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2)
- 2023(16121)
- 2022(13579)
- 2021(12463)
- 2020(10359)
- 2019(23542)
- 2018(23018)
- 2017(44034)
- 2016(23817)
- 2015(26133)
- 2014(25844)
- 2013(25166)
- 2012(22957)
- 2011(20766)
- 2010(20560)
- 2009(18659)
- 2008(18186)
- 2007(15922)
- 2006(13988)
- 2005(12023)
- 学科
- 济(102767)
- 经济(102660)
- 业(67600)
- 管理(61911)
- 农(48619)
- 企(46145)
- 企业(46145)
- 方法(44946)
- 数学(39736)
- 数学方法(39231)
- 农业(32145)
- 业经(25380)
- 中国(24567)
- 财(23518)
- 地方(22725)
- 贸(21370)
- 贸易(21367)
- 学(21064)
- 易(20848)
- 制(17329)
- 技术(15149)
- 环境(15082)
- 理论(14404)
- 发(13846)
- 银(13457)
- 融(13424)
- 金融(13421)
- 银行(13402)
- 出(13374)
- 务(13365)
- 机构
- 学院(336666)
- 大学(334370)
- 济(138411)
- 经济(135895)
- 管理(129767)
- 理学(114189)
- 理学院(112900)
- 研究(111898)
- 管理学(110683)
- 管理学院(110077)
- 中国(84343)
- 农(77292)
- 科学(72404)
- 京(68831)
- 农业(60114)
- 业大(59239)
- 财(59134)
- 所(56219)
- 中心(53550)
- 研究所(51892)
- 江(49612)
- 财经(48549)
- 经(44651)
- 范(43812)
- 师范(43264)
- 经济学(42992)
- 北京(41329)
- 院(39814)
- 经济学院(39152)
- 州(39129)
- 基金
- 项目(241747)
- 科学(191123)
- 基金(177598)
- 研究(171136)
- 家(157639)
- 国家(156289)
- 科学基金(133801)
- 社会(111310)
- 社会科(105389)
- 社会科学(105360)
- 省(95000)
- 基金项目(94625)
- 自然(87860)
- 自然科(85878)
- 自然科学(85849)
- 自然科学基金(84309)
- 划(80223)
- 教育(77653)
- 资助(71110)
- 编号(68072)
- 重点(54883)
- 部(53184)
- 成果(53039)
- 发(52881)
- 创(50760)
- 创新(47564)
- 国家社会(47228)
- 科研(47155)
- 课题(45816)
- 计划(45261)
- 期刊
- 济(147361)
- 经济(147361)
- 研究(88575)
- 农(76833)
- 中国(61160)
- 学报(59934)
- 科学(53345)
- 农业(52152)
- 大学(45358)
- 学学(43444)
- 财(43147)
- 管理(41824)
- 业经(29929)
- 教育(29694)
- 融(29348)
- 金融(29348)
- 技术(27218)
- 业(25244)
- 财经(23049)
- 经济研究(21920)
- 问题(21439)
- 经(19808)
- 版(18840)
- 业大(16778)
- 资源(16667)
- 科技(16340)
- 统计(16287)
- 世界(16072)
- 技术经济(15667)
- 贸(15098)
共检索到478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宏龄 林铭海
基于重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涪陵区、大足区的调查数据和推拉理论,从城镇、农村各自的"推力""拉力"方面共选取24个变量,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村的推力主要在于农村不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的物质环境和宅基地闲置;农村的拉力主要来自生活惯性、熟人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下一代生活居住的考虑。城市的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好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推力主要在于房价太高、日常花销大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经济因素在农民抉择中起决定性影响,而后续发展以及心理适应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退出意愿 退出机制 推拉理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霄
本文利用对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需赡养的老人数量、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务工工作变换频率、家庭需抚养的子女数量、现有住房面积、宅基地面积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同时,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活动、宅基地退出后以低价租住廉租房、公租房以及将宅基地用于出租等非自住用途的农民,更可能不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在城镇购房情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骆东奇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怡然 邱道持 李艳 骆东奇 石永明
本文利用重庆市开县357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以分析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具有保障安居、以房养老、储备家庭财产以及支持副业生产等效用,农民工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意愿主要受宅基地的保障功能、经济补偿期望值、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技能培训状况、家庭赡养人口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政策时,应适时建立统筹城乡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解除农民工退出宅基地的后顾之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兆林 王敏
宅基地退出是解决当前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价值理论,利用重庆市503份农户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机制。结果表明:(1)技术接受模型(TAM)整合感知风险(PR)的研究模型适用于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农户退地决策主要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和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2)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决策各因素中,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强,感知易用性次之,感知风险最弱,其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29和-0.18;(3)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宅基地环境通过影响农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间接影响农户的退出行为决策,是推进宅基地政策有效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的制定应契合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措施,并确保退地补偿按时到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敏 林庶民 郭贯成
通过对江苏省7个市125个村庄农民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农民的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种类、是否有财产性收入、宅基地面积、是否有城镇住所、宅基地(房屋)使用情况、宅基地(房屋)居住时间、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本、农业补贴金额、新农保险金额和区位交通环境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2)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排序为:宅基地(房屋)使用情况>农业补贴金额>是否有财产性收入>职业种类>新农保险金额>受教育水平>年龄>是否有城镇住所>区位交通环境>宅基地(房屋)居住时间>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本>宅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雪锋 董晓晨
宅基地流转是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居住方式转变等问题。目前进城农民工放弃宅基地现象较为普遍,引起学界关注,有关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日增,但是对于不同代际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差异分析并不多见。基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本文在杭州市城区浙江籍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PSS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代际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代际农民工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影响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退出意愿。本文建议针对影响因素的差异性,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增强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减弱农村拉力和城市推力,引导农民工退出旧宅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于战平 李卉
