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8)
- 2023(5418)
- 2022(4344)
- 2021(3893)
- 2020(3113)
- 2019(6778)
- 2018(6194)
- 2017(12218)
- 2016(6092)
- 2015(6693)
- 2014(6591)
- 2013(6510)
- 2012(6001)
- 2011(5395)
- 2010(5769)
- 2009(5595)
- 2008(4331)
- 2007(3870)
- 2006(3447)
- 2005(3274)
- 学科
- 济(30951)
- 经济(30932)
- 融(24265)
- 金融(24264)
- 银(21152)
- 银行(21149)
- 行(20668)
- 业(16449)
- 中国(15857)
- 管理(15839)
- 地方(13367)
- 企(13201)
- 企业(13201)
- 中国金融(10859)
- 制(8908)
- 方法(8279)
- 数学(7657)
- 财(7651)
- 数学方法(7612)
- 地方经济(7375)
- 农(7320)
- 业经(6779)
- 体(6481)
- 农业(5764)
- 务(5531)
- 财务(5519)
- 财务管理(5514)
- 企业财务(5344)
- 度(4716)
- 制度(4714)
- 机构
- 学院(81677)
- 大学(78983)
- 济(37998)
- 经济(37144)
- 管理(29621)
- 中国(29241)
- 研究(28993)
- 理学(25030)
- 理学院(24743)
- 管理学(24425)
- 管理学院(24280)
- 财(17694)
- 中心(15773)
- 京(15710)
- 科学(15625)
- 银(15009)
- 银行(14520)
- 融(14210)
- 金融(13933)
- 财经(13890)
- 所(13765)
- 行(13655)
- 经济学(12741)
- 经(12565)
- 研究所(12486)
- 江(12156)
- 农(11772)
- 人民(11717)
- 经济学院(11636)
- 州(10873)
- 基金
- 项目(55550)
- 科学(44765)
- 研究(43353)
- 基金(40231)
- 家(34248)
- 国家(33960)
- 科学基金(29606)
- 社会(28930)
- 社会科(27645)
- 社会科学(27642)
- 省(22792)
- 基金项目(21250)
- 教育(18801)
- 划(18527)
- 编号(17890)
- 自然(17053)
- 自然科(16663)
- 自然科学(16660)
- 自然科学基金(16350)
- 资助(15791)
- 发(14355)
- 成果(14172)
- 重点(13134)
- 创(12536)
- 课题(12468)
- 国家社会(12382)
- 发展(12276)
- 展(12094)
- 部(11931)
- 创新(11814)
共检索到13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玉财 李南妮
环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广义的环渤海区域还包括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现阶段,环渤海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各种经济主体以不同形式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之中,区域内的产业经济不断嫁接、延伸和扩张,使区域经济合作对金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志斌
虽然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意义重大,具备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也较多。针对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存在市场分割、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旅游政策和行业标准不统一、缺乏权威的政府协调机构、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等问题,必须从制度环境、组织安排和合作规则全方位着手,强化政府主导,建立权威的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完善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规则,营造良好的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环境。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旅游合作 困境 路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虎军
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快区域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日益升级,对区域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与天津市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于2008年初开始联合开展该课题的调研工作,所涉及的环渤海区域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市。课题组采集了31个成员市的有关信息,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相关部门,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娜 张宗旺
随着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日益升级,对区域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快区域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在总结当前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总体特点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及城市产业定位,率先提出了"一核、两带、三轴、六区、八链"的环渤海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并从国家、地方和滨海新区三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构建功能清晰、分工明确、衔接紧密、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打造科学合理的区域一体化产业链,提升环渤海区域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产业合作 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殷柏慧 吴必虎
本文从区域旅游角度对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旅游合作条件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两个区域都具有经济圈的背景支撑、旅游业发展水平高、资源优势度大、旅游合作尝试早等共性 ;差异性在于区域内部均衡性、空间结构和旅游合作阶段等方面。试图从区域客观属性来解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进展缓慢的问题 ,并针对环渤海区域特点 ,提出了该区旅游合作应走次旅游合作向区域一体化合作过渡的道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可娜
不同的经济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一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区域金融的基本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方式的深化与服务功能的强化。对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来说,构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具有更高梯度的产业结构,进行与之相配套的全方位金融创新,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左忠义 谢婉泽 邵春福
运用解析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环渤海区域物流系统的现状,建立结构优化的解析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渤海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案。通过优化分析得出的对策可以促进环渤海区域物流系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环渤海 区域物流 物流系统 系统优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冰 李月
为研究港口的运行效率,本文取环渤海地区12个港口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港口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各港口之间效率差异较大;剔除客观因素和随机因素之后的效率值,对比得出港口的投入与规模之间不匹配,港口规模有待优化;动态效率分析中,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群中,山东半岛港口群发展态势较好,一直呈上升趋势,其次是津冀港口群,辽宁半岛港口群总体发展趋势较差。本文更加清晰地展示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情况,为日后港口发展和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凤杰 张爱平 马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发展与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等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区域旅游空间分异是区域旅游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它揭示了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态势及趋势,客观了解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及演变过程,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实现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重心模型 空间分异 区域旅游 环渤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超 曾坚
文章通过分析环渤海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四方面的显著特色与比较优势,结合该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阐释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学视角、形成信息技术支撑的三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 罗润东 邵明波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城市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上升;劳动者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文化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从劳动力需求来看,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第三产业存在进一步吸纳就业的潜力,但吸纳就业的空间并不乐观。对环渤海区域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预测表明,到2020年,该区域劳动力供求差额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促进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环渤海区域尤其是山东、辽宁和河北三省解决就业问题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就业 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旭光 孟祥新 徐洪雄 陈艳春 刘焕彬
利用WRF模式及其3DVAR同化模块,结合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观测网测风塔观测数据,设计并构建了多种3DVAR同化方案,用来提高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以2010年4月12日至13日一次大风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同化方案进行了一系列WRF数值模拟对比试验。选择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对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风能资源进行了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一整年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能有效地改进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主要体现在模拟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改善。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呈现出南小北大的分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利用环渤海区域1998,2000,2003,2005,2007年份的分县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选取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在GIS技术与定量模型支持下,进行了环渤海区域不同时段及其内部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格局的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环渤海区域水域、耕地减少幅度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动态度为0.93%;环渤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 罗润东 房光婷
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利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经济增长模型对环渤海五省市1978-2006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等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五省市人力资本的直接贡献率和间接贡献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开始由"物质资本投资推动"向"人力资本推动"转变,但五省市均呈现出非均衡的经济增长态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杨 白雪洁
结合当前我国区域会展产业现行管理体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揭示管理体制创新是解决区域会展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提出政府必须以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协调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推动我国会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环渤海区域为例,对环渤海区域会展产业进行"整体性"和"层次性"定位,构建出以双核结构双驱动模式为动力体系、会展城市联盟为协作机制、区域性行业协会为联系纽带的环渤海区域会展业管理体制模式,为我国区域会展业的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区域会展业 管理体制创新 环渤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