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3)
2023(4201)
2022(3570)
2021(3540)
2020(3131)
2019(6978)
2018(7323)
2017(13920)
2016(7524)
2015(8069)
2014(8204)
2013(7799)
2012(7114)
2011(6359)
2010(6491)
2009(6209)
2008(6330)
2007(5475)
2006(5240)
2005(4689)
作者
(18822)
(15564)
(15480)
(15076)
(10024)
(7431)
(7360)
(6194)
(5932)
(5576)
(5450)
(5334)
(5085)
(5007)
(4937)
(4794)
(4525)
(4513)
(4499)
(4314)
(3970)
(3859)
(3732)
(3725)
(3647)
(3551)
(3541)
(3327)
(3105)
(3029)
学科
(27518)
经济(27366)
(19348)
管理(18309)
(16040)
企业(16040)
方法(12455)
中国(11858)
(11737)
(11092)
保险(11001)
(9941)
数学(9342)
数学方法(9260)
(8580)
银行(8580)
(8181)
(7896)
业经(7732)
(7338)
金融(7337)
(7259)
理论(7059)
体制(6405)
(5683)
制度(5681)
(5591)
社会(5212)
(4997)
财务(4957)
机构
大学(96049)
学院(94350)
(41380)
经济(40466)
管理(35820)
研究(33238)
中国(30129)
理学(29295)
理学院(28956)
管理学(28455)
管理学院(28243)
(25623)
(20536)
财经(18377)
科学(17406)
(16727)
(16301)
中心(15503)
(15365)
研究所(14125)
财经大学(13759)
北京(13711)
经济学(13233)
(13062)
(12423)
师范(12345)
(11881)
(11876)
经济学院(11731)
(11170)
基金
项目(56800)
科学(44842)
研究(44754)
基金(41541)
(34839)
国家(34480)
社会(31017)
科学基金(29922)
社会科(28033)
社会科学(28021)
基金项目(21408)
(21072)
教育(21052)
编号(18359)
(17657)
自然(17283)
资助(17217)
自然科(16892)
自然科学(16883)
自然科学基金(16613)
成果(16384)
(13564)
课题(12895)
重点(12605)
(12544)
(12505)
国家社会(12497)
教育部(12295)
人文(11584)
(11475)
期刊
(49888)
经济(49888)
研究(37568)
中国(25852)
(20844)
(18078)
金融(18078)
教育(14332)
管理(13902)
(12594)
学报(12347)
科学(11607)
大学(10616)
财经(9897)
学学(9768)
(8402)
经济研究(7775)
农业(7546)
技术(7325)
业经(6816)
问题(6139)
理论(5373)
改革(4936)
(4936)
实践(4760)
(4760)
(4683)
财会(4515)
保险(4357)
(4357)
共检索到16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一、坚持"统账结合",提高面向老年群体的保障效能。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长期制度安排,为确保制度的平稳发展,减少外生经济和社会成本,要继续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和缴费比例,避免长期效果难以准确判断的颠覆性改革。考虑到在当前政府财力负担能力下,继续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有较大困难,因此可采用名义账户设计,兼顾参保激励功能,确定适当的记账利率,保证账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老龄化的加速影响也从充足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的财务运行风险和结构性不公平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要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改革不适应人口形势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防范制度运行风险、补齐保障缺失项目、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应对老龄化筑牢社会托底安全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老龄化的加速影响也从充足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的财务运行风险和结构性不公平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要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改革不适应人口形势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防范制度运行风险、补齐保障缺失项目、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应对老龄化筑牢社会托底安全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2018年是财政社保工作继续坚持不懈深化改革、推进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一年。财政社保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和财政部党组深化改革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聚焦问题务求实效,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綦鲁明  
"补短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诠释了"补短板"的内涵、目标实质和手段,提出: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补短板"应突出如下五个重点:(1)土地制度改革;(2)人才与创新;(3)公共产品投融资;(4)金融结构改革;(5)补产业"短板"。文章围绕上述五个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綦鲁明  
"补短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诠释了"补短板"的内涵、目标实质和手段,提出: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补短板"应突出如下五个重点:(1)土地制度改革;(2)人才与创新;(3)公共产品投融资;(4)金融结构改革;(5)补产业"短板"。文章围绕上述五个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要结构性发力,力争形成有效供给与新需求,以稳定有效投资并培育新动能,从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18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防风险、去杠杆大背景下,影子银行融资受限,PPP项目清理整治,地方债发行减速,财政和金融呈实质紧缩之势。宏观杠杆率虽得以趋稳,但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实体经济受到明显冲击。7月31日,中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思敏  
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增加金融制度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层面阐述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关系。对广东以信用体系建设补齐普惠金融短板新进展新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最后,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加快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思敏  
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增加金融制度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层面阐述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关系。对广东以信用体系建设补齐普惠金融短板新进展新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最后,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加快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有红  
2018年年初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全年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3.8%,增速同比回落15.2个百分点。进入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仍低位徘徊,前7个月仅增长3.8%(见图1)。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速回落较多的背景下,一些领域和项目存在较大投资缺口,亟须聚焦基础设施领域突出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力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浩淼  
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商业经营或运营形态,而新业态又催生了多元就业形式,如自由职业、灵活就业、兼职就业等。新业态的出现增加了很多灵活就业岗位,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风险:工作贫困、社会保险缺失和职业福利缺位等。新的社会风险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改革日程,为此,需要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职业福利方面作出适应性的改革和调整,包括提升社会救助目标、拓展社会救助功能,扩展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发挥工会与行业协会作用来提供职业福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胡敏一  
本研究认为,"补短板"就是要补足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滞后领域,推动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其目标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其实质是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补短板"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发挥好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做好土地制度改革,人才与创新,公共产品投融资、金融结构改革,补"产业"短板等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胡敏一  
本研究认为,"补短板"就是要补足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滞后领域,推动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其目标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其实质是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补短板"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发挥好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做好土地制度改革,人才与创新,公共产品投融资、金融结构改革,补"产业"短板等工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在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国有企业职工的生老病死统统由企业"包"了,使国有企业包袱沉重,步履艰难;外资、私营企业轻装上阵,发展迅速,但其职工的长远利益得不到可靠的保障,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因此,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让国有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而且有利于外资、私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亚雄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财政资金会计管理体制约束了社会保障基金自身的发展,社会保障的“社会”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会计理论体系,树立新的社会保障会计管理理念,重新修订现行的社会保障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