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2)
- 2023(3612)
- 2022(2974)
- 2021(2811)
- 2020(2212)
- 2019(5139)
- 2018(4986)
- 2017(8620)
- 2016(4609)
- 2015(5216)
- 2014(5407)
- 2013(5342)
- 2012(5054)
- 2011(4624)
- 2010(4763)
- 2009(4302)
- 2008(4228)
- 2007(3609)
- 2006(3132)
- 2005(2917)
- 学科
- 济(26881)
- 经济(26858)
- 管理(11642)
- 地方(10600)
- 业(8058)
- 地方经济(7092)
- 中国(7080)
- 方法(6852)
- 数学(6182)
- 数学方法(6126)
- 企(5641)
- 企业(5641)
- 农(5322)
- 关系(5037)
- 制(4351)
- 业经(4086)
- 融(4023)
- 金融(4022)
- 体(3990)
- 贸(3884)
- 贸易(3869)
- 农业(3868)
- 对外(3717)
- 学(3677)
- 易(3669)
- 经济关系(3649)
- 环境(3408)
- 银(3328)
- 银行(3325)
- 行(3274)
- 机构
- 大学(64022)
- 学院(63370)
- 济(28890)
- 经济(28225)
- 研究(25374)
- 管理(23459)
- 理学(19758)
- 理学院(19453)
- 中国(19286)
- 管理学(19146)
- 管理学院(19014)
- 科学(14632)
- 京(13793)
- 所(12650)
- 财(11611)
- 中心(11497)
- 研究所(11426)
- 江(10688)
- 范(9970)
- 师范(9913)
- 院(9794)
- 农(9781)
- 北京(8734)
- 经济学(8702)
- 州(8643)
- 财经(8465)
- 省(8162)
- 师范大学(8123)
- 业大(7969)
- 经济学院(7798)
- 基金
- 项目(43812)
- 科学(35476)
- 研究(34122)
- 基金(31560)
- 家(27494)
- 国家(27281)
- 科学基金(23334)
- 社会(22307)
- 社会科(21157)
- 社会科学(21154)
- 省(17374)
- 基金项目(16648)
- 教育(15556)
- 划(14761)
- 编号(14257)
- 自然(13694)
- 自然科(13354)
- 自然科学(13351)
- 自然科学基金(13104)
- 资助(11938)
- 成果(11650)
- 发(11112)
- 重点(10378)
- 课题(10197)
- 部(9730)
- 国家社会(9591)
- 发展(9326)
- 创(9262)
- 展(9197)
- 创新(8761)
共检索到109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9个出现最多的"高频词",其中排在前5位的是"发展""坚持""全面""中国特色"和"文化"。"经济"一词出现了71次,排在第6位。从这些高频词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和政府未来的发展思路。作为山东大学的一名教师和常年参加山东省外经贸发展规划咨询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我认为贯彻好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环,就是充分利用好山东省紧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把对外开放工作
关键词:
次区域合作 区位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就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需要进一步努力,把开放合作推向更高层次。一、开放合作已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因素(一)深化开放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1.承力借势、扩权拓利。通过开放合作,能够突破行政地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和配置生产资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就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当前,开放合作已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因素。综合分析,改善中部地区开放合作相对不足状况,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一是整体态势有利;二是政策环境优越;三是现实基础较好;四是支撑条件良好。同时,中部地区深化对外开放合作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制约:从中部地区自身看,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二是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从区域比较的角度看,一是发展基础造成的比较劣势的影响,二是地理环境造成的比较劣势的影响。中部地区深化开放合作要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跃春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西方经济模式受到种种质疑和挑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大国将为世界带来种种机遇。在此背景下,美日两国围绕"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纷纷调整其亚太政策。美国希望调整该地区合作"制度"规范亚太合作进程,日本希望通过呼应美国TPP战略来干预亚太一体化进程。东盟国家希望通过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强化在亚太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中日韩FTA谈判不仅有利于三国的经济利益,也将对亚太区域合作进程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同时,还必须加速本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的调整。
关键词:
亚太区域合作 TPP RCEP 中日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晓波 刘文革 王磊
本文利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2000-2010年中日韩之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分别测算了日中、日韩、中韩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证考察了日本服务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日中与日韩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明显高于中韩且细分部门互补,日本服务贸易发展对各国的经济增长都有实际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日中 日韩 中韩 服务贸易 VAR模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房文红 王珅
高等教育合作是中日韩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界对该问题的论述却不多。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现状、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目前中日韩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师生交流与校际协作,并且由政府主导的三边教育合作机制已初步显现;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东亚区域主义的盛行以及高等教育全球化为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面临着政治、衔接、语言以及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难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黎峰
就地理分布而言,中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及亚太地区,在供需两端都存在着经济安全隐患。鉴于此,中国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基于贸易视角,探讨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的动因及思路,从贸易市场多元化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存在传统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新兴市场替代能力相对有限、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尚未形成等问题。着眼于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安全,中国应以加快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稳定和巩固“向东开放”;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和提升“向西开放”;依托国内链主企业和市场潜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区域合作意义重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区域合作进展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新时期深化区域合作具有良好机遇,也面临深层挑战。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创新思维与方式,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工作,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实现区域合作全面跃升和整体深化。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形势 思路 任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藩 郭波
深化沿边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这样国际经济合作就必然加强。而深化沿边开放的近期目标是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 ,特别是加强中亚和东南亚的沿边经济合作。为此 ,应在对外经济规划尤其是对外贸易格局、产业结构、边境口岸的城市化建设三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华兴
不久前,广西自治区物价局和价格协会联合召开了"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价格服务体系构建"课题研讨会,部分专家学者到会做了专题发言。本刊摘要发表了其中的四篇文章,以供读者参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课题组 肖金成 安树伟
晋冀鲁豫交界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地区,是革命老区。本文分析了该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合作的现状,阐述了促进区域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区域分工的设想与重点任务。
关键词:
晋冀鲁豫 区域合作 基本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唱新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以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力核心,包括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国韩国,还包括中国、蒙古、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等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东北地区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还处于与日、韩保持着的垂直分工,与俄、朝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是不同层次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纽带,也是未来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市场。因此,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开展多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内的多边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志丁 于伟
GMS次区域合作依地缘政治、经济关系而建立,获得次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领域的合作是其合作的主要收益。自1992年建立以来,GMS次区域合作在合作形式、机制建设、对外贸易、投资、国际大通道建设、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禁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其合作程度仍然是相当低的。通过前期构建的次区域合作均衡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中国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只有增加区域内产业互补性,并通过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增大彼此利益,朝着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梦想才能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