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8)
- 2023(18915)
- 2022(16283)
- 2021(15368)
- 2020(13086)
- 2019(30518)
- 2018(29958)
- 2017(57460)
- 2016(31447)
- 2015(35847)
- 2014(35763)
- 2013(35631)
- 2012(32932)
- 2011(29914)
- 2010(29597)
- 2009(27396)
- 2008(27047)
- 2007(23663)
- 2006(20291)
- 2005(18069)
- 学科
- 济(129485)
- 经济(129338)
- 管理(87041)
- 业(82106)
- 企(67105)
- 企业(67105)
- 方法(62048)
- 数学(54794)
- 数学方法(54114)
- 中国(33963)
- 农(33501)
- 财(32333)
- 学(27564)
- 业经(26597)
- 贸(25608)
- 贸易(25593)
- 易(24871)
- 地方(23673)
- 制(22196)
- 农业(22195)
- 务(20365)
- 财务(20284)
- 财务管理(20236)
- 理论(20225)
- 和(19268)
- 银(19237)
- 融(19219)
- 金融(19215)
- 银行(19166)
- 企业财务(19152)
- 机构
- 大学(455167)
- 学院(449844)
- 济(184369)
- 经济(180601)
- 管理(174642)
- 研究(155293)
- 理学(151523)
- 理学院(149797)
- 管理学(147071)
- 管理学院(146256)
- 中国(116388)
- 京(96969)
- 科学(96236)
- 财(83090)
- 所(79184)
- 农(76057)
- 研究所(72517)
- 中心(70208)
- 业大(68981)
- 财经(67357)
- 江(63912)
- 北京(61590)
- 经(61412)
- 农业(60281)
- 范(59654)
- 师范(59043)
- 经济学(56631)
- 院(55789)
- 州(51713)
- 经济学院(51287)
- 基金
- 项目(307611)
- 科学(240986)
- 基金(224097)
- 研究(220840)
- 家(196550)
- 国家(194992)
- 科学基金(166308)
- 社会(138697)
- 社会科(131515)
- 社会科学(131480)
- 省(118221)
- 基金项目(118087)
- 自然(109524)
- 自然科(107007)
- 自然科学(106976)
- 自然科学基金(105073)
- 教育(102266)
- 划(100749)
- 资助(94151)
- 编号(88978)
- 成果(72627)
- 重点(69117)
- 部(68591)
- 发(64823)
- 创(62941)
- 课题(61529)
- 科研(59502)
- 创新(58863)
- 教育部(58576)
- 大学(57810)
- 期刊
- 济(193438)
- 经济(193438)
- 研究(131571)
- 中国(81987)
- 学报(74702)
- 农(67986)
- 科学(66935)
- 财(62882)
- 管理(61206)
- 大学(56180)
- 学学(52692)
- 教育(48229)
- 农业(47218)
- 融(40229)
- 金融(40229)
- 技术(38114)
- 财经(32408)
- 经济研究(32301)
- 业经(29887)
- 经(27795)
- 业(25423)
- 问题(25243)
- 图书(22910)
- 贸(22031)
- 统计(21825)
- 技术经济(21545)
- 版(21412)
- 理论(21265)
- 科技(20461)
- 世界(20059)
共检索到65305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健 邓瑛
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了货币量与房价之间的双向联系,分析了不同渠道下两者之间的动态"加速器"机制。从货币结构的视角选用了准货币作为考察货币与房价关系的主要变量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协整VAR模型的框架在货币、资产价格、宏观经济之间建立多变量关系,同时针对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典型房价泡沫积聚时期的数据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国家中货币量与房价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巨额货币存量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比较强大而且明显。在资产泡沫积聚时期,推动房价上涨的实体因素不足,最重要的还是货币因素推动。因此,要控制房价过快增长,需要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及通胀目标,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并有效控制货币量。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存量 协整VAR 国际比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晨晖 陈长石
本文首先测算了1998年7月至2012年9月期间全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资产泡沫与价格泡沫,而后运用非线性Threshold-VAR模型,以M2供给增长率作为门限变量,考察了不同货币供给水平下,货币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泡沫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泡沫影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价格泡沫的门限值要高于资产泡沫门限值;并且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无论是资产泡沫还是价格泡沫,在考察期内均不满足破裂条件。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胜
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房价的不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探讨房价畸高原因的热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因此文章认为在调控房价时,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应重视货币政策的运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宪容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来看,国内住房市场价格已经连续上涨13个月了。房价不仅在上涨,而且在快速上涨。如新房销售的价格,环比上涨最高的城市达2.9%(年化率达35%以上),同比上涨最高的城市达到15.50%。就目前中国住房市场的情况来看(特别是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东平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具有财富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抑制了消费需求增长,但不同类型的房产价格上涨对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住宅商品房、商业商品房、办公商品房和工业商品房的价格上涨。进一步以房价收入比度量泡沫化程度并作为门限变量,研究其对挤出效应的影响,发现不论房价收入比高低,房价上涨均抑制了消费增长,但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房价收入比6.607两侧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跨越门限值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东平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具有财富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抑制了消费需求增长,但不同类型的房产价格上涨对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住宅商品房、商业商品房、办公商品房和工业商品房的价格上涨。进一步以房价收入比度量泡沫化程度并作为门限变量,研究其对挤出效应的影响,发现不论房价收入比高低,房价上涨均抑制了消费增长,但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房价收入比6.607两侧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跨越门限值后挤出效应显著增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艳 陈磊
