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8)
2023(6052)
2022(5133)
2021(4873)
2020(4006)
2019(9249)
2018(9472)
2017(17198)
2016(9786)
2015(10784)
2014(11036)
2013(10183)
2012(9236)
2011(8295)
2010(8613)
2009(8266)
2008(8303)
2007(7347)
2006(6714)
2005(6434)
作者
(25390)
(21469)
(21101)
(20473)
(13471)
(10032)
(9724)
(8075)
(8055)
(7670)
(7276)
(7151)
(7014)
(6906)
(6876)
(6501)
(6379)
(6229)
(6222)
(6149)
(5553)
(5213)
(5147)
(4914)
(4909)
(4824)
(4784)
(4752)
(4293)
(4146)
学科
管理(31111)
(30436)
经济(30366)
(25445)
(23358)
企业(23358)
(14562)
(12510)
(10678)
方法(10131)
中国(9844)
教学(9732)
体制(9239)
业经(8772)
理论(8554)
数学(8273)
(8106)
数学方法(8037)
(7463)
银行(7455)
(7149)
(6984)
金融(6982)
(6929)
财务(6909)
财务管理(6888)
企业财务(6557)
(6280)
(6189)
学法(6185)
机构
大学(130814)
学院(130294)
(51307)
经济(50076)
管理(45654)
研究(44342)
理学(38355)
理学院(37859)
管理学(37139)
管理学院(36862)
中国(33953)
(29829)
(27690)
科学(24734)
财经(21815)
(21752)
(21646)
中心(20064)
(19644)
(19254)
研究所(19086)
师范(19049)
北京(17826)
(17416)
(16484)
(16224)
经济学(16129)
财经大学(16015)
业大(15823)
师范大学(15379)
基金
项目(80568)
研究(63611)
科学(63200)
基金(56714)
(48449)
国家(48006)
科学基金(41355)
社会(39416)
社会科(37242)
社会科学(37236)
教育(32385)
(31976)
基金项目(29487)
(26594)
编号(26552)
自然(24917)
自然科(24306)
自然科学(24300)
自然科学基金(23879)
成果(23711)
资助(22463)
(21574)
课题(20240)
重点(18808)
(18653)
(17510)
(17084)
(16783)
教育部(16703)
大学(16626)
期刊
(62718)
经济(62718)
研究(45817)
中国(35643)
教育(28239)
(25862)
管理(20417)
学报(17544)
科学(16480)
(16249)
大学(14635)
(14294)
金融(14294)
技术(13517)
学学(13180)
财经(11981)
(10349)
农业(10100)
经济研究(9549)
业经(9089)
职业(8394)
问题(7814)
(6199)
改革(6176)
(6176)
财会(6139)
会计(6106)
(5963)
论坛(5963)
(5904)
共检索到213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以"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学年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存在着尖锐的冲突。推行学分制改革,是要发挥学分制在制度理念、制度机制和制度功能上的优势以及制度改革的效应。在教学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必须倡导与新的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军  宋筱平  
学分制有利有弊,在实行时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有针对性地克服和弥补其不足。实行学分制,必须树立“人的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实行学分制,必须完善配套的各项教学制度。只有这样,学分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着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正  
转变教育观念是开展和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使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从无到有,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笔者认为:目前改革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都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滞后,与改革缺乏明确清晰的指导思想有关,因此,面向21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2014—2023年间围绕制度建设这一主线,全面深化改革经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三个重点不同的时段,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历史性制度建设成果。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明确目标的改革、高位推进的改革、整体设计的改革、制度建设与制度运行并重的改革,正是这些特征推动了改革进程中的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也为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经勇  
家庭承包制所引发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深刻变革 ,越来越表现为农民对土地权利的物权化 ,意味着农民不仅拥有土地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同时拥有土地有偿转让权和入股分红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桂生  
学分制已经越来越受到职业学校关注并被实践,但是,在实践中学分制带来的一系列教学管理问题也正考验着学校的管理者。本文提出要通过对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务安排和考试评价制度的设计,使学分制在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更为顺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承波  范文曜  
西班牙是世界上较早发展高等教育的国家,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有着大学自治的传统。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西班牙沿袭法国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体制,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这一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央集权制已向地方自治大区分权制转变。近年来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西班牙高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慧梅  
域外观念下的社会教育在近代中国遭遇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排斥或认同,更是一个本土传统的筛选和再培育过程。以20世纪30年代"社会教育制度建设"为中心,梳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纠葛,不仅揭示了近代中国教育体制转型过程的复杂性,更说明了教育传统的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微妙关系,制度的移植和生成绝非一蹴而就,而且需要一个与本土传统逐渐融合和沉淀的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供给形式、农村经济结构、农村体制机制、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农村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晏维龙  吴明忠  
学分制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自由的制度环境、维护其受教育选择权的有效保障。学分制不仅通过引入教学服务市场竞争机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由于其尊重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符合拔尖创造人才成长规律。学分制是把更多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需要构建专业注册、课程选修、教师导学和书院管理等配套制度予以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马庆发  
高职扩招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心转向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为确保扩招后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扩招后面临生源多元化和高职院校多类型的新形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审视国内高职教育的"实然",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变革高职教育教学制度: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先前学习认定制度;借力人工智能,开发职业教育慕课,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制度;联合企业协同育人,落实1+X证书制度;实行分类培养,设置灵活的课程体系;建立"宽进严出"制度,确保"质量型"扩招,维护高职院校的声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冰竹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掀开了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幕,成为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金融业在过去20年成功化解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成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历史性进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荣维东  
美国高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比中国要高。究其原因与其独特的教育制度设计,尤其是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密切相关。这些制度,首先,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第二,确保满足每一个孩子需要,进行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课程开发;第三,课程实施和评价,实行教师负责与实时动态管理。中国教育整体设计需要在学习借鉴美国教育经验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改革,需要有推倒重建的大智慧与大魄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八荣  
建立外贸新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陈八荣一、深刻的变革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实现设计了具体框架,在此基础上,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