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7)
- 2023(10242)
- 2022(8575)
- 2021(7586)
- 2020(5985)
- 2019(13398)
- 2018(13076)
- 2017(24231)
- 2016(12884)
- 2015(14133)
- 2014(13979)
- 2013(13909)
- 2012(13519)
- 2011(12494)
- 2010(13064)
- 2009(12172)
- 2008(11919)
- 2007(10745)
- 2006(10048)
- 2005(9395)
- 学科
- 济(77699)
- 经济(77648)
- 管理(40236)
- 业(37022)
- 企(29367)
- 企业(29367)
- 地方(24886)
- 中国(22962)
- 方法(19396)
- 农(16809)
- 业经(16771)
- 数学(16321)
- 数学方法(16180)
- 地方经济(15714)
- 技术(15360)
- 学(12938)
- 融(12203)
- 金融(12203)
- 财(12090)
- 农业(11984)
- 制(11984)
- 发(11920)
- 银(11855)
- 银行(11841)
- 行(11631)
- 环境(11033)
- 技术管理(10725)
- 贸(10323)
- 贸易(10308)
- 易(9814)
- 机构
- 学院(189660)
- 大学(187134)
- 济(90629)
- 经济(88819)
- 研究(74404)
- 管理(68627)
- 理学(56860)
- 中国(56784)
- 理学院(56144)
- 管理学(55419)
- 管理学院(55037)
- 科学(41248)
- 京(41204)
- 财(39628)
- 所(37443)
- 研究所(33197)
- 中心(32387)
- 江(31034)
- 财经(30052)
- 经济学(28640)
- 农(27907)
- 院(27311)
- 北京(27164)
- 经(27004)
- 范(26385)
- 师范(26178)
- 经济学院(25274)
- 州(25056)
- 业大(23214)
- 省(22680)
- 基金
- 项目(115022)
- 科学(91324)
- 研究(88251)
- 基金(81175)
- 家(69792)
- 国家(69166)
- 科学基金(59331)
- 社会(58423)
- 社会科(55553)
- 社会科学(55541)
- 省(46585)
- 基金项目(41934)
- 教育(39136)
- 划(38218)
- 编号(34688)
- 自然(34380)
- 自然科(33555)
- 自然科学(33548)
- 自然科学基金(32919)
- 资助(32427)
- 发(32218)
- 成果(28736)
- 发展(26852)
- 展(26403)
- 重点(26345)
- 创(26259)
- 课题(26106)
- 创新(24818)
- 部(24675)
- 国家社会(24539)
共检索到321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长洪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查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18年我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基础上,2019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供给体系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和持续性均出现深刻变化,但与主要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经济发展中的两难多难问题突出、科技创新瓶颈突破难度大、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适应要求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三大变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同时顺应要求加快完善政府引导调控体系、顺势而为谋划国际经济关系新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和长足的进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共图书馆强化了高质量发展意识和新理念,开始了以质量为导向的图书馆高质量服务。在新的环境下,图书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制订“十五五”规划就是为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而谋划,重点实现四个战略转移,即面向成效的战略转移,面向基层的战略转移,面向共享的战略转移和面向智慧的战略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原磊 杨耀武 贺俊 杨虎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这种追求多元动态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逻辑,正是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等新挑战,需要完成一系列关键新任务。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多元动态发展目标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将这些新挑战新任务归结到供给、需求和治理三个层面。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挑战新任务,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和居民收入占比、打造数字经济驱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模式、消除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共享发展鸿沟、构建全社会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确立产业安全政策的前置性地位等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先项和着力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杨秉瑜 程娜 王璐 黄晓野 汪苗苗 苏美文 张成甦 王云凤 刘美平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更是把这种认识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明确指出“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本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金学 樊一江
邮轮经济是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制造业等深度融合的复合业态,产业链条长、关联领域广、技术和经济附加值高,具有巨大发展潜能和经济社会带动力,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当前我国经济加速转型,邮轮产业正步入快速提升发展的黄金期,但在诸多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同问题也较为突出。应把握机遇,战略谋划,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以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快培育邮轮经济新业态新体系,更好满足人们消费升级,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关键词:
邮轮经济 交通运输 融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毅夫 付才辉 任晓猛
我国金融创新的内涵从需求特色来讲就是金融精准支持的金融产品创新,从改革特色来讲就是金融结构改革的制度创新。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要以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则。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总量不足和水平不高,而在于结构性矛盾,导致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低下,跟不上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各地应该结合自身禀赋结构特征因地制宜地采取因势利导的金融创新,以更精准地满足本地实际的金融需求,而不是采取"一刀切"式的做法来落实国家的金融规划与金融政策或模仿其他地区的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斌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注册会计师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人才培养、职业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成为经济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进和利用外资、推动企业改革、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做出了不懈努力,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大浪淘沙、不进则退,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地区和行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注册会计师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清形势,增强信心,紧扣中注协的人才培养、准则国际趋同和做大做强三大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化挑战为机遇、变危机为生机,在新的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玉玲
责任保险,不仅具有专业的责任保护机制,更能够体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于保险业来言,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当前和未来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正中 姚怡帆 王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来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虽然是新时代的鲜明主题,但仍然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多重挑战,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制度为基、协同创新、系统观念,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战略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因此,在当前国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培勇
本文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讨论,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彼此相通,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契合经济发展规律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必然。第二,高质量发展在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主线、宏观调控手段等方面具有一系列大不相同于高速增长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应当在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自觉与其对标、对表。第三,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告别"惯性思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实现由"有意识"到"下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群 林晨 陈永国 董葆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如何处理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之间的关系?收入分配结构怎样影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环境质量特别是大气质量的改善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推动中国工业转向高质量发展?为此,本刊邀请了四位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一是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在经济学意义上,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五个方面,即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成果、制度,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数据"也正在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目前,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层面上的要素在定价、配置、流动等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障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地方财政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