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5)
- 2023(8521)
- 2022(7113)
- 2021(6341)
- 2020(4964)
- 2019(11108)
- 2018(10592)
- 2017(19952)
- 2016(10564)
- 2015(11679)
- 2014(11522)
- 2013(11601)
- 2012(11196)
- 2011(10292)
- 2010(10774)
- 2009(10223)
- 2008(9115)
- 2007(8272)
- 2006(7673)
- 2005(7429)
- 学科
- 济(49701)
- 经济(49659)
- 业(28829)
- 融(25812)
- 金融(25811)
- 管理(25608)
- 中国(24211)
- 银(23440)
- 银行(23426)
- 行(22919)
- 地方(21780)
- 企(20898)
- 企业(20898)
- 农(15543)
- 业经(13105)
- 制(12491)
- 方法(11750)
- 财(11601)
- 农业(11548)
- 地方经济(11347)
- 中国金融(11064)
- 数学(10078)
- 数学方法(10006)
- 发(9902)
- 贸(8754)
- 贸易(8737)
- 学(8601)
- 易(8363)
- 环境(7981)
- 体(7695)
- 机构
- 学院(148431)
- 大学(144386)
- 济(64247)
- 经济(62744)
- 研究(58745)
- 中国(51574)
- 管理(50096)
- 理学(41019)
- 理学院(40427)
- 管理学(39810)
- 管理学院(39537)
- 科学(34861)
- 京(32189)
- 财(30674)
- 所(30623)
- 中心(28536)
- 农(28072)
- 研究所(27434)
- 江(24113)
- 财经(22983)
- 农业(21600)
- 北京(21166)
- 范(21024)
- 院(20943)
- 州(20804)
- 师范(20774)
- 经(20648)
- 银(20540)
- 业大(20447)
- 经济学(20212)
- 基金
- 项目(92674)
- 科学(72468)
- 研究(70141)
- 基金(64690)
- 家(56286)
- 国家(55734)
- 科学基金(46927)
- 社会(44080)
- 社会科(41872)
- 社会科学(41866)
- 省(38316)
- 基金项目(33906)
- 划(31709)
- 教育(30435)
- 编号(28720)
- 自然(28177)
- 发(27674)
- 自然科(27511)
- 自然科学(27508)
- 自然科学基金(27002)
- 资助(25762)
- 成果(23987)
- 发展(22663)
- 展(22260)
- 重点(21662)
- 课题(21374)
- 创(20096)
- 部(19087)
- 创新(18838)
- 性(18238)
共检索到25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延明 俱翠
推动金融机构下沉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在当前落实新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下沉体制机制,将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便利性和满意度。金融机构下沉存在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下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分支机构权限不足、信贷供给覆盖面不足,中小机构公司治理欠佳,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贷款增量一直是当前政府评价当地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贡献大小的核心指标,也是企业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信贷投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做好信贷增量投放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信贷增量 调查 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刘岩 王艳华 苗长虹
基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金融机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NNI、Ripley's K函数和空间热点聚类等方法,研究1998、2008、2018年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格局、集聚特征及热点分区,采用泊松回归模型研究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不均衡,金融机构总体和细分行业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2)空间集聚程度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金融机构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郑州—焦作—新乡和邯郸—邢台—安阳为核心的集聚区。(3)城乡居民储蓄是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集聚的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交通联系、政府行为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科技投入、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较弱。(4)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一致,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金融业倾向于布局在高等级城市,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其金融机构集聚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城市群有较大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薜亮 唐友伟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作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场化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如何正确地进行贷款定价,是欠发达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增加赢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从欠发达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之后的执行效应和贷款定价入手,分析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存在的问题及对企业的影响,提出若干银行管理、内控建议,以规避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文斌 尹光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任丹妮
本文探索提供了一种测算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单位成本的模型,并详细测算和比较了2010~2014年间贵州省78县4种类型共计202家涉农金融机构在当地开展金融服务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贷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机构规模相当但涉农业务较少的农业银行县支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高,但与规模较小、进入市场较短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低;2010~2014年间不同县域、不同类型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存款成本差距较小且差距水平稳定,而贷款成本差距及其波动均较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任丹妮
本文探索提供了一种测算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单位成本的模型,并详细测算和比较了20102014年间贵州省78县4种类型共计202家涉农金融机构在当地开展金融服务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贷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机构规模相当但涉农业务较少的农业银行县支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高,但与规模较小、进入市场较短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低;20102014年间不同县域、不同类型涉农金融机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海应
认清问题症结实施金融监管———谈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管刘海应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金融机构设置呈多样化趋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区域性金融机构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峰 翁文表 张婷婷 荷晓洁 陈刘敏
本文在总结金融扶贫相关理论和实践做法的基础上,对泰顺县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作用,并且是在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在样本期限内直接效应大于中介效应,但是随着贫困程度的不断减缓,中介效应对其影响的程度呈现波动式上升。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及泰顺县历年来金融扶贫实践,就更好发挥金融在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的支持作用提出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扶贫 金融发展 贫困减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喜 马晓青 史清华
文章使用2006年云南、宁夏近800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行为。在区分农户的名义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信用社和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偏向富有农户,民间借贷者没有这种偏向,因而其服务的覆盖面远远超过正式机构。两者都重视农户的信誉状况,但信用记录没有实现共享。这些行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差别。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配给 信誉 财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祝英丽 李小建
利用ArcGIS提供的分析,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空间可达性。结果显示:县域金融网点布局具有行政科层组织结构特点,五家大型商业银行集中布局县城所在地;中国农业银行是农村主要的大型商业银行,但存在缩减网点趋势;农村信用社布局分散;邮政储蓄银行均位于各乡镇镇区。三者相比,农村信用社的空间可达性最高,邮政储蓄银行次之,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最低,此三类金融机构的空间覆盖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区。开展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发展农村保险业,将农户组织起来,在金融服务薄弱区设置农村信用社流动服务网点等措施可以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机构 空间可达性 巩义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绍波 傅尔基
在对上海金融援疆的现状、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金融普惠制下金融供给和需求"双向互补"对接理论,包括模式、路径、机制和工具,提出沪喀两地金融资源不仅是"单向流动"还有"双向流动",上海可以为喀什设计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引导国内外资本向喀什流动,喀什金融资源可以到上海"再塑造"、"再定价"。
关键词:
金融对接 金融深化 金融普惠制 金融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非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设立创业投资、开办科技贷款以来,我国科技金融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拓展,科技金融实践也在不断进步,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开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是,由于各地资源条件以及发展水平的不同,尤其是部分欠发达地区在内生资源、科技水平、金融服务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劣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 程立丽
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写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后,绿色发展已成为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缓慢的工业经济既是劣势又是优势。近年来,塔城地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经济绿色转型稳步推进,经济金融绿色融合发展平稳运行,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欠发达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