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8)
2023(2146)
2022(1542)
2021(1364)
2020(1123)
2019(2422)
2018(2542)
2017(5087)
2016(2781)
2015(2890)
2014(3149)
2013(2965)
2012(2615)
2011(2232)
2010(2155)
2009(1891)
2008(1897)
2007(1594)
2006(1397)
2005(1296)
作者
(6776)
(5664)
(5585)
(5527)
(3543)
(2687)
(2533)
(2207)
(2175)
(2089)
(1995)
(1974)
(1835)
(1799)
(1740)
(1721)
(1674)
(1649)
(1636)
(1566)
(1407)
(1363)
(1363)
(1342)
(1291)
(1265)
(1249)
(1196)
(1169)
(1161)
学科
(10395)
经济(10377)
(10262)
(8352)
管理(8063)
收入(7316)
(5038)
企业(5038)
(4780)
国民(4260)
国民收入(4113)
财政(4052)
(3972)
财富(3972)
(3893)
方法(3848)
中国(3610)
农业(3585)
数学(3541)
数学方法(3532)
(3394)
体制(2856)
(2679)
(2431)
财务(2423)
财务管理(2405)
分配(2392)
业经(2363)
地方(2305)
企业财务(2299)
机构
学院(35550)
大学(35038)
(17158)
经济(16887)
管理(12658)
研究(12402)
(11062)
理学(11036)
理学院(10930)
管理学(10789)
管理学院(10718)
中国(9144)
财经(7435)
(6879)
(6793)
科学(6654)
经济学(6146)
(6110)
经济学院(5599)
(5589)
财经大学(5469)
研究所(5393)
(5376)
中心(5165)
(4520)
业大(4356)
北京(4211)
农业(4146)
(4130)
师范(4089)
基金
项目(24206)
科学(19282)
研究(18605)
基金(18086)
(15527)
国家(15387)
科学基金(13238)
社会(13226)
社会科(12561)
社会科学(12559)
基金项目(9314)
(9039)
教育(8333)
(7336)
自然(7269)
编号(7250)
自然科(7127)
自然科学(7125)
资助(7125)
自然科学基金(6998)
成果(6274)
国家社会(6038)
(6020)
(5725)
(5581)
重点(5481)
(5245)
课题(5140)
教育部(5003)
(4961)
期刊
(18829)
经济(18829)
研究(12366)
(9855)
中国(7069)
(5345)
学报(5073)
科学(4612)
管理(4572)
大学(4235)
学学(4054)
财经(3966)
经济研究(3780)
农业(3518)
(3435)
教育(3200)
(2961)
金融(2961)
技术(2771)
业经(2708)
问题(2590)
(2540)
财政(2540)
财会(1976)
会计(1935)
(1898)
(1804)
(1770)
经济问题(1689)
改革(1597)
共检索到5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范章  
文章主张通过推行"职工持股计划"(ESOP)、发行小额股票、社保基金等公共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等方式,让广大职工及中低收入家庭获得"财产性收入",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一个补充。此外,文章提出用"土地使用权"入股和"财产性收入"对农民、农民工、拆迁户进行补偿,以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最后,文章还澄清了一些理论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范章  
一、"财产性收入"及其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财产性收入"这一概念,并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体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要求。这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家强  王志峰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出现了三个现象:一是马克思《资本论》等著作在西方重新热销,社会大众掀起重读马克思的思想论著、论辩自由资本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孰优孰劣的浪潮。二是美欧国家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负担,开始推动改革,削减在医疗、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编者按2013年1月18号,国家统计局出人意料地公布了过去十年来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这个出自官方的权威数字,自2003年至今始终位于0.47-0.50之间,一直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基尼系数表征的是一国居民的贫富差异程度,所以这一最新公布的官方数据印证了大众的一个普遍判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已经从之前饱受诟病的绝对平均主义,变成了今天惊人的贫富不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利广安  
一、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成就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的分配体制进行了多方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迄今为止,尽管存在不少学派号称在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上另辟蹊径、另立门户,但回头看无非在凯恩斯的反周期调控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然率"之间徘徊。其规律是,在经济增长期强调自由放任,到经济低迷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强  孙剑平  
我国垄断行业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均具特殊地位。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在垄断行业收入及其分配体制方面的研究,从收入分配的基础、收入分配与垄断、经济增长的关系、行业收入差距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对有关进展的具体评述,提出了可以进一步推进的研究领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黄泰岩  
我国脑力劳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建立新的收入分配体制,克服目前存在的脑体收入倒挂和脑力劳动部门内部严重的平均主义这两大问题。 一、解决脑体收入倒挂与中华民族的崛起 脑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高于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脑体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美国政府规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年7000—8000美元,一般商店及政府从业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综观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有一个现象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那就是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大课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月秋  
如何对改革12年来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作出理性的判断,以及如何在这种变化中发挥金融的作用,这无疑是个不小的课题。本文将从分配结构变化中得出的某些重要启示,研究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一、四大启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引出的思考。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尤其是从1984年改革进入城市体制以后,表现出明显的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特征,而财政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小。据此,理论界关于国民收入分配倾斜,尤其是向个人倾斜已经过度的呼声颇有市场,政府决策也把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纳入计划体系中,大有分配格局回转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与城乡二元结构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不公,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新中国建立之后,收入分配在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革。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其调节范围的限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我们需要在借鉴工业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节范围更为广阔、意义更为深刻的现代国民财富分配体系和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刚  
本文分析了四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矿产资源财政收入的分配模式,即:统筹分配、共享机制、分税制度和社区直接参与分配。进而认为,一国的矿产资源财政分配制度要被接受并成功实施,必须在尊重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背景以及历史传统等基础上,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分配体制。具体到我国而言,就是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增加资源所在地县乡和社区在财政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鼓励企业建立社区发展合作项目,并给予税收减免和抵扣的激励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贤明  
收入分配与储蓄投资之间有重要的联系。作者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与储蓄投资的问题,认为我国储蓄投资机制已由财政主导型,向银行主导型和市场金融型转变,为此应着手制订相应的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廷科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经济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投融资体制方面所发生的变革尤其令人瞩目。但是,相对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来说,我国投融资体制还是相当滞后的,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投融资范围过宽、投融资体制的计划性过强、融资结构不尽合理、银行体制转轨缓慢、投融资活动的宏观调控不完善等。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投融资体制,在政策设计和安排方面必须充分体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缩小政府投融资领域,相应拓宽非国有经济投融资领域和渠道;二是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和市场机制调节投融资活动的基础作用,形成有效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三是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