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11)
- 2022(1051)
- 2021(1158)
- 2019(2401)
- 2018(2754)
- 2017(4429)
- 2016(2520)
- 2015(2561)
- 2014(2613)
- 2013(2322)
- 2012(2000)
- 2011(1793)
- 2010(1980)
- 2009(1940)
- 2008(2079)
- 2007(1581)
- 2006(1711)
- 2005(1636)
- 2004(1545)
- 2003(1454)
- 学科
- 济(7854)
- 经济(7830)
- 制(5931)
- 管理(5000)
- 体(4717)
- 体制(4315)
- 企(3857)
- 企业(3857)
- 业(3812)
- 中国(3415)
- 财(3091)
- 税(2753)
- 税收(2705)
- 银(2688)
- 银行(2688)
- 收(2678)
- 行(2650)
- 融(2578)
- 金融(2578)
- 业经(2536)
- 农(2329)
- 财政(2226)
- 制度(2222)
- 度(2222)
- 教育(2142)
- 教学(2139)
- 地方(1752)
- 理论(1731)
- 结构(1586)
- 企业经济(1505)
- 机构
- 大学(27346)
- 学院(26801)
- 研究(12895)
- 济(12305)
- 经济(12040)
- 中国(10604)
- 管理(8618)
- 财(8581)
- 所(6617)
- 京(6550)
- 理学(6488)
- 理学院(6399)
- 科学(6370)
- 管理学(6318)
- 管理学院(6241)
- 研究所(5702)
- 江(5302)
- 中心(5241)
- 财经(5157)
- 院(4747)
- 经(4674)
- 北京(4673)
- 教育(4672)
- 范(4664)
- 省(4655)
- 师范(4637)
- 农(4091)
- 师范大学(3852)
- 州(3817)
- 社会(3801)
共检索到57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江涛
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保障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批量转换与个性化协商相结合的方式,高效地完成了存量业务基准利率转换2019年8月,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距今已顺利运行两周年,LPR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市场基准利率之一。回顾改革历程,在人民银行积极推动与科学指导下,招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保障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克服贷款规模大、客户多等困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批量转换与个性化协商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平稳高效地完成了存量业务基准利率转换,让客户尽早享受LPR改革红利,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席波
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在报价方式、期限品种以及市场公允性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调整。总体来看,这次LPR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有望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也凸显了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通过深化改革的办法化解利率"双轨制"的诸多弊端、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的政策意图。LPR与其他利率基准比较自上世纪90年代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栋
人民银行着力推进LPR改革,正是针对打通政策传导梗阻而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是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的实践LPR体现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思想"商业银行两部门"模型是改革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央银行的LPR政策逻辑有别于美联储,美国选择短期政策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FundsTarget Rate,FFTR)为"利率锚"。其LPR的定价机制为短期政策利率加固定利差,美联储调整短期政策利率能通过货币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曹超 郑金宇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推动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LPR)形成机制进行改革,提高LPR市场化程度和灵活性,LPR改为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MLF利率,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加点形成,并对LPR的报价规则、报价银行、计算方法、报价频率和期限品种等进行了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国强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改革。2019年8月,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经过两年来的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为发挥好利率对宏观经济的重要调节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南青
微众银行不仅快速建立起完善的LPR报价和内部管理机制,还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持续优化特色的金融产品体系,打破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自成立以来,微众银行始终秉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初心使命,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践行普惠金融,专注为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提供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差异化、特色化金融服务,始终坚持以数据控风险、以科技降成本,积极参与LPR改革,推动实现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成祥
该文在简要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梳理总结LPR改革背景、内容及意义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此次改革对于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商业银行微观经营的影响,分析了"非对称"性改革对于利率传导可能造成的制约,以及给商业银行净息差、利率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并结合实际对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在后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尽快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完善MLF利率形成机制、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惩戒机制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一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一段时期,中国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利率,而且,那时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中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利率体系。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加深,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明彦
2019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0%,创下年内新低,表明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为了促进以制造业、服务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增长,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今年8月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实现货币市场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并轨的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实际利率的下行,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此次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中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虔 王欢
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第15号公告,宣布将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形成机制。随后,8月20日9点30分,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19年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其中,新的1年期LPR为4.25%,低于此前4.31%的水平,符合市场降息的预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苗军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建立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表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LPR新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改革政策安排,LPR对实际贷款利率产生了明显的导向作用,引导了银行业贷款利率的下降,初步达成了调控实际贷款利率的目标。同时,有数据显示,LPR调控后存在明显的梗阻和时滞,且无法取得持续长效的利率下降效果。本文通过分析LPR改革后的利率传导现状及制约因素,针对渐进改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减少改革成本、实现利率市场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赵大伟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并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同样会对居民部门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居民杠杆率增长快、资产流动性不足、信贷渠道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的背景下,以LPR为基础的贷款定价方式改革不仅有助于优化跨期消费决策,缓解偿债压力,强化直接利率效应,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以及居民收入,加强间接收入效应。
关键词:
LPR 利率市场化 消费信贷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一衡 刘思含
本文选取政策利率、市场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代表变量,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日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我国贷款利率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在第30号公告实施以后,政策利率可以有效传导至LPR,LPR可以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LPR改革提升了我国贷款利率传导效率。
关键词:
LPR 传导效率 市场基准利率 贷款利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丽 朱律
自2019年8月17日推出LPR形成新机制,已经完成6次公开报价,并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回溯LPR改革的历史进程,剖析了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功能定位的调整。同时,通过与国际经验的对照,提出未来LPR进一步完善深化的对策,逐步改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和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两个"双轨制"并存的现状,完成最终并轨,并实现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LPR 政策利率 信贷市场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2019年8月,人民银行启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工商银行作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主任委员单位和LPR报价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人民银行要求,通过高质量报价提供市场定价基准,以改革方式降低贷款利率,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充分展现了大行的责任担当。2020年以来,综合运用降低贷款利率、减免相关费用、延期还本付息等"降、减、延"措施,向各类企业减费让利超千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