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95)
2023(18705)
2022(16090)
2021(15110)
2020(12438)
2019(28504)
2018(28387)
2017(54285)
2016(29568)
2015(32819)
2014(32759)
2013(32437)
2012(30382)
2011(27380)
2010(27875)
2009(25402)
2008(24855)
2007(22172)
2006(19744)
2005(17672)
作者
(85000)
(70737)
(69996)
(66792)
(45262)
(33915)
(31895)
(27485)
(26900)
(25525)
(24136)
(23939)
(22741)
(22568)
(21942)
(21726)
(20975)
(20759)
(20299)
(20187)
(17697)
(17469)
(17127)
(16253)
(15828)
(15805)
(15771)
(15734)
(14232)
(14133)
学科
(120788)
经济(120675)
管理(85862)
(84859)
(69517)
企业(69517)
方法(47047)
数学(39613)
数学方法(39114)
中国(35813)
(35702)
地方(32026)
业经(29546)
(28779)
(25768)
农业(24099)
技术(23777)
(23278)
(21265)
贸易(21244)
(20536)
(20361)
银行(20317)
理论(20179)
(19540)
(19444)
金融(19441)
(19038)
环境(18966)
(18577)
机构
学院(413295)
大学(411999)
(166056)
管理(162264)
经济(162235)
研究(144519)
理学(139008)
理学院(137389)
管理学(135168)
管理学院(134382)
中国(108489)
(89183)
科学(88622)
(76784)
(72948)
(68864)
研究所(66072)
中心(65488)
(64208)
业大(60808)
财经(59845)
(57598)
师范(57094)
北京(56719)
(54269)
农业(53332)
(52840)
(52010)
经济学(48444)
师范大学(45862)
基金
项目(276445)
科学(217686)
研究(205425)
基金(197826)
(171817)
国家(170284)
科学基金(146264)
社会(128337)
社会科(121529)
社会科学(121497)
(110539)
基金项目(105106)
自然(94234)
教育(94193)
自然科(92033)
自然科学(92011)
(91785)
自然科学基金(90348)
编号(84687)
资助(80459)
成果(69597)
(62567)
重点(61895)
(60244)
(59927)
课题(59579)
创新(55371)
国家社会(51767)
科研(51676)
教育部(51451)
期刊
(191971)
经济(191971)
研究(126476)
中国(88873)
(63616)
学报(62707)
管理(62548)
科学(59687)
(57315)
教育(53470)
大学(47544)
学学(44278)
农业(43821)
(41004)
金融(41004)
技术(37328)
业经(33017)
经济研究(29544)
财经(28553)
问题(24837)
(24538)
(23629)
图书(23098)
科技(21297)
技术经济(20657)
现代(19411)
理论(19165)
(18743)
论坛(18743)
商业(18545)
共检索到633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宋金兰  黄炉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产业实现途径,创新政策能推动其发展。本文界定了创新政策的内涵,对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以四川省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进行详细梳理与评述,并提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建议: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扶持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介服务体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储备机制;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芦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本文基于对先进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和途径的研究,并结合四川省的产业现状,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快速集聚资源、有选择地发展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以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借鉴"硅谷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商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斌  汪泓  
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从需求端设计创新政策,有效发挥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判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设计需求面创新政策的必要性,从国家、政府、企业、公众4个层次需求者的不同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一个"四层六维八方面"需求面创新政策体系,为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晓军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开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而提出在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的指导下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家庆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甘肃省实际,阐述了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发展思路与财政支持要点,提出了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南楠  
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海外营销渠道不畅、开拓国际市场秩序不规范和贸易保护障碍是制约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市场开拓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制定差异化策略,集群式开拓市场,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为契机扩大服务出口,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扶持力度和完善海外生产体系、营销网络体系等措施扩大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莫晓梅  王楠  刘可然  林丹  
简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含义、特点、遴选标准及四川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品优势,梳理制约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霖  田丽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运用产业政策扶植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管理法规和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以确保产业政策全方位落地实施,促进产业长远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阚景阳  
论文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金融业发展现状,从政府引导基金、私募创投(PE/VC)、科技金融和天使投资等领域着手,分析金融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投贷联动、创投租赁和票据池业务、完善孵化器融资功能等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强化金融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青松  
根据国家政策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步培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阚景阳  
论文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金融业发展现状,从政府引导基金、私募创投(PE/VC)、科技金融和天使投资等领域着手,分析金融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投贷联动、创投租赁和票据池业务、完善孵化器融资功能等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强化金融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险峰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全球产业战略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要重视针对技术、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激励政策的应用,而且要重视需求激励政策的应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云飞  穆荣平  李刚磊  
基于能力观视角,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创新管理理论,从创新政策扶持等5个方面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搜集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2016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衡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揭示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类别判断。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多数地区存在创新短板,"木桶效应"限制了区域整体创新潜力;不同地区创新能力大致呈金字塔形态分布,且"胡焕庸线"两侧差距明显。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永辉  曹旭华  
文章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遴选出归属该产业的企业,利用微观企业层面的大样本数据,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综合性研究。文章基于面板Probit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的R&D投入、出口与否和企业知识积累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明显正向效应;企业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度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重要性因所有制不同而不同。政府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诱导企业尽可能多地进行R&D投入,扩大出口以及增加企业本身知识积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宗文龙  黄益建  
本文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税政策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利用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协调发展;不干预具体的市场竞争过程,重点扶持创新环境优化、研发环节建设和市场培育;加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培育潜在的新兴产业力量;加大风险投资税收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长期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细分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突出不同产业的政策重点;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