在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静海县王口镇及独流镇1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方式及其对宅基地的态度、宅基地利用现状以及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户退出意愿普遍偏低;二是小农兼业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宅基地退出中涉及生计模式的转变,其宅基地退出成本要高于其他阶层;三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因素有现有工作造成不便、城镇房价太高、居住楼房的生活成本高、户主年龄及宅基地退出应获取的补偿。基于以上结论,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中利益诉求不同,建议政府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退出方案以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退地需求。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退出意愿 影响因素 宅基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对农村宅基地优化配置的政策考量。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梁平区、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和四川泸州市泸县716个农户的微观数据,在农户乡城人口流动宅基地处置决策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农户的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有偿退出超过流转,成为农户宅基地处置的首要选择;相对于流转,男性、受教育水平较高、承包地退出和距县城较远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有偿退出宅基地;农户对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和流转有着不同的决策考量,在农户个人特征、家庭规模、宅基地使用情况、农地依赖、产权认知、所在村地形和区位因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体现。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应坚持农户自愿为前提,明确宅基地有偿退出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指向群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设计,拓宽试点内容,为农户提供多元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 宅基地 有偿退出 流转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陈悦
宅基地确权政策以及二元化的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一,配套激励机制缺失,是影响重庆市转户农民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系统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调动转户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应建立以实有面积为准的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实物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激励机制。
关键词:
转户农民宅基地 土地政策 “三农”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同山
问卷调查发现,农民有较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为考察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在农民宅基地退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农民与宅基地分离的程度,把宅基地退出细分为资产化(潜在退出)和直接处置(完全退出)两大类,进而运用mvprobit模型计量分析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宅基地有较强的资产化和直接处置意愿;他们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主要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量、有关信息接触、与邻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意愿 资产化 直接处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戈楚婷
以推拉理论为视角,分别从农村宅基地作为资源和资产属性以及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迁移到城市这两个角度,重新梳理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村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在南京市栖霞区农村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归纳主要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农户年总收入、家庭居住人口数和农户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推动因素;而非农业收入占比、外出务工人口数、是否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是否拥有城镇住所、是否有宅基地产权证书以及宅基地抵押权认知情况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拉力因素。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推拉理论 宅基地退出 农户退出意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志禹 尉伟杰 赵帮宏
本文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利用2013年河北省11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宅基地流转收益和宅基地流转后农民居住环境、福利状态改变的两个角度,运用Logistic模型、分类树模型分析农户的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否有两处及以上住房、对宅基地流转后医疗与养老保障的预期对农民流转宅基地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人数、家中是否有老人、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预期对农民流转宅基地意愿有负向影响;家庭性质与家中是否有两处及以上住房、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存在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不同需求层次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彭长生
产权认知是农民对宅基地经济价值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约84%的农民愿意退出宅基地;近70%的农民认为自己的宅基地归自己所有,近3/4的农民认为自己的宅基地可以自由处置,约86%的农民认为宅基地可以继承,约2/3的农民认为宅基地可以抵押。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反映农民产权认知状况的变量中,农民的宅基地继承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的宅基地抵押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农民的宅基地所有权认知状况和处置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大威 朱方林
[目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破解"三农"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对江苏省549位农民的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从江苏省整体情况看,45.9%的农民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宅基地是否闲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就业风险认知、受访者年龄、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政策的认知、对政府承诺的信心、就业类型、支持多余宅基地集体收回或付费、劳动力数量;从经济发达地区情况看,农村住房面积、建房总费用也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情况看,显著影响因素中增加宅基地数量、是否在城镇有房、以往宅基地退出中发生纠纷情况等3个变量。[结论]应分区域分阶段开展渐进式改革,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提振农民退出宅基地信心,建立宅基地改革工作体系,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