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0)
2023(8506)
2022(6895)
2021(5901)
2020(4572)
2019(10146)
2018(9871)
2017(18356)
2016(9872)
2015(10837)
2014(10982)
2013(10998)
2012(10717)
2011(9865)
2010(10173)
2009(9077)
2008(9032)
2007(8003)
2006(7421)
2005(7133)
作者
(29634)
(24691)
(24690)
(23077)
(15751)
(11845)
(11176)
(9633)
(9491)
(8872)
(8479)
(8342)
(8162)
(8005)
(7762)
(7669)
(7428)
(7159)
(7093)
(7067)
(6410)
(6206)
(6028)
(5770)
(5578)
(5522)
(5515)
(5465)
(5016)
(4946)
学科
(52599)
经济(52559)
管理(24272)
(23184)
地方(21645)
中国(18616)
(15984)
企业(15984)
(14842)
方法(12934)
地方经济(12769)
业经(12699)
数学(11033)
数学方法(10935)
农业(10634)
(10583)
(9988)
金融(9984)
(9366)
银行(9353)
环境(9344)
(9246)
(9047)
(8384)
贸易(8372)
(8084)
(7974)
发展(7816)
(7792)
(7629)
机构
学院(143987)
大学(140540)
(61409)
经济(60064)
研究(57559)
管理(50558)
中国(43946)
理学(41914)
理学院(41314)
管理学(40673)
管理学院(40389)
科学(34667)
(31568)
(29608)
(27353)
研究所(26598)
中心(25608)
(24101)
(23845)
(22647)
师范(22449)
(21206)
北京(20633)
财经(20454)
(19435)
业大(18995)
经济学(18643)
农业(18449)
(18423)
(18326)
基金
项目(92788)
科学(73693)
研究(70991)
基金(64659)
(56304)
国家(55790)
科学基金(47318)
社会(45652)
社会科(43316)
社会科学(43311)
(38307)
基金项目(33439)
(32031)
教育(31428)
编号(29087)
自然(27764)
(27739)
自然科(27069)
自然科学(27064)
自然科学基金(26515)
资助(25430)
成果(23921)
发展(22772)
(22377)
课题(21958)
重点(21934)
(19627)
(19417)
国家社会(18944)
创新(18464)
期刊
(78784)
经济(78784)
研究(48296)
中国(37683)
(23876)
教育(21035)
管理(20557)
科学(20369)
学报(20158)
(18754)
(17340)
金融(17340)
农业(16613)
大学(15197)
业经(14221)
技术(14108)
学学(14106)
经济研究(12695)
问题(10017)
财经(9788)
(8618)
(8543)
资源(8221)
(7727)
(7585)
论坛(7585)
(7572)
商业(7518)
科技(7491)
国际(7416)
共检索到24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其仔  叶振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巩固和完善时期,中国始终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奠定了有利的区域基础,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虽然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区域基础,但为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仍需通过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区域基础,重点包括:加强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内外循环,进一步提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中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优化产业链布局,协同推进区域间产业链升级与社会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申秀敏  
区域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分配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出发,指出目前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泳莲   邢文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能从根本上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致使发展成果无法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在系统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探寻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的分析对于促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被赋予了如区域协调发展的高质量性、人民性和尊重经济规律性等新内涵、新特征。之所以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走稳走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适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等现实。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区域行政主体的合作性有待增强、区域间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协同性有待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性有待增强等难点,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以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手段,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各行政主体协同合作共同体;二是,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各市场主体利益攸关共同体;三是,以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为价值指向,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共享共富共同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之兵  石柱  郭启光  
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与任务。由于区域差距在所有差距类型中的基础性地位、缩小区域差距本身所暗含的发展性以及缩小区域差距所要求政策的系统性等三个原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从区域整体发展框架出发,基于增长极地区的发展水平、增长极地区的辐射效应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等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层面的制约共同富裕目标的三层难题,并从东部沿海地区与重点城市的经济增长轨迹变化、区域协调发展框架的具体实施效果、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自给率等角度指出这三层难题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以及破解三层难题的需要,提出未来实现共同富裕仍然要着力于进一步提高增长极地区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增长极地区的辐射带动渠道、进一步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使命和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过程,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黄河流域来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贺立龙  刘丸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经济基础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楼蕾  
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结合省管县财政体制的优势,通过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推动实现区域财力的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浙江省也存在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和地方政府负债能力的地区差异,影响政府综合财力的均衡。按照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浙江省应进一步加大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的统筹,以均衡地区财力,加快推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杰   高跃  
农村电商是激活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有力手段,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在农村电商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作用,且城乡协调发展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据此,建议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电商培育与扶持机制,打造城乡联通格局促进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海燕  王富喜  
文章从界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入手,将自组织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相互依赖理论、竞争合作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探讨了上述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明洪  袁子媚  
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反映,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区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共同富裕区域发展的空间新形态,是决定共同富裕实现的最基本问题。从区域发展的区域属性扩展,形成空间形态的空间尺度、空间结构和空间差异三大基本问题。并以此构建共同富裕空间形态新的要素创新,从空间尺度的新维度、空间结构的新样态、空间差异的新视角,分别探索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区域发展路径。进一步地,基于中国纵向区域支持政策和横向区域帮扶政策的实施对空间新形态予以回应,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当前中国区域政策的优化构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圆刚  郝亚梦  郭英之  
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制约乡村共同富裕的突出问题。研究立足共同富裕新挑战,超越单一经济视角,兼顾物质和精神富裕,考量绝对与相对贫困,剖析区域间与区域内多层空间,在宏微观人本理念指导下对乡村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内涵进行更新;指出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关键问题;建构宏观、中观和微观指标体系。宏观层面通过生态指标、供给指标、文化指标衡量发展能力,社会指标衡量发展机会,经济指标和治理指标衡量发展结果;中观层面通过居民协同治理水平、分配公平水平测度各主体间发展过程的公平性与发展结果的共享程度,主客价值共创水平测度居民与旅游者的互动关系;微观层面以居民满意度为落脚点,关注乡村旅游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等。研究为动态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研究区域不平衡性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分析工具,有助于丰富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内涵,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和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应用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坚定决心,为浙江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意见》要求,扎实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