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7)
- 2023(8548)
- 2022(6553)
- 2021(5872)
- 2020(4675)
- 2019(10280)
- 2018(10436)
- 2017(19300)
- 2016(11023)
- 2015(12497)
- 2014(12662)
- 2013(11879)
- 2012(10972)
- 2011(9792)
- 2010(9892)
- 2009(8987)
- 2008(8961)
- 2007(8301)
- 2006(7521)
- 2005(7048)
- 学科
- 济(39887)
- 经济(39823)
- 管理(30639)
- 业(27073)
- 企(21702)
- 企业(21702)
- 中国(14856)
- 农(14248)
- 方法(12759)
- 制(11820)
- 学(11672)
- 业经(11386)
- 财(10709)
- 体(10542)
- 数学(10115)
- 数学方法(9979)
- 农业(9103)
- 地方(8864)
- 理论(8255)
- 银(7634)
- 银行(7589)
- 发(7339)
- 行(7317)
- 体制(7310)
- 融(7299)
- 金融(7292)
- 教育(6840)
- 环境(6342)
- 和(6288)
- 策(6195)
- 机构
- 大学(154090)
- 学院(153646)
- 研究(61056)
- 济(57356)
- 经济(55930)
- 管理(51483)
- 中国(45282)
- 理学(43034)
- 理学院(42496)
- 管理学(41482)
- 管理学院(41238)
- 科学(39552)
- 京(34937)
- 农(34745)
- 所(32674)
- 研究所(29775)
- 财(28186)
- 农业(27557)
- 中心(26785)
- 业大(26465)
- 江(25690)
- 院(22792)
- 北京(22044)
- 范(21359)
- 财经(21212)
- 师范(20981)
- 省(20786)
- 州(20039)
- 技术(19866)
- 经(19240)
- 基金
- 项目(102944)
- 科学(79083)
- 研究(73100)
- 基金(72167)
- 家(66206)
- 国家(65638)
- 科学基金(53526)
- 社会(44727)
- 社会科(42020)
- 社会科学(42004)
- 省(41260)
- 基金项目(36884)
- 划(35497)
- 自然(34689)
- 自然科(33863)
- 自然科学(33845)
- 教育(33691)
- 自然科学基金(33228)
- 编号(29546)
- 资助(28930)
- 成果(25386)
- 重点(24421)
- 发(23154)
- 课题(22485)
- 部(21778)
- 创(20775)
- 计划(20355)
- 创新(19578)
- 科研(19522)
- 国家社会(18764)
共检索到246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华文 苏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治理体系和方式与现代化目标尚有距离。面临新时代新要求,推动政府能源治理现代化,应当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在能源领域的管理职责、组织体系、管理方式和手段,通过职能转变解决行政性干预过多、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重审批轻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能源治理 能源革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治理是解决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参与办学和管学问题的举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但二者高度相关、相辅相成。治理体系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参与办学、参与管学和参与治学的所有组织及其结构关系,治理能力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要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支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艳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应该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目前,就教育系统而言,已经开启了重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一、关于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体系,主要是指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教育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沛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应对城镇化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对城市"生命体征"进行细致"把脉"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疫情和极端气候冲击加深、人口快速流动、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社会多元化等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多方面挑战。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要求,应充分发挥制度和技术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孙松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一流大学,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围绕高校治理这一中心,立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三个基本点,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治理体系不平衡""治理能力低水平"和"治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起"政党(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党领导能力、政府管理能力、高校办学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立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治理是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治理。发展和完善金融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金融制度体系特别是重要金融制度,健全金融治理体系,提高金融治理能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立平 刘承波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注重完善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桑锦龙
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效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统领,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根本方向,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调同步。
关键词:
教育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军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构筑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学校基层治理体系的牢固基础。
关键词: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大学章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传毅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构筑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学校基层治理体系的牢固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庄西真
职业教育要想尽快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式转型,关键在于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任务更为艰巨,这就更需要制定更为明确的目标。为了尽快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国情,从价值、制度、组织与机制等方面探索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针对性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公共服务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成洪波
地方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和民主化、内部运行体系的效率性和多元价值整合的协调性等基本内涵,其进程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间资源竞争态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面临着改革发展相对滞后、政府依附关系显著和阶段性制度障碍叠加等现实困境。为此,地方大学必须以领导体制创新回应地方政府、大学、业界、社会的多元价值诉求,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优化内部运行结构,并以大学章程的法制化和投入体制的多元化等路径创新推进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的渐进改革,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关键词:
地方大学 大学治理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从13个方面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