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3)
2023(15675)
2022(13039)
2021(12047)
2020(9873)
2019(22497)
2018(22655)
2017(43070)
2016(23697)
2015(26514)
2014(26770)
2013(26447)
2012(24431)
2011(22098)
2010(22141)
2009(20132)
2008(19470)
2007(17158)
2006(15443)
2005(13904)
作者
(69716)
(57682)
(57133)
(54392)
(36737)
(27617)
(25897)
(22738)
(22094)
(20705)
(19694)
(19509)
(18482)
(18293)
(17771)
(17661)
(17107)
(16934)
(16513)
(16426)
(14410)
(14399)
(13919)
(13132)
(12983)
(12926)
(12858)
(12792)
(11632)
(11396)
学科
(100301)
经济(100204)
管理(64441)
(62112)
(48429)
企业(48429)
方法(38174)
数学(32372)
数学方法(32027)
中国(30912)
(30485)
地方(28593)
业经(24601)
(22322)
农业(20904)
(20603)
环境(18857)
(17158)
(16464)
贸易(16448)
(16212)
(16087)
(15835)
技术(15734)
(15669)
银行(15626)
理论(15571)
(15432)
金融(15431)
(15049)
机构
学院(331870)
大学(331712)
(131059)
管理(129536)
经济(128029)
研究(118381)
理学(111011)
理学院(109712)
管理学(107813)
管理学院(107229)
中国(87674)
科学(74814)
(72873)
(60355)
(58233)
(58102)
研究所(54983)
中心(53149)
业大(51466)
(50978)
(47188)
师范(46756)
北京(46534)
财经(45713)
农业(45069)
(43330)
(41614)
(41499)
经济学(37951)
师范大学(37794)
基金
项目(226843)
科学(177561)
研究(167637)
基金(161457)
(140783)
国家(139529)
科学基金(119129)
社会(104034)
社会科(98392)
社会科学(98365)
(91314)
基金项目(86366)
自然(76647)
教育(75783)
(75644)
自然科(74745)
自然科学(74728)
自然科学基金(73334)
编号(69520)
资助(65304)
成果(56229)
(52849)
重点(51224)
(48703)
课题(48547)
(46789)
创新(43623)
科研(42705)
发展(42231)
国家社会(41983)
期刊
(153481)
经济(153481)
研究(100825)
中国(70889)
(54684)
学报(53517)
科学(49922)
管理(48443)
教育(41947)
(41497)
大学(40052)
农业(38035)
学学(37383)
(30570)
金融(30570)
技术(29743)
业经(27152)
经济研究(23140)
财经(21343)
问题(20097)
(19781)
图书(19472)
(18167)
科技(17212)
资源(16916)
技术经济(16155)
理论(16057)
现代(15657)
(15252)
实践(14785)
共检索到50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承红  张克俊  
推进产业生态化和工业生态园区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而言,是十分迫切的任务。生态工业园区所具有的工业链条、循环经济模式、经济外部性以及企业之间的复合共生等生态化发展特征是推动当地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四川省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园区发展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实践上,研究了推动四川省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灏  
"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灾区的对口援建工业园区发展很快,其规划和发展的理论依据源自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圈层经济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其发展动力包含了政策、外部作用力、市场、学习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对口援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经验是:变"输血"为"造血",使对口援建工业园区获得了生命力;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这样更容易实现双赢;通过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容易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园区才能真正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注重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这是园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和制约因素,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应高起点地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及运作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佳宝  
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的行业选择,并在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梁灏  王磊  
近年来,四川省工业园区发展成效显著,整体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集聚效应突出、经济高速增长、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区,成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载体,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四川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扩大开放、完善服务"的战略思路,努力营造优化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入园发展;大力推进科学发展,提高节能、减排、降耗标准;并从改革体制、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等方面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蓉  王志凌  
我国的产业化扶贫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十几年来,我国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把扶贫产业化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探索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造血型"产业化扶贫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产业化扶贫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协同作用,结合各地实践分析了扶贫产业园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芝  牛西  
新型工业化已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风向标。文章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视角,对工业园区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并选取了2003—2011年有关江西省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园区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承接产业转移对新型工业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表明基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来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思路是有效和可行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李星  赖玢洁  陈吕军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已逾10年。本文综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和实践启示,构建了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模式图,以期对1 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借鉴。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标准可依,依标准建设,据标准考核,示范试点带动,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路线图,由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共同推进,从微观、产业集群、园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建设实践。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理念革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力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产业集群层面,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构建"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提升竞争力和环境管理。园区层面,完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赖玢洁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本文研究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研究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土地面积、从业人数、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占所在地区的1.0%、2.1%、16.8%、1.4%和1.0%。比较验收基准年与规划基准年,14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9%和49%,排放强度下降45%和65%;能耗、新鲜水耗、废水排放量、固废产生量增加了7%、15%、18%和24%,但其强度下降25%、18%、14%和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绩效,对中国1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和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丹  郭丕斌  周喜君  
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耦合机制;并以山西为例,通过相关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剖析了山西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出了促进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海军  
在介绍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内涵、特征和要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德锡  
都市型工业园区利用闲置厂房发展都市型工业,盘活了存量资产,增加了就业。随着大都市要素成本提高,都市型工业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人才、信息及辐射优势,及时调整都市型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推进都市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状况。从园区视角探索有效整合都市型工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意产业的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文红  陈森发  向文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遵白  吴贵生  
文章通过解读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要求,阐明了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意义。在介绍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工业园区对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最后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健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山区面积比重较大的浙江、广东、辽宁和福建四省,如何促进欠发达山区的经济发展,是这些发达省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东部欠发达山区的环境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比梯度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欠发达发展理论对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发展的指导作用显得更有价值。因此,在促进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时必须要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小型生态工业园区是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模式的理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