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6)
2023(13843)
2022(11448)
2021(10309)
2020(8382)
2019(18928)
2018(18530)
2017(36045)
2016(18830)
2015(20695)
2014(20551)
2013(20568)
2012(19215)
2011(17151)
2010(17917)
2009(16746)
2008(16786)
2007(15422)
2006(14158)
2005(13140)
作者
(53107)
(44302)
(44066)
(41341)
(28377)
(20761)
(19885)
(16925)
(16747)
(16146)
(15048)
(14735)
(14358)
(14225)
(13682)
(13471)
(13202)
(12907)
(12802)
(12705)
(11120)
(10884)
(10633)
(10209)
(10124)
(9869)
(9837)
(9827)
(8821)
(8802)
学科
(86063)
经济(85966)
(85063)
(75949)
企业(75949)
管理(72538)
业经(30607)
(28991)
方法(28431)
中国(26702)
(26383)
地方(22624)
技术(21771)
农业(20713)
数学(20103)
数学方法(19898)
(19726)
(18507)
财务(18478)
财务管理(18458)
(18377)
企业财务(17449)
(16055)
贸易(16033)
(15788)
(15544)
理论(15520)
(15439)
银行(15431)
(15041)
机构
学院(271475)
大学(263635)
(119392)
经济(116852)
管理(111812)
理学(93877)
理学院(92969)
管理学(91984)
管理学院(91426)
研究(90214)
中国(74273)
(57264)
(56096)
科学(49833)
(45324)
(44319)
财经(43101)
中心(42201)
(41079)
研究所(38959)
(38917)
(36203)
北京(36089)
经济学(34427)
(34296)
师范(34038)
业大(33882)
(32808)
农业(31318)
财经大学(31211)
基金
项目(167264)
科学(134917)
研究(131292)
基金(120080)
(101339)
国家(100266)
科学基金(88828)
社会(85418)
社会科(81075)
社会科学(81059)
(68231)
基金项目(62696)
教育(58246)
(54792)
编号(54355)
自然(53772)
自然科(52587)
自然科学(52578)
自然科学基金(51717)
资助(47308)
成果(44472)
(41983)
(40989)
课题(37802)
创新(37219)
(37070)
重点(36878)
(36342)
发展(35177)
国家社会(34659)
期刊
(148835)
经济(148835)
研究(87416)
中国(63532)
管理(49837)
(46577)
(40006)
(33242)
金融(33242)
科学(32617)
教育(31884)
学报(29572)
业经(27557)
农业(27286)
技术(27167)
大学(24262)
经济研究(22800)
学学(22390)
财经(21507)
(18741)
问题(18351)
技术经济(16465)
(16463)
(15316)
图书(14989)
现代(14674)
商业(14391)
科技(13898)
世界(13844)
经济管理(13687)
共检索到44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群联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广度有街深度持续增加,创新投入和产出不断提高,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推进。但服务业供给体系有待完善,供给质量还不高,对制造强国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保障还不充分,重要原因是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还不强。在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把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放在创新上,推动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系统性优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以创新特别是现代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申海燕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就,正迈入从跟跑向并跑、领跑并存,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的新发展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换技术"路线,在通过大量引进消化国外技术迅速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此,应统筹谋划综合施策,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国家创新发展,以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原始创新能力,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增强共性技术供给,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通市场最后一公里,以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创新资金短缺问题,以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涵养创新生态环境,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系统工程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淑娟  
转型期中国IT服务业发展问题突出,亟待创新破解。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在借助于有效问卷调查与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选取社会认同、心理距离、信息技术水平与知识共享等紧密关联因素,构建了IT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在IT服务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社会认同和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具有调节作用,心理距离是强于社会认同的调节变量,社会认同对心理距离具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并且信息技术水平与社会认同和心理距离相关。由此,本文提出了推动IT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相应创新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彦林  
国内外现代信息消费服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发展现代信息消费服务业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所在。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信息消费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揭示了现代信息消费服务业巨大需求潜力和市场前景,探讨了我国现代信息消费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途径,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现代信息消费服务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丹  
近年来,养老金融业在我国各地逐渐推行,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农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对养老服务业的战略功能及融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当前我国养老金融支持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拓宽养老金融支持渠道、加强民间资本融入和开发多元化金融化服务产品等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创新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畅  黄寰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服务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物流、教育、金融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正成为西部地区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和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环境,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智力、劳务等多方面支持,满足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增大西部的就业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和谐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丹  
近年来,养老金融业在我国各地逐渐推行,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农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对养老服务业的战略功能及融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当前我国养老金融支持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拓宽养老金融支持渠道、加强民间资本融入和开发多元化金融化服务产品等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创新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锋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产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创新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一、深刻理解服务业的新作用1.准确把握服务业的基本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瑾  郭美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现代服务业支撑、助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没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缺乏坚实的发展基础。文章探讨了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推进,联动发展的机制及其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是工业化发达阶段的必然产物,以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主要为生产者提供服务。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即以生产性服务为主要表征,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为生产服务,如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生产的信息化服务、金融和保险、产品物流、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法律咨询、企业账户的会计和审计、产品的广告与推广、产品的国际贸易等。二是生活性服务业。随着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向服务业为主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大流行对服务业产生巨大冲击。此次疫情大流行对依赖客源和物理场所的特定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冲击十分严重,对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冲击比较有限,有些线上服务业甚至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疫情冲击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方式,进而对服务业产生深刻影响,"无接触式服务"正成为服务供给和消费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服务业供应链薄弱、工时过于刚性、发展模式粗放、医疗配置扭曲、社区治理低效等是中国服务业遭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严峻冲击的主要原因。疫情大流行是外生因素,但其改变不了中国服务业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基于此,笔者提出,应科学谋划服务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引导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服务业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冲击的能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进入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触底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彻底结束。各种迹象表明,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并没有彻底摆脱危机的阴影,全球性就业问题没有彻底改善,"无就业的经济增长"正在演变成为下一阶段全球经济的阶段特征。目前,上海面临着全面转型的艰巨任务,这种转型包括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而推动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则是全面转型的应有之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立足"十二五"这一时间阶段,集中探讨上海现代服务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其形成动因,进而提出这一时期发展现代服务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理论素材和实证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福兵  王华  
从杭州市服务业现状调查入手,探索服务业创新发展机理,讨论了影响服务业创新的因素,明确了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并运用服务体验工程方法(SEE)提出杭州市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新路径,从而为推进国内其他城市服务业创新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明津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之初,全省农村信用社尚未进行数据大集中,滞后的科技服务水平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十年来,江苏省联社切实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成了服务全省的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引入ISO20000服务认证体系,不断提升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运行维护质量。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开发了以电子银行平台、客户服务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产品。2011年10月,以IBM大型主机系统为平台,包括八大应用体系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省联社信息科技应用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