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基础价值成分及泡沫成分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利率冲击对房价泡沫的影响在2011年以来已明显减弱,对基础房价的影响有所增加;货币供应量冲击对房价泡沫的影响比较稳定,尽管也会引起基础房价变化,但该部分所占比例始终偏低。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紧缩的价格型调控难以抑制房价泡沫,紧缩的数量型调控对抑制泡沫更有效,对住房市场基本面的负面影响也更小;由于房价泡沫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十分敏感,货币数量的宽松容易导致房价泡沫失控,而由利率冲击引起的房价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基本面解释。因此在当前时期,价格型工具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同时,着重通过价格型调控来稳定总需求更有助于避免房价泡沫膨胀。
关键词:
房价泡沫 利率 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 李建军
本文通过构建美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对其资产泡沫中货币政策影响因素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资产泡沫有助推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是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产生泡沫的因素;而紧缩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过快上升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重要原因。研究认为,在金融市场中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有较强影响,货币政策实施应考虑资产价格因素,避免助推资产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进而引发经济的不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泡沫 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刚
本文针对中国房价是否具有泡沫进行了测度。首先,将中国与国外21个国家2003~2012年房价年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房价增速较快。其次,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五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房价增速过快;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因此,中国房价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
关键词:
中国房价 泡沫 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长石 刘晨晖
本文基于价格解析法测算了中国房地产价格中的基础价值与投机泡沫,并对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泡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市场不同状态下,房地产泡沫对实际利率的响应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两者之间在短期内均呈现强烈的负相关关系,但在长期,这种负相关关系趋于弱化。结论表明,只要能够将房地产市场保持在温和的运行状态,则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均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货币政策 MS-VAR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慈向阳 宣国良
关于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各界对此反映不一。本文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因素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因素 风险 投机 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丹
文章通过研究GDP缺口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其具有和金融市场回报序列相同的统计特性,因此将金融风险度量技术——VaR技术扩展用以度量GDP风险值。由于房价泡沫会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通过度量GDP风险值发现在房价泡沫影响下,4到8季度后的风险值会被低估,12季度后恢复正常;而泡沫一旦破裂,造成的GDP风险和成本是巨大的,并且会引发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因此,宏观政策制定者尤其是央行要考虑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政策响应,适当的采取金融约束来抑制泡沫的膨胀从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本研究立足中国市场特点,给出确定性建议,认为控制泡沫至关重要的在于前期融资、供需双方调节和整体市场的平稳。
关键词:
GDP缺口 VaR 房价泡沫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德宇 宋小宁
本文以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0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大小进行测算以及对区域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性进行研究。在适应性预期的框架下对各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测算的结果显示,城市房价泡沫大小与房价的高低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另外,利用CD检验统计量对各区域城市间的房价泡沫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认为,房价泡沫在区域间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传染,东部地区城市间传染性最强,而西部地区城市与北部地区城市之间的传染性不显著;同时,本文也对各地区城市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态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房价泡沫 适应性预期 传染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春雷
目前,单位根与协整检验法在房地产泡沫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对2001-2009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泡沫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上海房地产市场上非理性的狂热跟风行为并不是价格泡沫的形成原因,而是由人们对未来房地产投资收益的理性预期所引发,是一种理性价格泡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康健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的实际人均人力资本数据,以系统GMM和差分GMM方法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地区房价水平较低时,房价上涨会显著提高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而地区房价水平较高时,房价继续上涨则会降低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主要实证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但房地产开发实际投资额增加没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最后文章针对政府管控房价、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人力资本 系统GMM 区域经济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