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2)
- 2023(10933)
- 2022(9140)
- 2021(8300)
- 2020(6911)
- 2019(15107)
- 2018(14634)
- 2017(27561)
- 2016(14540)
- 2015(15992)
- 2014(15264)
- 2013(14786)
- 2012(13539)
- 2011(12059)
- 2010(12786)
- 2009(12602)
- 2008(11606)
- 2007(10790)
- 2006(9769)
- 2005(9186)
- 学科
- 管理(54369)
- 业(51946)
- 济(51139)
- 经济(51042)
- 企(46697)
- 企业(46697)
- 融(26896)
- 金融(26894)
- 银(25307)
- 银行(25294)
- 行(24499)
- 中国(23173)
- 财(20600)
- 制(20248)
- 方法(17144)
- 技术(16577)
- 业经(15637)
- 农(14624)
- 数学(14001)
- 数学方法(13821)
- 务(13378)
- 财务(13345)
- 财务管理(13317)
- 体(12978)
- 企业财务(12736)
- 地方(12623)
- 技术管理(12305)
- 中国金融(11147)
- 体制(11112)
- 理论(10421)
- 机构
- 学院(195194)
- 大学(194096)
- 济(84226)
- 经济(82362)
- 管理(76244)
- 理学(64030)
- 理学院(63450)
- 研究(63148)
- 管理学(62626)
- 管理学院(62238)
- 中国(56900)
- 财(45734)
- 京(39658)
- 财经(34314)
- 科学(32893)
- 江(32607)
- 中心(32163)
- 经(30900)
- 所(29355)
- 经济学(26724)
- 州(25964)
- 研究所(25656)
- 农(25484)
- 财经大学(25438)
- 北京(25081)
- 经济学院(23916)
- 银(23487)
- 业大(23390)
- 院(23076)
- 范(22944)
- 基金
- 项目(123902)
- 科学(99890)
- 研究(96536)
- 基金(90310)
- 家(76194)
- 国家(75481)
- 科学基金(67030)
- 社会(64098)
- 社会科(60974)
- 社会科学(60961)
- 省(50292)
- 基金项目(47097)
- 教育(44230)
- 划(40420)
- 自然(39906)
- 自然科(39062)
- 自然科学(39054)
- 自然科学基金(38410)
- 编号(37972)
- 资助(35175)
- 创(32857)
- 成果(32225)
- 制(30657)
- 创新(29743)
- 重点(27941)
- 课题(27529)
- 部(27371)
- 发(27039)
- 国家社会(27012)
- 性(25494)
共检索到32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彤宇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等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目前,我国已进入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与绿色创新决定着产业升级的成败,也关乎强国之路的命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素兰 刘婧涵 姚婷
基于2011—2021年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检验了数字金融助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首先,数字金融能够有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金融滞后一期、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金融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最后,异质性结果显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数字金融在金融监管程度高的地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要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提高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安国俊
日前,如何构建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引发了各方关注。十九大报告对"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化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明了方向。应该说,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基石,而资金瓶颈是绿色技术发展的一大挑战。借鉴国际经验,应发挥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和技术研发,通过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开放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进明
作为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还需明确工作思路与原则,从完善扶持政策及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体系等方面入手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而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其中绿色供应链金融是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目前绿色供应链金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标准和定义,从国内外的理论探索和业务实践看,该业务同时融合了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以及绿色金融的理念,在强调交易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绿色金融既是国家层面推进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浙江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还是推动衢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2017年6月23日,浙江省衢州市获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对衢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阐述了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已取得的实践成果,分析了目前碰到的问题并就构建地方绿色金融标准、信用、政策支持及服务体系等四大体系进行探讨,为深入建设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提出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
绿色金融发展 改革创新 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文聪 吴伟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的绿色金融重要性日益突出。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绿色金融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相比以往关注一个地区的改革实践,本文通过梳理国家首批五省八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改革创新路径及举措,学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先进经验,提出推进我国绿色金融改革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一致化、持续增强地方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彧泽
文章建立了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探索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集3505家上市企业1992—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都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最明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新能源型绿色专利、常规能源能效提高型绿色专利、末端治理型绿色专利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上述三种绿色专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章毅
把绿色金融作为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绿色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一项战略性业务,在新时期的发展转型中寻找到一条更广阔的路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围绕宏观大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纪强 郑铿城
绿色金融对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采用2012—2019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实证研究框架,分析绿色金融能否助力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助力清洁和非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从而能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东部、中部和环保监管程度大的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作用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绿色金融能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即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减少了污染排放。本文的启示在于:第一,应持续强化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扩大试点范围;第二,建立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信贷制度;第三,加强区域创新联动,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第四,加强环境监管并建立绿色创新扶持政策,助推行业高效协同发展。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资源配置 绿色创新 双重差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 王凤逸 丁辰鑫
基于2015—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环境信息公开可以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城市绿色创新,绿色金融亦能够通过提高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即环境信息公开与绿色金融在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方面能够产生协同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创新水平的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在东部城市、非省会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城市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立岩 尤苗 魏晓云
本文结合金融市场融资配给的特点,从非出清市场均衡分析的全新视角,提出政府引导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的有效激励理论。在贝纳西(Jean-Pascal Benassy,2002)均衡经济分析框架中,通过引入政府作为绿色金融市场的引导者,在原有的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的基础上加入绿色评级信号,证明了绿色金融市场均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与未引入绿色评级信号的固定价格均衡(即K均衡)相比,绿色评级信号能够有效地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最后对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激励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堂 张钰 梁夏
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碳金融体系是低碳经济模式下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未来碳金融市场良性发展需要建立在"自愿性"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之上,对此,以金融创新为切入点,从产品服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完善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堂 张钰 梁夏
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碳金融体系是低碳经济模式下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未来碳金融市场良性发展需要建立在"自愿性"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之上,对此,以金融创新为切入点,从产品服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完善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若蕙 裴潇
本文选取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金融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绿色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该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环境规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二者间的“倒U型”关系,这一弱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与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金融化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为此,应当加强对企业金融化的重视程度;合理实施环境规制,引导企业以金融化反哺绿色创新,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