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9)
- 2023(6701)
- 2022(5654)
- 2021(5210)
- 2020(4311)
- 2019(9797)
- 2018(9953)
- 2017(18498)
- 2016(10504)
- 2015(11786)
- 2014(12168)
- 2013(11582)
- 2012(10600)
- 2011(9554)
- 2010(9767)
- 2009(9204)
- 2008(9212)
- 2007(8545)
- 2006(7624)
- 2005(7189)
- 学科
- 济(36291)
- 经济(36210)
- 管理(35958)
- 业(31662)
- 企(26427)
- 企业(26427)
- 财(13910)
- 方法(13882)
- 制(13607)
- 中国(11865)
- 农(11822)
- 数学(11513)
- 数学方法(11342)
- 业经(9576)
- 体(9102)
- 务(8654)
- 财务(8624)
- 财务管理(8591)
- 企业财务(8118)
- 银(7793)
- 银行(7778)
- 体制(7704)
- 农业(7664)
- 理论(7467)
- 行(7379)
- 融(6939)
- 金融(6936)
- 贸(6907)
- 贸易(6902)
- 学(6865)
- 机构
- 学院(146424)
- 大学(145510)
- 济(58812)
- 经济(57407)
- 管理(53566)
- 研究(46102)
- 理学(44819)
- 理学院(44324)
- 管理学(43561)
- 管理学院(43270)
- 中国(37154)
- 财(32605)
- 京(30487)
- 科学(26014)
- 财经(24614)
- 江(24590)
- 所(22831)
- 经(22087)
- 中心(21816)
- 农(20159)
- 研究所(19807)
- 州(19220)
- 北京(19156)
- 经济学(18832)
- 范(18814)
- 师范(18617)
- 业大(18517)
- 财经大学(18054)
- 院(16857)
- 经济学院(16808)
- 基金
- 项目(89802)
- 科学(70668)
- 研究(69451)
- 基金(64391)
- 家(54714)
- 国家(54214)
- 科学基金(46927)
- 社会(44156)
- 社会科(41714)
- 社会科学(41706)
- 省(35363)
- 基金项目(33498)
- 教育(33324)
- 编号(29561)
- 划(29052)
- 自然(28660)
- 自然科(27982)
- 自然科学(27977)
- 自然科学基金(27482)
- 资助(26334)
- 成果(25605)
- 制(22899)
- 课题(20980)
- 部(20315)
- 重点(20278)
- 性(18869)
- 创(18697)
- 发(18328)
- 国家社会(18162)
- 项目编号(18114)
共检索到234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孟国庆
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的探索孟国庆劳动部提出从1998年4月开始,在全国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一是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增强新成长劳动力的谋职能力;二是有利于缓解近年来由就业与再就业汇合成的洪峰带来的冲击;三是解除家庭因子女待业带来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青岛市劳动预备制度正式运行青岛市从1997年9月开始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市内四区常住户口的应届普通高、初中毕业生,毕业当年不再进行失业登记,不直接安置就业,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由市劳动部门组织进行半年到三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经培训考核合格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对准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各地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另行制定培训办法。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和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法鸣 郑东亮
今年2月我们调查了两个城市(佛山、青岛)的劳动预备制度试点情况。总的情况表明,在目前进行的三项培训改革试点中,劳动预备制度是涉及面最广、面临矛盾最多、实施最困难的一项。虽然劳动预备制度试点时间较短,目前还不能反映更多的实施情况,对其试点的结果和效果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财
近日,吉林省蛟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为有效化解劳动争议在基层,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效率,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效益,成立了预备仲裁庭,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简单争议案件,实行劳动争议仲裁预备庭先行调解,调解率达到65%以上,使大部分简易劳动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促进了当地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及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提升,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新类型的案件层出不穷。劳动仲裁为实现“公正、效率”这一永恒的主题,在体制与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下,改革是必然,是适应形势和时代的要求。北京市宣武区仲裁委自2003年新年伊始,积极探索、大胆借鉴,对现行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方式进行改革,试行“预备庭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方婉玥
本文在“公平—效率”协同共振的目标框架下分析推进劳动力市场效率改善的政策路径,具体地,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立法功能的《劳动合同法》为外生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其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劳动规制通过矫正工资扭曲,提升劳动力配置效率(正效应);另一方面,劳动规制限制了劳动力市场外部灵活性,降低劳动力配置效率(负效应)。从加总效应来看,其对劳动力配置效率仍呈现负向结果,异质性检验显示该项劳动规制制度的实施对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以及不同技能偏向的劳动力影响不同,政策实施的异质性影响造成不同层次劳动力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以低劳动力技能水平地区实行配套调节机制的力度进一步划分具有高、低相机决策灵活性的“弱势地区”,回归结果显示,在相机灵活性较高的“弱势地区”中,正效应仍显著发挥作用,负效应失效;在相机灵活性较低的“弱势地区”中,结论相反。可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指引深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劳动力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应考虑创造及健全与其共生的经济政策环境,相机决策,进而实现经济规模增长的“效率”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公平”协同共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秦士莲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加强我国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制度。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关系百姓就业的民生工程,也关系到我国技能人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人才工程。文章对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义、推进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促进全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技能 培训 技能人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微波
劳动关系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早期制度经济学存在一定的关联。以康芒斯为代表的早期制度经济学家对劳动关系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以制度作为分析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框架;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倡导在劳动关系中实施工业民主;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本文从早期制度经济学家对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中得出两点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凌亚如 班小辉
近年来,以网约车、网络送餐为代表的数字劳动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在我国,因其吸纳就业、便利生活的社会属性受到政府相对积极的政策支持,得以迅速发展。但是,数字劳动平台劳动者劳动关系判定难,新业态缺乏相关劳动定额标准和劳动监管,导致其不能享受职业伤害保障,普遍劳动时间长、劳动保护差。外卖小哥"困在系统里""猝死"等话题成为社会舆论热点。文章选取德国、日本、荷兰、马来西亚四国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他国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优势劣势和运作模式,从"应然"到"实然"探索适应我国当下发展情境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为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劳动平台 职业伤害保障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宫凌海 秦芬 项淳芳
鉴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实践手册》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探索。这一制度优化了课堂管理、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吸收教学内容,为全面客观评价教学实效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改进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引。
关键词:
思政课 《学习手册》制度 成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探索与实践河北省财政厅试行政府采购制度是当前健全财政职能,节减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河北省在行政事业经费管理中深入探索、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为什么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首先,政府采购制度是西方发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丽 张丽娜 赵惠芳 孔志洪
人事代理制度为高校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实施聘用合同制转换了用人机制,促进了高校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在人事代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尚待研究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