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5)
- 2023(11507)
- 2022(8899)
- 2021(8075)
- 2020(6970)
- 2019(15519)
- 2018(15754)
- 2017(31073)
- 2016(16998)
- 2015(19286)
- 2014(19460)
- 2013(19327)
- 2012(17911)
- 2011(15771)
- 2010(16278)
- 2009(15659)
- 2008(15717)
- 2007(14457)
- 2006(13193)
- 2005(12499)
- 学科
- 业(78836)
- 济(76645)
- 经济(76462)
- 企(72206)
- 企业(72206)
- 管理(64013)
- 方法(30822)
- 业经(28507)
- 财(26735)
- 农(25906)
- 中国(22811)
- 数学(22370)
- 数学方法(22223)
- 务(19203)
- 财务(19157)
- 财务管理(19130)
- 制(18539)
- 农业(18129)
- 企业财务(18007)
- 技术(17067)
- 策(15381)
- 贸(15334)
- 贸易(15322)
- 易(14970)
- 和(14519)
- 理论(14003)
- 划(13960)
- 体(13832)
- 银(13012)
- 银行(12983)
- 机构
- 学院(253774)
- 大学(249502)
- 济(109939)
- 经济(107867)
- 管理(97701)
- 研究(84204)
- 理学(82250)
- 理学院(81454)
- 管理学(80396)
- 管理学院(79957)
- 中国(69127)
- 财(55233)
- 京(53589)
- 科学(48261)
- 农(44084)
- 所(43453)
- 财经(42565)
- 江(40132)
- 研究所(38519)
- 经(38460)
- 中心(37444)
- 业大(35310)
- 农业(34882)
- 北京(34258)
- 经济学(33411)
- 州(31699)
- 财经大学(31114)
- 院(30303)
- 经济学院(30247)
- 范(29180)
- 基金
- 项目(153065)
- 科学(120649)
- 研究(114412)
- 基金(110772)
- 家(95823)
- 国家(94913)
- 科学基金(81291)
- 社会(73497)
- 社会科(69545)
- 社会科学(69526)
- 省(60290)
- 基金项目(57749)
- 教育(51180)
- 自然(50930)
- 划(49795)
- 自然科(49727)
- 自然科学(49708)
- 自然科学基金(48897)
- 编号(46413)
- 资助(45107)
- 成果(38324)
- 业(36541)
- 创(34559)
- 重点(34344)
- 部(34157)
- 发(33957)
- 课题(32361)
- 创新(31486)
- 制(30382)
- 国家社会(30265)
- 期刊
- 济(132027)
- 经济(132027)
- 研究(79518)
- 中国(52109)
- 财(45441)
- 管理(43165)
- 农(42337)
- 学报(35889)
- 科学(34569)
- 农业(29159)
- 融(28603)
- 金融(28603)
- 大学(27901)
- 学学(26468)
- 教育(23891)
- 业经(23579)
- 技术(23250)
- 财经(22019)
- 经济研究(21220)
- 经(19083)
- 问题(18089)
- 业(17753)
- 贸(16484)
- 国际(15897)
- 技术经济(14654)
- 世界(13682)
- 现代(13506)
- 商业(13352)
- 经济管理(12153)
- 财会(12044)
共检索到40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顾爱平
一、完善外商投资立法,贵在导向 1.加强立法预测,努力做到科学立法 长期以来,我国在外商投资立法方面,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立法滞后。至今一些重要的外资法尚未出台,甚至还没有提上立法日程,如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保护法、外商投资企业财产权益保护法、政治风险担保法等外商最为关注的统一外资法典或单行法未能制定出来,以规范和制约外商投资活动。因此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景云 刘文纲
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应对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国际化不仅指企业经营行为的国际化,还包括企业制度的国际化,和对企业国际化经营行为进行宏观管理的体制和职能的国际化。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入手,对目前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遇到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障碍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毕克贵 王鹏娟
进入全球零售市场、实现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零售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建立科学、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也是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政府承担的双重导向作用为基础,构建了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政策保障的体系框架,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零售企业国际化 政府承担 政策保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林 高严瑞 何建洪
从影响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内生性要素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战略的技术导向性与国际化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从资源和治理结构角度探讨了企业创新能力禀赋和股权集中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应用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目录中建有海外研发机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泊松回归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战略的技术导向性对企业的研发国际化具有显著的激发作用;无论是资源视角下的企业既有创新能力禀赋还是企业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股权集中度,都能增强战略的技术导向性与国际化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构建有效的战略导向,强化创新资源和能力积累,优化治理结构均是企业推进研发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惠梅
既有的研究表明,文化距离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纺织企业为例,对文化距离与我国企业国际化空间导向的相关性进行了度量。研究结论是,文化距离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空间导向的重要维度,但由于我国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影响方式和程度与其他国家有所区别。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国际化 空间导向 纺织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铸国
中小科技企业国际化对策与法律问题研究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铸国中小科技企业是指以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技术产品等活动的收益为生存和发展条件,创利不超过200万元,科技人员在100人以下,并有相应的组织和资金的经济实体。为促使中小科技企业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永林
本文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 ,以我国企业如何谋求国际化成长为目的 ,从开放市场条件下企业国际化成长策略的角度 ,重点阐述了内部化与外部化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作用问题。认为 ,内部化与外部化同属企业追求成长的市场行为 ,两者相辅相成 ,都是实现企业成长目标的方式 ;决定因素在于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规模经济的技术条件和成长效率。指出 ,在具有缺陷的现实市场条件下 ,内部化对于克服我国企业单体规模过小、竞争乏力等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同时 ,注重在更广阔的空间和领域谋求分工与合作 ,则是我国企业提高国际化成长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我国企业 国际化 内部化 外部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强永昌
我国的开放政策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内容。所谓“引进来”是指利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引进外国资金与技术。但是,在九十年代由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新兴产业、高科技的投资,从而减少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技术的机会,高、新技术的转让更是微乎其微。同时.由于国际资金流向的改变和东欧政局的变化,将使我国在九十年代利用外资和外技方面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竟争。因此,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资金和技术的需要,我们必须走“拿来”的道路,即通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邢文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中国企业国际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它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发展过程 ,存在着宏观管理政策不配套、企业的经营机制滞后等诸多突出的问题。推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并强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观念 ;(2 )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 )发展跨国企业集团 ;(5 )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跨国公司 全球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常黎 傅星国
本文分析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本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一个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加入WTO产生的四大效应,并通过四个行业案例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实证分析。其次,在时间性和显著性的两维指标体系中探讨了四大效应各自的特点,论述其作用条件和可能带来的挑战。最后,对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国际化 四大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研
一、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分析从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在海外兴办了645家非贸易性企业,总投资额为2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9.5亿美元,占43%左右。1990年1—10月份,新批准海外生产企业119家,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5千万美元,占42%。截止到1990年底,我国共拥有海外投资的非贸易性企业770家,总投资额为23.2亿美元,中方投资10亿美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红军
一、企业国际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出国内经营型转向跨国经营型的过程。其主要标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国内经营的基础上,直接面向国际市场,把国内优势和国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到国外寻找企业发展的机会,选择最有利的生产、销售和原料供应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文章旨在阐述中国企业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构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新模式,提升企业在国际中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国际战略 国际化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纯生
一、跨国公司及企业国际化经营在现代全球经济生活中,跨国公司已经成为集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和其它服务于一身的特殊经济实体,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国际技术转让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期,跨国公司发展速度是惊人的,60年代末,全球跨国公司总数仅为7276家,到1973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