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5)
2023(14288)
2022(12353)
2021(11421)
2020(9391)
2019(21561)
2018(21637)
2017(41250)
2016(22332)
2015(25054)
2014(25292)
2013(25161)
2012(23527)
2011(21478)
2010(21690)
2009(19867)
2008(19140)
2007(16864)
2006(15158)
2005(13722)
作者
(65899)
(54559)
(54194)
(51606)
(34929)
(26098)
(24620)
(21472)
(20809)
(19635)
(18588)
(18554)
(17499)
(17464)
(16834)
(16784)
(16157)
(15831)
(15608)
(15564)
(13767)
(13578)
(13123)
(12569)
(12318)
(12185)
(12157)
(11963)
(11099)
(10678)
学科
(109959)
经济(109863)
管理(62885)
(58652)
(47279)
企业(47279)
方法(40364)
数学(34554)
数学方法(34224)
中国(29373)
地方(28531)
(25769)
业经(23255)
(22170)
(20836)
农业(17879)
(16835)
地方经济(16793)
(16747)
贸易(16732)
(16080)
环境(15962)
(15653)
理论(15531)
(15360)
金融(15359)
(15291)
银行(15251)
(14737)
技术(14733)
机构
大学(322997)
学院(321802)
(136028)
经济(133119)
管理(126074)
研究(115168)
理学(107944)
理学院(106710)
管理学(105059)
管理学院(104485)
中国(85343)
(70467)
科学(69750)
(59906)
(58423)
研究所(52884)
中心(50756)
(50492)
(47853)
财经(47349)
业大(46057)
北京(45505)
(44103)
师范(43721)
(42884)
(41767)
经济学(40702)
(39173)
农业(39064)
经济学院(36249)
基金
项目(213648)
科学(167530)
研究(158615)
基金(153084)
(132680)
国家(131532)
科学基金(112567)
社会(99682)
社会科(94467)
社会科学(94443)
(83722)
基金项目(81252)
教育(72128)
自然(71734)
(70021)
自然科(69998)
自然科学(69986)
自然科学基金(68708)
编号(65074)
资助(63249)
成果(53290)
(49726)
重点(47755)
(46735)
课题(45447)
(43774)
创新(40795)
国家社会(40474)
教育部(40148)
发展(40077)
期刊
(160593)
经济(160593)
研究(102876)
中国(65734)
管理(48488)
学报(48226)
(46603)
科学(45641)
(43515)
教育(38697)
大学(36543)
学学(34157)
农业(32702)
(29644)
金融(29644)
技术(29405)
经济研究(26023)
业经(25463)
财经(23440)
问题(20316)
(20075)
图书(17765)
技术经济(17276)
(16585)
理论(15974)
科技(15311)
现代(15157)
商业(14805)
世界(14557)
实践(14388)
共检索到493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供给体系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和持续性均出现深刻变化,但与主要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经济发展中的两难多难问题突出、科技创新瓶颈突破难度大、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适应要求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三大变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同时顺应要求加快完善政府引导调控体系、顺势而为谋划国际经济关系新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爱国  刘玉玉  张敏  刘洋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在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国家审计政策工具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了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路径。国家审计主要通过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三大"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于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政府行政质量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现有的国家审计政策工具,从宏观视角进一步理顺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提出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实施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雅琛  吴睿  
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辐射范围和影响深度前所未有。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也不容忽视。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来测度相关指标体系,通过基准回归分析、区域异质性检验、稳健性检验来分析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间差异,探索弥合不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差异的优化路径,并据此提出不同区域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宁  袁瑞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目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质为主题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对需求体系的适配性,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整体高质量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久文  易淑昶  
通过深入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内部经济发展情况与外部发展环境,结合区域自身禀赋和发展优势,研究发现: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经济实力弱,内部发展差距大,产业升级空间大;外部有多个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市环绕,是区域经济的洼地。在区域特征方面,淮河生态经济带地理区位优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也存在行政分割严重的问题。未来,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转变区域发展导向,从经济主导转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推进;转变区域发展动力,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核心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转变区域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区域空间格局,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燕  赵楷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数字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新业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数字经济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破除旧有观念束缚,城乡数字鸿沟和生产流通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同时注重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的建设与动态调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倩  沈坤荣  
当前,城市群建设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需要由新思路来引领,应立足本国实际,以功能区划分为主取代行政管辖边界,提高区域性规划的针对性和包容度,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管理和创新意识。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超前理念整体推进城市群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城市群建设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宇   束容与  
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平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平台经济数字化驱动、中心化治理与生态化发展的三大特点,使其能够通过供需协同和要素协同这两大核心机制来推动有效治理,实现产业链主体的赋能培育、结构的优化平衡以及治理的高效有序。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平台经济主要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以及新兴产业建链来发挥作用。平台经济更好地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两点:在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思路上,注意发展和规范的平衡;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引导平台发挥好“链主”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玉玲  
责任保险,不仅具有专业的责任保护机制,更能够体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于保险业来言,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当前和未来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正中  姚怡帆  王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来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虽然是新时代的鲜明主题,但仍然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多重挑战,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制度为基、协同创新、系统观念,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因此,在当前国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培勇  
本文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讨论,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彼此相通,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契合经济发展规律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必然。第二,高质量发展在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主线、宏观调控手段等方面具有一系列大不相同于高速增长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应当在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自觉与其对标、对表。第三,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告别"惯性思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实现由"有意识"到"下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群  林晨  陈永国  董葆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如何处理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之间的关系?收入分配结构怎样影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环境质量特别是大气质量的改善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推动中国工业转向高质量发展?为此,本刊邀请了四位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原磊   杨耀武   贺俊   杨虎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这种追求多元动态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逻辑,正是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等新挑战,需要完成一系列关键新任务。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多元动态发展目标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将这些新挑战新任务归结到供给、需求和治理三个层面。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挑战新任务,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和居民收入占比、打造数字经济驱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模式、消除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共享发展鸿沟、构建全社会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确立产业安全政策的前置性地位等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先项和着力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一是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在经济学意义上,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五个方面,即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成果、制度,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数据"也正在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目前,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层面上的要素在定价、配置、流动等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