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07)
- 2023(17700)
- 2022(14994)
- 2021(13629)
- 2020(11337)
- 2019(25924)
- 2018(25969)
- 2017(49502)
- 2016(27453)
- 2015(31275)
- 2014(31957)
- 2013(31670)
- 2012(30196)
- 2011(27465)
- 2010(28219)
- 2009(26564)
- 2008(26626)
- 2007(24503)
- 2006(22115)
- 2005(20800)
- 学科
- 济(125952)
- 经济(125795)
- 管理(81290)
- 业(72956)
- 企(58351)
- 企业(58351)
- 方法(44414)
- 数学(38130)
- 数学方法(37779)
- 中国(37038)
- 财(33856)
- 农(33470)
- 地方(30683)
- 制(27942)
- 业经(27124)
- 学(26840)
- 银(22312)
- 银行(22260)
- 税(22139)
- 环境(22120)
- 农业(21822)
- 贸(21604)
- 贸易(21585)
- 行(21390)
- 融(21086)
- 金融(21078)
- 易(20837)
- 税收(20658)
- 收(20482)
- 体(19238)
- 机构
- 学院(404998)
- 大学(403031)
- 济(171606)
- 经济(167710)
- 研究(145368)
- 管理(144446)
- 理学(120556)
- 理学院(119151)
- 管理学(117125)
- 管理学院(116389)
- 中国(112991)
- 京(87748)
- 科学(87188)
- 财(86982)
- 所(76362)
- 农(69872)
- 研究所(67817)
- 江(66761)
- 财经(65629)
- 中心(65511)
- 经(58901)
- 业大(57640)
- 北京(56783)
- 农业(54420)
- 范(53621)
- 经济学(53363)
- 师范(53038)
- 州(52743)
- 院(51914)
- 省(48209)
- 基金
- 项目(247451)
- 科学(191406)
- 研究(184568)
- 基金(174279)
- 家(151516)
- 国家(150180)
- 科学基金(126011)
- 社会(115023)
- 社会科(108868)
- 社会科学(108839)
- 省(98954)
- 基金项目(90991)
- 教育(84673)
- 划(82376)
- 自然(77919)
- 编号(76733)
- 自然科(75948)
- 自然科学(75926)
- 自然科学基金(74532)
- 资助(72111)
- 成果(65085)
- 发(58051)
- 重点(56546)
- 课题(55077)
- 部(54309)
- 创(50831)
- 性(47833)
- 创新(47796)
- 制(47717)
- 国家社会(47098)
- 期刊
- 济(209346)
- 经济(209346)
- 研究(132957)
- 中国(92285)
- 财(69757)
- 农(65133)
- 学报(63514)
- 科学(56127)
- 管理(55653)
- 教育(48730)
- 大学(47608)
- 学学(44570)
- 融(43792)
- 金融(43792)
- 农业(43282)
- 技术(37059)
- 经济研究(33577)
- 财经(33308)
- 业经(32958)
- 经(28744)
- 问题(27201)
- 业(22747)
- 贸(22361)
- 技术经济(20860)
- 国际(20090)
- 务(19694)
- 图书(19356)
- 理论(19164)
- 版(18992)
- 统计(18864)
共检索到6542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圣辉 吴信如
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税收是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针对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仅有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税种及其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专有税种及税制体系的现状,本文分析提出应建立以环境税和碳税为主体,以资源税、消费税等相关税种及其低碳税收优惠政策为辅助的绿色税制体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税 碳税 资源税 消费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缑长艳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有关新能源、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新要求,我国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存在优惠范围较窄、优惠力度不足以及优惠政策缺乏稳定性、系统性等问题。建议扩大对绿色低碳经济的增值税优惠范围、加大优惠力度、强化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以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绿色低碳经济 增值税 税收优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常波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后进行的创新。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无疑对扩大社会投资提出了旺盛需求。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完善绿色投资体系、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投资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 李香英 王智勇
文章在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全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σ收敛特征不明显,但有效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力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持续稳定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 李香英 王智勇
文章在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全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σ收敛特征不明显,但有效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力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持续稳定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龚辉文 李平 赖勤学 张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税制绿化进程有了新的突破。然而,绿色发展不仅仅需要环境保护税,更要在税制改革和政策设计中,全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绿化税制作为税收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根据社会承受能力和技术发展,分步推进税制的绿化进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钧惠
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金融 信贷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峰 孙涛 姚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蒋震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多种,从目前市场效率和政策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应该选择碳税制度,未来应该建立规范的碳税制度,以"绿化"我国税制,获得"双重红利",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应该关注碳税的经济效应,将这些融入税制设计中,最大程度地避免对社会经济效率的扭曲。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税 税制要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岩松
饭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走绿色化的建设道路,这既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饭店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需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效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新型发展模式,饭店业可通过加强政府立法、关注饭店产品的生命周期、全面推广碳中和技术等措施,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推动饭店业的绿色化进程,从而实现饭店业低碳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绿色饭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体系外部市场绿色化趋势和内部生产要素高端化趋势,并通过外部市场需求和内部生产要素的新变化研究了我国产业体系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的规律,以及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特征,提出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低碳 现代产业 发展新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洪波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低碳绿色新发展格局下,作为绿色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市场培育,又要加强产品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建体系健全、产品丰富、功能完备的绿色债券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柴麒敏 黄禾
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4年9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支持低碳发展试验试点的配套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支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区、低碳城市和低碳城镇,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城区、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城市建设领域、城市交通和城市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强碳排放控制。《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应对气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柴麒敏 黄禾
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4年9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支持低碳发展试验试点的配套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支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区、低碳城市和低碳城镇,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城区、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城市建设领域、城市交通和城市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强碳排放控制。《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应对气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静 黄卫平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从高速增长回归理性、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理念转变的关键"转型期"。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形势。国际贸易领域,"碳关税"的提出也给我国传统高碳产业的转型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无论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新要求,还是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以及"碳关税"的倒逼压力,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