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
- 2023(846)
- 2022(693)
- 2021(587)
- 2020(499)
- 2019(1149)
- 2018(1163)
- 2017(2006)
- 2016(1048)
- 2015(1103)
- 2014(1043)
- 2013(975)
- 2012(880)
- 2011(820)
- 2010(796)
- 2009(817)
- 2008(727)
- 2007(681)
- 2006(554)
- 2005(537)
- 学科
- 管理(5074)
- 业(4563)
- 企(4247)
- 企业(4247)
- 济(3772)
- 经济(3768)
- 技术(2466)
- 技术管理(2103)
- 方法(1435)
- 制(1270)
- 数学(1229)
- 数学方法(1207)
- 业经(1199)
- 农(1029)
- 财(999)
- 中国(986)
- 体(932)
- 划(892)
- 环境(809)
- 体制(807)
- 理论(781)
- 银(675)
- 银行(675)
- 行(654)
- 教学(644)
- 产业(628)
- 融(623)
- 金融(623)
- 农业(621)
- 策(606)
- 机构
- 学院(14940)
- 大学(14758)
- 济(6705)
- 管理(6625)
- 经济(6588)
- 理学(5811)
- 理学院(5770)
- 管理学(5720)
- 管理学院(5689)
- 研究(4204)
- 财(3019)
- 中国(2983)
- 京(2764)
- 财经(2367)
- 江(2271)
- 科学(2142)
- 经(2124)
- 经济学(2085)
- 中心(1942)
- 商学(1894)
- 商学院(1878)
- 经济学院(1837)
- 业大(1780)
- 财经大学(1757)
- 州(1753)
- 经济管理(1728)
- 所(1714)
- 范(1669)
- 师范(1649)
- 北京(1616)
共检索到21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史,这条道路是很不平凡的。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我们先是学日本,后来学欧美,当时大多数的学生实行的就是通识教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逐渐把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引进到中国来,这个模式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将近5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郎咸强 朱松华
近年来,山东省临朐县审计局立足探索和解决审计项目管理科学性、规律性和效率性的问题,经过广大审计人员的摸索实践,推行了审计项目"三三制"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所谓审计项目"三三制",就是将综合评估项目所需的时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实施审前调查、进行审前培训和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第二部分是实施现场审计;第三部分是进行审计结果的分析、汇总和提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敏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使职业教育人最为困惑的就是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终身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然而,我国现行的各类体制已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障碍,必须要"以破为先,以立为主",构建一个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即"三三制"。[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三制” 师资模式 构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于建 丁国军
本文基于在济宁、菏泽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研究了现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业导师为基础的"三三制"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对这一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 “三三制”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向荣
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浙江工贸职院发挥校企联合改制的独特优势,以项目课程开发和生产性实训结合为核心,探索和实施了"三三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生产性实训为抓手,推行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学做合一的学习模式改革及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并通过开展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三证贯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文启湘 席建强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全国第十三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会议承办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钱乃余教授致欢迎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50余人参加会议,并围绕"当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途径和方式"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发言与论文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黎 胡一波 王西娅 赵小强 李涛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与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提出了适用于地方高校的"三三三制"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构建三层次课程体系,搭建三层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三主体导师队伍,推行"四五"学科竞赛和创新实验室管理法,实施"学生实践—教师科研—科技创新"循环互动模式,创建5位联动创业扶持服务链,有效解决了创新创业普惠化教育面临的教学问题;参与实践的3所高校均获批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广谱式 教育体系 “三三三”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雄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正在成为许多高校的一种追求。浙江万里学院是伴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在原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改制建立的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所形成的"万里模式",被学界誉为"一种可资借鉴的现代大学制度"[1],"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具有"非典型样本的典型意义"[2]。10余年来,学校以体制改革为原动力,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命,形成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教学模式,得到了社会广泛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志刚
作为国家首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在"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模式的创新,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展现了示范院校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
示范院校建设 创新 三三模式 顶岗实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国家在总结首轮高校教学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的基本框架。新的评估设计是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突出表现在内容整体性、学校主体性、监测常态性、分类指导性和管办评分离新体制五个方面,在新建院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及其实践中得到突出体现。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评估 合格评估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兢 符建湘 杨湘清
近年来,湖南大学从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对创新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学分制、创新激励制度、完善质量监控方式、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创新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
本科教学 质量保障 长效机制 创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卢晓东 王卫 董南燕 何山 李克安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管理。2000年以来北京大学以高质量创造性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了持续管理创新和制度环境再造,为本科人才培养塑造了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相关工作包括:“面对面与网上选课相结合”的选课模式、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与学期制度改革、开放的暑期学校、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制度化以及留学生教学趋同管理。
关键词:
本科教育 管理制度环境 北京大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天聪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科技大学逐渐在欧洲高等教育格局中取得一席之地。创办之初,教学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主要功能。随后,越来越多的欧洲应用科技大学被赋予科研使命,但并未由于开展科研而走向学术漂移。相反,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确立了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科研定位,并探索出整合研究连续体模式、应用导向研究模式、基础研究拓展模式、实践导向研究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欧洲应用科技大学也遇到一系列困境,诸如科研资源短缺、优秀科研人员不足以及教学与科研时间冲突。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在树立应用型科研定位的同时,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
国内外多年教学实践表明,高校学分制教学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教师活力,有利于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改革方向。学分制收费制度按照学生实际修读的学分来计收学费,既满足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高校学分制收费改革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同步推进,协同配套,并实现以学分制收费制度改革倒逼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最终实现高等教育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李慧婷
智能制造对本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机遇。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需求、国家政策驱动、全球发展趋势是创新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面向智能制造的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能力培养的高层次,培养内容在知识选择与课程设计上寻求新突破,培养过程实现教育的技术与生产的技术同频共振,培养评价强化以人为本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建议在三方面推动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宏观层面推进政策衔接,形成各级政策上下一体合力;中观层面实施组织变革,集聚产教协同育人资源;微观层面转变公众认知,强化"成才"与"成人"兼顾的育人观。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本科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