)
金融(2973)
体制(2968)
(2965)
(2945)
(2918)
机构
学院(55866)
大学(54384)
(22525)
经济(22042)
研究(20728)
管理(18922)
理学(15775)
理学院(15605)
中国(15368)
管理学(15251)
管理学院(15157)
科学(12206)
(12029)
(10433)
(10353)
(10072)
(9513)
研究所(9338)
中心(9211)
(8472)
师范(8386)
财经(7956)
业大(7892)
(7705)
农业(7664)
(7592)
北京(7510)
(7223)
经济学(7159)
技术(7068)
基金
项目(36427)
科学(28822)
研究(28483)
基金(25389)
(22054)
国家(21853)
科学基金(18643)
社会(18321)
社会科(17265)
社会科学(17260)
(14718)
教育(13279)
基金项目(13159)
编号(12379)
(12121)
自然(10705)
自然科(10468)
自然科学(10466)
自然科学基金(10264)
成果(10100)
资助(9372)
课题(9077)
(8759)
重点(8516)
(8166)
国家社会(7766)
(7671)
(7555)
(7320)
发展(7288)
期刊
(28632)
经济(28632)
研究(18064)
中国(14049)
(10785)
教育(9415)
学报(8531)
科学(7975)
(7798)
管理(7682)
农业(7115)
大学(6752)
学学(6226)
(6048)
金融(6048)
技术(5919)
业经(5530)
经济研究(4705)
问题(4294)
财经(4023)
职业(3837)
(3648)
(3518)
图书(3079)
现代(3051)
(2975)
论坛(2975)
(2844)
技术教育(2677)
职业技术(2677)
共检索到89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吉志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吉志铭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富民强市、快速崛起的目标,认真履行、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取向,以质量和效率为主题,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创造性地处理了企业改革影响劳动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依法、公正、及时地处理了一大批劳动争议,树立了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法律权威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平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12年来,各省、市、县人民政府共建立了3191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2万余人的劳动争议专兼职仲裁员队伍。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劳动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处理了劳动争议案件150万余件,为维护劳动争议双方的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和艳  
■案件呈攀升,劳动争议处理■面临挑战自1987年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恢复以来,浙江省全省劳动仲裁机构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省、市、县(区)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童浪  杨倩倩  张景瑞  薛柏琼  李斌  
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体化建设对于高水平推进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国内外科研实体发展经验,首先阐述重点实验室实体化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分析目前面临的现状和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功能使命、固定人员、任务经费、场地设施、机构制度等因素,将重点实验室实体划分为五个阶段,提了分阶段推进实验室实体化建设的思路,以期为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明  
集团公司应建立键全科技开发系统。通常它由科研开发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两个机构组成。其组织结构图如下:在集团公司实体化初期,科技开发系统的两个“中心”都作为集团公司分公司性质的服务组织,受集团公司直接领导。随着集团公司实体化进程,它们将成为相对独立、具有法人地位的经营性子公司。一、建立科研开发中心的运行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喆  
纵观国外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一般都经历了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公司——企业集团这样一个阶段性的历史过程。而我国企业集团却萌芽于由传统社会主义产品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相混合体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商品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在组建形式上走的是商品经济体制(不成熟期)——企业集团(初级阶段)——股份公司——企业集团(成长阶段)这样一个过程。它处于旧体制已被打破,新的商品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国钧  
在推进税收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与纳税人联系最紧密的县(区)级税务机关,有必要打破层级、部门界限,整合机关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将其打造成相宜的实体机构,促其职能向征管与服务聚焦。本文在分析当前县(区)级税务机构实体化改革客观条件和机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实体化改革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  
教师教育实体化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学科与教育相整合,达到"双向强化"的目的。然而,教育知识的扩张、教育专业的强化、教育权力的专擅等导致教师教育实体化改革存在诸多风险,主要表现为学科的弱化、专业的迷失、权力的冲突等。摒弃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的二元对立,构建教师教育学科,实施"合作型"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是规避教师教育实体化改革风险,彰显教师教育实体化功能的基础与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正>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指出,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若要实现其既定的功能和作用,达成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关键在于扎实推进其“实体化”运作。
关键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军  
集团公司会计事务管理就是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实施各项财务管理措施,达到资金运用合理、降低成本、经营成果核算真实之目的。集团公司的财务投资中心功能则是为保证投资的规模性和效益性、实现集团公司产出的增加、产品品质的提高、品种的优化以及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采取的统一对外融资、统一由集团公司担保,集中进行投资和调节生产流动资金余缺的集团公司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阳  
实体化集团公司凭借其对紧密层、半紧密层的控股、持股地位及其强大的技术经济优势而产生了对成员企业的行政、人事等进行调控的功能。同时,集团公司在实体化过程中,福利事业的建设也是集团公司凝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搞好上述工作,集团公司应设立两个执行系统;行政系统和福利系统。系统的组织框架图如下,图中设计的各个管理部门及其主要职能会随着集团公司实体化的发展而相应增减。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雷  雷望红  
我国农村基层党建正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通过基层党建由虚入实的转换,逐步形成基层党建实体化的局面。我国基层党建实体化的路径,是通过党建工作外部化和党建内容本地化得以实现的。基层党建实体化对于乡村善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核心机制在于激活村庄政治金字塔结构中的不同主体,即通过促进干部党员能力提升、形塑普通党员政治认同、提高普通群众动员能力,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沟通。基层党建实体化有助于实现国家政策的切身性传播、乡村秩序的协调型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多主体参与,由此构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