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3)
- 2023(13986)
- 2022(10738)
- 2021(9653)
- 2020(7784)
- 2019(17340)
- 2018(17434)
- 2017(33698)
- 2016(17991)
- 2015(20224)
- 2014(20214)
- 2013(19650)
- 2012(17407)
- 2011(15424)
- 2010(15815)
- 2009(15054)
- 2008(15025)
- 2007(13791)
- 2006(12346)
- 2005(11371)
- 学科
- 业(87172)
- 济(86236)
- 经济(86134)
- 企(69818)
- 企业(69818)
- 管理(61766)
- 农(49511)
- 业经(35593)
- 方法(34761)
- 农业(33121)
- 数学(27021)
- 数学方法(26520)
- 财(23646)
- 中国(22252)
- 务(17376)
- 财务(17331)
- 财务管理(17316)
- 技术(17256)
- 制(17023)
- 企业财务(16322)
- 策(15937)
- 地方(15098)
- 理论(15039)
- 划(13833)
- 体(13755)
- 发(13657)
- 贸(13475)
- 贸易(13462)
- 和(13350)
- 易(13102)
- 机构
- 学院(265188)
- 大学(254253)
- 济(113594)
- 经济(111540)
- 管理(109848)
- 理学(94762)
- 理学院(93981)
- 管理学(92391)
- 管理学院(91929)
- 研究(79859)
- 中国(66154)
- 农(55490)
- 京(52030)
- 财(50175)
- 科学(46247)
- 农业(41811)
- 业大(41628)
- 江(41544)
- 财经(39527)
- 所(38526)
- 中心(38402)
- 经(35824)
- 研究所(34537)
- 经济学(33469)
- 州(32573)
- 经济管理(31817)
- 北京(31776)
- 范(31106)
- 师范(30851)
- 经济学院(30306)
- 基金
- 项目(173114)
- 科学(139088)
- 研究(131173)
- 基金(126706)
- 家(108077)
- 国家(106985)
- 科学基金(94980)
- 社会(86883)
- 社会科(82136)
- 社会科学(82115)
- 省(70644)
- 基金项目(66672)
- 自然(58783)
- 教育(58218)
- 自然科(57540)
- 自然科学(57532)
- 自然科学基金(56547)
- 划(55851)
- 编号(54963)
- 资助(50141)
- 成果(42476)
- 发(38845)
- 创(38808)
- 业(38256)
- 重点(37744)
- 部(37597)
- 国家社会(36199)
- 课题(35959)
- 创新(35425)
- 制(34362)
- 期刊
- 济(135620)
- 经济(135620)
- 研究(72286)
- 农(60212)
- 中国(52977)
- 管理(42789)
- 农业(40709)
- 财(40387)
- 科学(36176)
- 学报(34907)
- 业经(30626)
- 大学(28873)
- 学学(27637)
- 融(26856)
- 金融(26856)
- 技术(26276)
- 教育(23007)
- 业(20834)
- 经济研究(19622)
- 财经(19247)
- 问题(18217)
- 经(16631)
- 技术经济(16057)
- 农村(15025)
- 村(15025)
- 农业经济(15020)
- 世界(14166)
- 版(14059)
- 商业(13693)
- 现代(13486)
共检索到39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汶言
<正>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启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两大关键发展战略,决心通过“数智”力量的引领和赋能,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其中,山东省青岛市率先抓住农业迈向3.0时代的重大机遇,把农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着力点,积极构建集聚政策赋能、技术创新、人才支持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圈。从“靠体力”到“凭智力”,从“靠经验”到“用数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蹚出了一条数字化转型快车道,并形成可供其他相似地区借鉴或值得推广的“青岛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永华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循环农业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为题,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了青岛市目前存在的四种主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青岛市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新农村 循环农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批改 赵改改
美国社区支持农业自兴起以来,不断创新发展,迄今已经与互联网实现融合,形成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美国CSA采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了包含供给方、需求方以及中间媒介的互利链接机制,形成了以绿色农产品产销为“干”、以农文旅融合为“径”、以“互联网+农场”为“网”,覆盖全国的CSA数字化形态。传统社区支持农业面临的困境、数字化要素的高速发展、市民组织的参与以及政府的扶持构成美国社区支持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美国社区支持农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服务社区建设、促进商业创新以及带动当地经济的综合效益,也存在着数字化需求与意愿不足、数字化人才缺乏、数字化标准不明确、数字化支持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中国CSA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将CSA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格局,加快培养CSA数字化人才,探索数字化新模式,健全CSA产品标准,提升品牌和形象,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 数字化 美国 现代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祎花
<正>当前,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展现出其显著的建构性价值。它不仅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还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农业农村数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决策者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施策,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更加高效、精准。因此,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中的建构性价值不容忽视,它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彬 马永超 杨延杰
本文通过研究青岛地区农业园区区域分布、规模结构、运行效益的特点及其内在关系,发掘出有利于农业园区发展的运行模式。结果表明:经济水平对园区发展有促进效应,而交通距离有抑制效应;青岛地区农业园区以1000亩以下的中小型园区为主;园区的科技投入和设施占比对园区单位面积效益有促进效应,每年投入和占地面积对园区单位面积效益及产值利润率均有抑制效应。
关键词:
青岛地区 农业园区 经济效益 运营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法敏 古飞婷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逻辑理论,从中国农村电商和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现实情境出发,探讨本地平台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制度逻辑转换,最终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本文通过对清远市寻乡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展开研究,结合制度逻辑理论,建立起本地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度逻辑转换进而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首先,在制度逻辑视角下,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可视为多重制度逻辑环境下数字平台采取混合策略的结果,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数字化方案向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参与者传导多样化制度逻辑,促进参与者的制度逻辑转换;其次,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参与者的集体行动推动农业场域逻辑产生多样化转换,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本文提出的本地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了现有文献中商业模式研究类型,深化了商业模式创新与制度逻辑理论的交叉研究,也为中国情境下农业农村数字化之路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浦徐进 马柯旭 王彦芳
