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3)
2023(9225)
2022(7698)
2021(7347)
2020(6001)
2019(13465)
2018(13877)
2017(26204)
2016(14000)
2015(15891)
2014(15701)
2013(15185)
2012(14213)
2011(12717)
2010(13255)
2009(12338)
2008(12383)
2007(11788)
2006(10688)
2005(9361)
作者
(37379)
(30741)
(30452)
(28943)
(19342)
(14542)
(14102)
(11681)
(11519)
(11361)
(10288)
(10184)
(9991)
(9622)
(9366)
(9174)
(9005)
(8930)
(8914)
(8849)
(7769)
(7359)
(7277)
(7216)
(7136)
(6964)
(6918)
(6871)
(6196)
(6090)
学科
(48827)
经济(48676)
管理(44192)
(41146)
(35972)
企业(35972)
中国(20590)
方法(17992)
技术(16703)
(16488)
业经(15068)
(14293)
(13931)
理论(13027)
数学(12861)
数学方法(12719)
技术管理(11840)
(11248)
银行(11238)
(10808)
(10771)
地方(10511)
教育(10340)
农业(10145)
(9218)
贸易(9203)
(9090)
金融(9088)
(8974)
(8604)
机构
学院(190161)
大学(187577)
(74484)
经济(72521)
管理(71790)
研究(59855)
理学(59236)
理学院(58597)
管理学(57757)
管理学院(57359)
中国(49301)
(40494)
(40415)
科学(32784)
(32577)
财经(30021)
中心(28579)
(28574)
(27051)
师范(26849)
(26839)
(26497)
北京(26469)
研究所(24594)
(22771)
技术(22710)
经济学(22091)
(21889)
财经大学(21781)
业大(21595)
基金
项目(110350)
研究(92369)
科学(86560)
基金(74672)
(61860)
国家(61149)
社会(57829)
社会科(53501)
社会科学(53484)
科学基金(52944)
(46035)
教育(44568)
编号(41354)
基金项目(39199)
(37086)
成果(35968)
课题(29830)
自然(29393)
(28794)
自然科(28652)
自然科学(28646)
资助(28590)
自然科学基金(28173)
创新(25739)
(25452)
项目编号(25424)
重点(24622)
(24422)
(24321)
(23866)
期刊
(95583)
经济(95583)
研究(64998)
中国(50743)
教育(37018)
(32509)
管理(31129)
(22065)
学报(21639)
(21623)
金融(21623)
科学(21197)
技术(21015)
大学(17883)
业经(17073)
学学(15446)
图书(15079)
财经(14898)
经济研究(14636)
农业(14603)
(12926)
问题(12173)
职业(11854)
(11432)
论坛(11432)
书馆(11351)
图书馆(11351)
科技(10405)
技术经济(10195)
理论(10058)
共检索到317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宇南  
2009年4月起实施的新医改,是由中央直接领导下开展的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又进行了新部署。因此,要把深化医改作为不断丰富发展我国社会建设实践活动的一个突破口,不断探索和创新。一、新时期新医改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志刚  
深化医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维护13亿中国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发展工程。2009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3年来,深化医改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取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玲  
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我国医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短短3年时间内,实现了医保全覆盖,特别是实现了基层医药体制机制的根本变革,首创了一整套改革顶层设计、制度转换、推动实施、巩固完善的综合改革方法,形成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医改道路。基层医改经验,是我国3年医改经验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群  陈国忠  吕颖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通过修订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护生面向基层就业、改革创新招生就业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新医改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从玖  卢子跃  
保险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碚  
主持人语:社会企业的发展和关于社会企业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方兴未艾。社会企业的不断壮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现实中运行的企业原本就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只是在较初级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对市场经济的初期认识定义中,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所有企业都抽象为唯一由经济理性主导的自利性经济行为主体。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特性和运行机理充分展开,企业的社会性越来越呈现出来,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家投入社会企业的创设和实践,这是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也是人类发展进入深度工业化时代的体现。在深度工业化时代,所有持续发展的企业都不仅嵌入在社会体系之中,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劲  黄海霞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战略转型是关键。本文在总结中国科技创新成就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强国评价核心指标,比较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印度五个典型科技创新强国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强国实现路径,即一条介于"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与"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之间的中间路径,破解了"转折点"处实现超越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关的支撑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琚生根  陈润  师维  李勤  
针对实践教学软硬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构建了"基础→综合→研究→创新"的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根据"四层平台,一个核心,三大建设"的思路,建设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开放的计算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玥  陈金贤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琦  冯丹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贫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治理能力逐步提升。贫困人口明显下降,贫困人口收益面扩大、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其基本经验包括:贫困标准适时提升和多维贫困标准的实践运用,发展中大国区域政策从轮动到联动推进的减贫效应,社会保障与减贫的双轮驱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内源发展与外源拉动的扶贫机制不断完善,绿色生态低碳减贫理念创新和行动,开发式扶贫理论和实践广泛应用,等等。在我国完成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整体性贫困问题的历史使命后,减贫仍将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需共享共担,此时我国减贫重点将转变为相对贫困问题和低收入群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在金融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引领、科技驱动发挥着巨大作用,形成了金融科技"千帆竞发、创新者胜"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维护金融安全,给监管部门带来极大挑战。人民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在推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桢云  龚桢梽  冯斌  
作为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国首批试点的项目,重庆大学通过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资源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研发、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一、"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立足之本 强调"以生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平  杨启贵  
数学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对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地建设应着眼于学校基本情况、发展战略和自身特色,注重提炼理念、明确目标、丰富建设内容、体现核心价值,以及强化训练能力建设等。通过机制创新,激发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合力打造以数学化与计算思维为特色的创新实践基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俭川  
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指出大学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支持,构建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推进学科内部环境建设,从而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冬伟  
"三创"教育融"创意、创新、创业"为一体,以"信心点燃创意热情、专业提升创新品质、实践催生创业梦想"为核心理念,通过搭建协作平台、打造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等有效策略,消除了中职教育中"创不了""教不了""做不成"的误解、偏见与瓶颈,实现"创意发现新价值、创新激发新活力、创业拓展新通道"的教育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