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6)
2023(3565)
2022(2762)
2021(2506)
2020(2016)
2019(4516)
2018(4038)
2017(8032)
2016(3821)
2015(4185)
2014(4069)
2013(4020)
2012(3663)
2011(3203)
2010(3527)
2009(3724)
2008(2513)
2007(2280)
2006(2082)
2005(2044)
作者
(9567)
(7693)
(7531)
(7346)
(4773)
(3601)
(3528)
(3104)
(2827)
(2755)
(2595)
(2583)
(2565)
(2424)
(2373)
(2306)
(2291)
(2167)
(2159)
(1991)
(1909)
(1868)
(1837)
(1777)
(1731)
(1676)
(1661)
(1610)
(1590)
(1588)
学科
(24038)
金融(24038)
(20805)
银行(20805)
(20327)
(13939)
经济(13922)
中国(13445)
(12677)
(10867)
企业(10867)
中国金融(10818)
管理(10218)
(7224)
(7148)
地方(6022)
(5430)
财务(5418)
财务管理(5413)
企业财务(5254)
方法(4572)
业经(4552)
事业(4312)
数学(4228)
数学方法(4212)
(4184)
(4132)
体制(3742)
业务(3600)
制度(3462)
机构
学院(47464)
大学(46265)
(23355)
经济(22847)
中国(20570)
管理(16657)
研究(15456)
(14003)
理学(13718)
理学院(13620)
银行(13560)
管理学(13460)
(13436)
管理学院(13386)
(13041)
金融(12795)
(12721)
人民(10218)
财经(10169)
中心(10048)
国人(9352)
中国人(9305)
中国人民(9257)
(9221)
(8957)
经济学(8584)
经济学院(7896)
人民银行(7804)
财经大学(7797)
中国人民银行(7128)
基金
项目(29330)
研究(23771)
科学(23183)
基金(21402)
(17511)
国家(17330)
社会(16015)
社会科(15394)
社会科学(15392)
科学基金(15333)
(11788)
基金项目(10959)
教育(10121)
(9716)
编号(9672)
(9208)
资助(8850)
自然(8195)
成果(8145)
自然科(8023)
自然科学(8023)
自然科学基金(7892)
(7251)
(7022)
(6976)
国家社会(6943)
金融(6929)
重点(6747)
课题(6646)
(6535)
期刊
(24711)
金融(24711)
(23557)
经济(23557)
研究(17551)
中国(11143)
(10653)
管理(6195)
(5939)
财经(5334)
学报(4821)
中国金融(4638)
(4516)
科学(4450)
经济研究(4236)
大学(4136)
学学(4005)
理论(3681)
教育(3664)
实践(3363)
(3363)
业经(3349)
技术(3269)
国际(3063)
农业(2925)
农村(2698)
(2698)
问题(2652)
财会(2620)
上海(2533)
共检索到83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庆昊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增强金融普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以普惠金融为着力点推动困难群体脱贫致富和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普惠金融在服务民生事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发展普惠金融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指导原则高度契合。一方面,普惠金融体现为和谐金融的理念,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薛秋童   唐攀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然而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是当前及今后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全面讨论了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脆弱性的关系,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和“惠及”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总体上能减缓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发生,通过分析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贫困脆弱性间的关系发现,相较于“普及”效果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惠及”效果更为突出。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普及”作用在数字化程度较高地区的效果更好,而“惠及”作用在数字化程度较低地区效果更好。相较于沿海地区的青年群体而言,“普及”作用对沿海地区中老年群体的效果更好,而“惠及”作用则会对非沿海地区中老年群体效果更好。上述结论为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及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距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已有12个年头。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各国政府还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仍在热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惠金融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普惠金融必须具备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让信用成为财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经营信用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及时地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其基础就在于信用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认为,好金融就是让信用成为财富、让金融成为给人们带来改变命运机会的金融。也就是说,这个金融制度能够让信用变成财富,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在大家的认识中有不同的含义。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银行的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裴学中  
2008年,湖北省宜都市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重点联系县市。2009年3月,按照"早起步、低水平、全覆盖"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到目前,全市参保人数达到17.6万人,累计征收养老保险费9178万余元,为近5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607万余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钱雪松  袁峥嵘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指数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较为显著正向影响。与高收入(中东部地区、城镇地区、男性、高教育水平)群体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低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女性、低教育水平)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生活压力(体现在经济压力和制度排斥压力方面)的路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幸福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普惠体系。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何正根  
如何破解中国广大农村没有金融网点、村民难以享受金融服务的难题?本文建议,通过数字金融创新,大力推动村域支付普惠金融的发展。长期以来,银行机构主要把网点设置在县城和乡镇中心,设置于行政村的网点少之又少。随着中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银行机构逐渐改变了过往收缩农村银行网点的趋势,转而在一些经济率先发展的县城或乡镇扩张网点,县城和乡镇基本实现了银行实体网点的全覆盖。但是,村域受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涛   赵孝航   张林  
数字乡村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由于金融具有逐利、排斥的特性,这使得乡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相对不足,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缓解这一现象,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基于1716个县域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指数均能显著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高、低水平区域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同时,还会对周边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抑制作用。为此,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应牢牢把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在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的同时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协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普润   陈绮琪  
普惠金融的发展是贯彻金融政治性和人民性、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必然要求。在中国金融现代化建设中,深圳作为一个微观主体金融服务需求庞大且多样化的地区,正致力于构建领先的普惠、多元和可持续金融服务体系。在央地合作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深圳市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包括优化金融机构内部机制、支持地方金融组织业务、加强风险控制、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和素养,以及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此外,还提出了关于政策配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前瞻性研究的建议,以解决金融排斥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减轻金融不平等现象,为推动深圳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王文荣  马国温  王梓豫  
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共性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路径,即数字技术加深普惠金融的地理穿透性,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也使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得到增强。建议利用政策优势打造良好的数字技术应用环境,通过普及宣传教育增强城乡居民的数字金融知识水平,进一步开发完善数字支付、数字征信和数字信贷技术以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城乡普惠金融的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江瀚  向君  
面对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长期缺位的困局,传统的金融行业已经难以满足推广普惠金融的需求,而通过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可以充分地发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技术优势,构建"支付—理财—融资—综合服务"一体化系统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推广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建新  范立春  高莉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SDM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正相关性特征,在时间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2)数字普惠金融不仅直接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4)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