[目的]数字化为农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该文探究了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影响机制。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村数字化显著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其次,中部最后;(2)以创新能力为传导路径,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证实创新能力是农村数字化激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3)将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设定为门槛变量,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趋势;(4)另外,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空间集聚特征。[结论](1)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力度,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2)重视农业创新,推动农村数字化与农村创新能力融合发展;(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4)采取差异化、动态化的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区域间农业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于华
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必然的逻辑,也有可行是科技依据。但是数字化转型动能不足、信息化薄弱、现代化程度低、数字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阻碍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化科技支撑、培育农业数字化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农业数字新业态生成等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之方。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 信息烟囱 数字化农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玉同 宋洪远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何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一直是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传统水稻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产业园的转型实践活动拥有不同于一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思维,产业园以类似“领导者+服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深入洞察传统水稻生产方式痛点问题,依靠制度嵌入、技术嵌入、关系嵌入的方式为传统水稻生产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详细指导与服务保障,并基于“需求-响应-实现”逻辑形成引导农业劳作形式与农业生产主体数字化的转型机制,成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主体。因此,为推进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工作,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注重确立长期转型计划,对数字生产模式做出前瞻性认知并提供相应服务,为数字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乡野普及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一批成熟可推广的数字农业生产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嘉欣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艺术资产交易模式的发展转型。通过对数字化背景下的艺术资产的介绍,强调了数字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对艺术资产交易的重要影响。数字化艺术资产交易场景的新构建,重点在于交易模式和艺术资产管理体系的创新。最后以NFT艺术为例讨论数字化艺术资产交易模式的升级与发展,指出NFT艺术发展前景与所遭遇挑战,探讨了数字艺术资产价值挖掘与强化数字艺术资产管理问题。从整体上看,数字化促使艺术资产交易模式不断变革发展,也给艺术家及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遇及价值。
关键词:
艺术金融 数字化 艺术资产 NFT艺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太辉 张彧通
农村中小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银行,如何服务全面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的重大现实和政策问题。当前农村中小银行服务乡村振兴面临不少短板,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服务供应链循环不畅,与乡村产业供应链缺乏协同。基于调研数据和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金融服务供应链与乡村产业供应链的“双链联动”:金融服务供应链和乡村产业供应链协同利用共性基础设施、共享数字技术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在两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推动客户、渠道、场景的联动,从而实现金融服务供应链和乡村产业供应链的相互促进与质效提升,进而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乡村振兴。实施“双链联动”需要用好五大抓手:数据方面与数字乡村治理协同,强化数据收集利用;产业方面与核心实体企业协同,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生态方面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协同,提升生态、场景、科技赋能;渠道方面与乡村服务下沉协同,抓好渠道联动、线下网点、移动服务、金融村官等重点;合作方面打造农村中小银行共性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赋能创新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雪林 张晓娇
文章以数字农业为背景探讨数字农业发展的特点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数字化存在的困境;并依托数字农业所产生的农业数据,结合数字化技术给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具体路径,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智能化与平台化模式,结合具体案例予以验证,为保障这一模式的顺利实施提出保障措施。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金胜
青岛地区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统一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青岛地区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点8个。青岛市休闲农业分布整体上呈扇形放射性分布,形成五大扇形分布区,体现出近郊集中及远郊分散的分布特点。文章对青岛市休闲农业布局和模式选择的方法和重点进行了研究,青岛地区已经形成多种成熟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农家乐"模式、农业科技观光园模式、渔业休闲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对青岛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青岛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定位及策略,提出发挥乡土文化,提高体验效果、加强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尧珏 邵法焕 蒋和平
大中城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激活了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的多种组合利用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注入持久活力。基于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的视角,以沿海重要城市青岛市的都市农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和特征,分析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青岛市发展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典型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向农业渗透衍生出创新型农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衍生出综合型农业、现代农业多功能拓展衍生出服务型农业、资源要素流动形成的城乡融合农业。体现为以新六产推进三产融合、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的特征。然而,当前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仍存在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严重、用地指标短缺、行业新标准缺乏、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划定发展区域与完善配套设施、创新转变思维与打造产业特色、盘活土地资源与创新供给方式、健全发展机制与完善行业标准、引育专业人才与鼓励农村"双创"、借鉴成功经验与加快提档升级等推进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旭东 谢晋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体,它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为处于农业转型升级阶段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配置指明了方向。在转型升级阶段,我国资源丰富、农村生活设施完善、客源稳定、消费观念倾向于休闲农业等因素为农村发展休闲产业提供了可能。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将企业引入休闲农业、加强整体营销能力、保持休闲农业的乡村特点,才能维持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休闲农业规范、有序的健康持续徐发展。
关键词:
农业转型升级阶段 农村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