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8)
- 2023(9055)
- 2022(7133)
- 2021(6410)
- 2020(4799)
- 2019(10828)
- 2018(10220)
- 2017(19127)
- 2016(10146)
- 2015(11316)
- 2014(11179)
- 2013(11254)
- 2012(10763)
- 2011(9830)
- 2010(10000)
- 2009(9441)
- 2008(8808)
- 2007(8142)
- 2006(7698)
- 2005(7209)
- 学科
- 济(65590)
- 经济(65545)
- 管理(26224)
- 业(22255)
- 方法(18607)
- 地方(17859)
- 企(16643)
- 企业(16643)
- 数学(16357)
- 数学方法(16208)
- 中国(15062)
- 农(13493)
- 学(13343)
- 地方经济(12778)
- 业经(12514)
- 农业(9800)
- 财(9746)
- 制(8981)
- 环境(8260)
- 发(7977)
- 融(7905)
- 金融(7904)
- 贸(7606)
- 贸易(7598)
- 经济学(7469)
- 体(7456)
- 易(7289)
- 银(7232)
- 银行(7193)
- 产业(7064)
- 机构
- 学院(155363)
- 大学(154523)
- 济(73497)
- 经济(72132)
- 研究(63511)
- 管理(50664)
- 中国(46928)
- 理学(42465)
- 理学院(41918)
- 管理学(41129)
- 管理学院(40850)
- 科学(38368)
- 所(33389)
- 京(33084)
- 财(32173)
- 研究所(30261)
- 农(29663)
- 中心(27080)
- 江(25243)
- 财经(24740)
- 经济学(24565)
- 业大(23316)
- 农业(23279)
- 院(23250)
- 经(22433)
- 经济学院(21694)
- 北京(21177)
- 省(20620)
- 范(20160)
- 师范(19849)
- 基金
- 项目(99917)
- 科学(77362)
- 研究(71438)
- 基金(71272)
- 家(64243)
- 国家(63733)
- 科学基金(52297)
- 社会(46739)
- 社会科(44246)
- 社会科学(44232)
- 省(39434)
- 基金项目(35723)
- 划(33266)
- 自然(32028)
- 教育(31877)
- 自然科(31211)
- 自然科学(31199)
- 自然科学基金(30655)
- 资助(29277)
- 编号(27016)
- 发(24452)
- 重点(23802)
- 成果(22593)
- 部(21332)
- 课题(20818)
- 创(20439)
- 国家社会(20359)
- 发展(19599)
- 展(19294)
- 创新(19223)
共检索到253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钞小静 王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又需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表征、相互反馈、相互转换,最终实现量质协同演化的高质量发展。从量质协同关系的角度观察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笔者发现:在经济加速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均有效提升,但是并未形成量质协同的正反馈机制;在经济减速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均面临下行压力,同时量质协同的负反馈机制逐渐显现;在转型发展阶段,面临经济转型与外生冲击的双重压力,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目标多元化难题,加剧了经济发展量质转型难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优化宏观政策,推动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完善分配方式,提高消费需求质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增强国家能力,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质的有效提升 量的合理增长 量质协同演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晗
经济增长阶段转换和经济结构的非均质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概念内涵出发,将结构因素纳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计算中发现,中国近年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处于下滑状态,这导致实际经济增长下降,需要从结构转换角度改善经济供给面,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从结构转换的同步效应、配置效应和溢出效应归纳了结构转换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一般性逻辑机理,并分别从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维度分析了以结构转换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理论机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转型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贝贝 刘瑞翔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增长奇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长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和矛盾越发尖锐,经济增长不能再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演变规律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确保经济稳步健康高质量增长的基本思路。从制造业的视角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是:首先,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发挥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推动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次,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对标国际制造标准。最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向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正>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经济恢复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研判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下面,就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1月1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刘苏社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对发展改革工作的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对于经历长期高增长的中国经济而言,我们可能更能感受到高增长的利弊,因而对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更加渴望,迫切希望经济呈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从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看,增长的可持续性包含三个层面:一层是经济学意义上均衡或平衡的概念,一层是基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层是社会管理意义上的可持续性。这几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是可持续性的完整内涵。它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通过杠杆率、赤字率、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钊阳 郑中伟
在经济新常态下,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是确保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是促使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促成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结构自身的不合理、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消费理念的不成熟以及相关法制建设的滞后等严重制约新消费增长点的培育。为此,要培育新消费增长点,需要强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竭力缩小各种收入差距,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倡导健康积极的消费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新消费增长点 消费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
我国经典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我国既要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又要迎接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冲击;既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又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以工业化的逻辑开发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过程中,必须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以制造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为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锋娟
本文基于要素、制度与经济增长的逻辑框架,剖析了中国过去38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实质是通过开放、激励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了要素的积累、制度的优化、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进而提升了中国以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竞争力。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滑。提高要素效率和降低非要素性制度费用是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路径选择 经济增长逻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金铠
本文对西方关于能源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能源要素被主流经济学作为外生变量而被排斥在生产函数之外的原因:在逻辑上,主流经济学假定能源是现实存在的和非枯竭的;在认识上,主流经济学把不同生产要素同质化,忽略能源要素的特性;在论证上,主流经济学把复杂、具体的能源要素问题简单地抽象为生产成本问题。
关键词:
能源 经济 增长模型 外生变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志强
本文从逻辑路径角度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实现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论显示,传统的认定证实法逻辑路径存有比较多的缺陷,而以侦察性为先导,以认定证实法为补充的逻辑路径则是实现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合理保证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审计意见 合理保证 逻辑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晗 侯雪花 范从来
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益贫式增长机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途径。在新发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从益贫式增长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本文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益贫式增长和共同富裕在目标、主体、内容和方式上的逻辑关系。并沿着“改革开放前-涓滴型增长-益贫式增长-共富型增长”这一历史线索,梳理了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结合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约束因素,从解决相对贫困、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在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中实现物质精神共同富裕等角度提出了我国从益贫式增长转向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最后,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统筹全面均衡发展、以数字经济落实共建共享等视角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燕翔
<正>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回升态势明确。可以看到,在经济增速强劲有力的背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增长加速回升取得开门红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实现良好开局。初步核算,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天勇
文章分析了1978-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结构,认为其高速增长的重要来源是,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生产率,以及土地有偿出让和城镇住宅商品化改革获得财富溢值。如何使定性的体制能够成为经济分析中的内生变量,是转轨经济学研究至今没有解决的难题。文章从渐进转轨和二元体制视角,寻找生产、不动产、分配和需求各领域中市场经济状态下的标准值,还有计划行政干预下的偏差值,二者相互比较求出差值,分类定义为流量通过大小的闸口连续变量和能不能通过的开关变量,并将其组合入生产函数及其供给-分配-需求联立运算模型之中。以此数理逻辑方法,进行体制改革内生推动经济增长的分析,解释了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动力来源。经仿真测算,中国无论是在供给领域,还是在需求方面,都蕴藏着规模可观的体制剩余和市场潜力。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未来11年可以释放在二元体制中巨大的生产能力、财富潜能和市场需求潜力,使经济增长能够达到平均5.5%的速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军 刘林琪 常俐丽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引领社会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在理论基础层面,新质生产力通过加速科技、教育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优化配置,具有强大发展动能。作用于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引领旅游行业在人才、观念、技术、制度方面进行革命性创新,推动旅游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实现路径层面,从总体布局上塑造旅游新质生产力大局观,从实践落地上落实旅游行业创新具体措施,从保障机制上完善新型旅游行业规章制度,使得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行业创新 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