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
- 2023(1354)
- 2022(1106)
- 2021(966)
- 2020(710)
- 2019(1547)
- 2018(1364)
- 2017(2447)
- 2016(1305)
- 2015(1433)
- 2014(1490)
- 2013(1521)
- 2012(1492)
- 2011(1365)
- 2010(1517)
- 2009(1414)
- 2008(1183)
- 2007(1117)
- 2006(928)
- 2005(1028)
- 学科
- 济(6367)
- 经济(6354)
- 业(3954)
- 管理(3884)
- 企(2919)
- 企业(2919)
- 中国(2482)
- 地方(2146)
- 财(1944)
- 农(1836)
- 方法(1605)
- 业经(1568)
- 农业(1371)
- 制(1359)
- 数学(1354)
- 数学方法(1336)
- 技术(1309)
- 贸(1250)
- 贸易(1247)
- 融(1230)
- 金融(1230)
- 易(1206)
- 税(1197)
- 税收(1177)
- 收(1174)
- 地方经济(1166)
- 银(1134)
- 银行(1123)
- 行(1090)
- 学(1015)
- 机构
- 大学(19055)
- 学院(18682)
- 济(8878)
- 经济(8694)
- 研究(7819)
- 管理(6831)
- 中国(6109)
- 理学(5668)
- 理学院(5551)
- 管理学(5506)
- 管理学院(5464)
- 财(4844)
- 科学(4323)
- 京(4283)
- 所(3827)
- 中心(3540)
- 江(3423)
- 财经(3355)
- 农(3352)
- 研究所(3329)
- 经(3090)
- 院(3053)
- 省(2843)
- 北京(2817)
- 经济学(2810)
- 范(2777)
- 师范(2749)
- 经济学院(2564)
- 州(2529)
- 农业(2509)
共检索到34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燕
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虽然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利率,扩大财政投资,推出消费信贷等等),但是成效并不理想。原因究竟何在?一些人从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着眼,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居民的预期收入下降,或者预期支出增加,从而,购物热情降低;一些人从投资需求着眼,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或者银行惜贷,或者财政投资力度不足,导致投资需求下降。笔者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内需格局已发生根本变化,城乡居民已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也已不是投资资金的来源主体,为此,在扩大内需中,不应再简单从扩大消费需求着眼来扩大城乡居民的内需能力,也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样,继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扩大内需"在我国面临着又一次机遇。由于"4万亿元救市计划"不可能重来,扩大内需的手段面临转型,即从直接的财政投入转变为间接的税收支持。本文在重新认识扩大内需的内涵和外延、重新梳理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税收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机理,并力求从税制保障和减税策略两个方面实现扩大内需的"多赢"效果。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税制改革 减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近年来,在外部环境恶化、出口拉动空间收窄、内需潜力未能有效释放、大国经济安全等诸多因素考量下,扩内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政策目标。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再次将扩大内需放在经济工作四大着力点之首。可以说,政府的战略意图是非常清楚的,但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却并不那么简单。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政府(包括超大的甚至垄断的国有企业)掌握和配置的公共资源比重仍然偏大。长期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公共投资的力度一直很大。尽管在公共财政理念下压缩经济建设支出已经倡议了好多年,但实际经济生活中政府直接间接投资和干预并未减少许多,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速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本文主要从流通业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流通效率改善对扩大内需积极影响,进而指出流通业在扩大内需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流通业实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包括完善"营改增"试点、清理不合理的收费政策、改善商业环境、创新流通方式、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推动国内流通企业"走出去",创新消费方式等,将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从而提高流通效率,以实现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流通业 扩大内需 流通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突出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这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目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居民生活消费问题真正受到重视,是我国经过市场化改革,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缺经济消除,经济生活中市场需求约束日益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石生
我国居民长期以来储蓄倾向很高、消费率偏低,而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大最终需求对GDP增长贡献度中,消费一直占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消费,带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促进居民消费的国外经验借鉴,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对于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进行了研讨综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园
需求不足,农村市场扩张无力,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认为正确运用价格杠杆,制定农产品支持性价格政策,促进农民扩大内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价格杠杆 农民 扩大内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霓 王怡璞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相关规定。文章结合了信息产业的特性与经典消费理论,从税收政策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政策。在剖析信息消费的内容与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文章从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增大信息消费供给、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以及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具体税收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增强信息企业的创新能力、拓展新兴信息服务形态、改善消费环境、拉动中小信息企业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与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
信息消费 税收政策 就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方福前 夏杰长 杨汝岱 毛中根 刘长庚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振兴中国居民消费,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实现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和农民等低收入重点群体消费并重,坚持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要着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新型消费,增强消费活力;完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需要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发展思路向收入和消费导向型发展思路的转变,一个具体的制度性关键是引导税制设计实现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效应去评价企业,真正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均衡发展。数字消费是数字技术与消费行为耦合,涵盖以数字商品和数字化商品为主的消费对象,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促进数字消费发展,要着力下沉拓展市场,发挥数字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推进数字消费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资产差距、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高、消费结构总体较为合理等特征,有效释放农村家庭消费潜力,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形成健康的农村消费环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利国
⒈消费者信用交易: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消费者信用又称消费信贷,它主要是以促进耐用消费品销售的一种交易方式,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赊销”,二是“消费者支出贷款”。赊销又有分期付款和非即期付款两种方式,后者即一次性的信贷。在交易中,以前者为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是有效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速减缓,而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当务之急。一、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㈠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速减缓。1、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年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