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8)
- 2023(12705)
- 2022(10614)
- 2021(9691)
- 2020(7826)
- 2019(17559)
- 2018(17141)
- 2017(32707)
- 2016(17713)
- 2015(19761)
- 2014(19646)
- 2013(19623)
- 2012(18795)
- 2011(17378)
- 2010(17876)
- 2009(16504)
- 2008(16429)
- 2007(15131)
- 2006(14058)
- 2005(12944)
- 学科
- 济(79915)
- 经济(79743)
- 管理(50638)
- 业(47686)
- 企(38113)
- 企业(38113)
- 中国(27191)
- 地方(25403)
- 方法(24915)
- 农(24764)
- 业经(20253)
- 数学(19283)
- 数学方法(19006)
- 农业(16519)
- 财(16497)
- 学(16448)
- 制(15446)
- 和(14797)
- 策(14543)
- 地方经济(14349)
- 发(13937)
- 银(13698)
- 银行(13666)
- 贸(13623)
- 环境(13615)
- 贸易(13607)
- 融(13547)
- 金融(13545)
- 理论(13381)
- 行(13372)
- 机构
- 学院(258086)
- 大学(256020)
- 济(106757)
- 经济(104260)
- 研究(99670)
- 管理(95028)
- 理学(79646)
- 理学院(78601)
- 管理学(77285)
- 管理学院(76766)
- 中国(76126)
- 科学(60837)
- 京(57080)
- 所(51984)
- 财(50255)
- 研究所(46769)
- 农(45791)
- 中心(44500)
- 江(42913)
- 范(37987)
- 财经(37779)
- 师范(37602)
- 北京(36828)
- 院(36306)
- 业大(36256)
- 农业(35565)
- 州(34225)
- 经(34064)
- 省(32145)
- 经济学(31383)
- 基金
- 项目(165422)
- 科学(130511)
- 研究(123133)
- 基金(117410)
- 家(103084)
- 国家(102156)
- 科学基金(86255)
- 社会(79121)
- 社会科(73936)
- 社会科学(73915)
- 省(65985)
- 基金项目(60488)
- 划(55973)
- 教育(55456)
- 自然(54015)
- 自然科(52600)
- 自然科学(52584)
- 自然科学基金(51646)
- 编号(50609)
- 资助(48200)
- 成果(42940)
- 发(42070)
- 重点(38354)
- 课题(37089)
- 部(35913)
- 创(34115)
- 发展(33740)
- 展(33153)
- 国家社会(31877)
- 创新(31865)
- 期刊
- 济(133465)
- 经济(133465)
- 研究(82623)
- 中国(64557)
- 农(43927)
- 学报(40152)
- 科学(38791)
- 管理(38531)
- 财(36319)
- 教育(34827)
- 农业(30059)
- 大学(29904)
- 融(28823)
- 金融(28823)
- 学学(27635)
- 业经(22766)
- 技术(22347)
- 经济研究(20575)
- 财经(18753)
- 问题(16922)
- 经(16288)
- 业(15705)
- 图书(14903)
- 资源(13821)
- 贸(13782)
- 坛(12983)
- 论坛(12983)
- 国际(12695)
- 世界(12684)
- 技术经济(12370)
共检索到42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小莉
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应采取何种策略,应立足当前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状况,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相关理论,着力从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三个方面,探讨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发展状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一名
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今后围绕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协调发展 测评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晓波
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体系共包含27个具体指标,构成"人力资源蓄流"、"社会保障支撑力度"与"公共服务跟进力度"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各自包含3个子维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测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为今后围绕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也对我国政府的相关管理工作有一定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协调发展 测评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苗桂祥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围绕市委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坤生 肖小平
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把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必须建立一种市场化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新机制,缓解和消除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问题上的不和谐因素,强化合作利益、共享政策,让不同区域共同分享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成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颖
商贸流通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借助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区域发展为视角,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式,介绍了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提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以期为区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颖
商贸流通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借助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区域发展为视角,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式,介绍了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提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以期为区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婷 莫晓勇 黄小春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对区域林业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实现协调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通过数学方法建立ISM模型,划分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管理层次,并针对每个管理层次进行策略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君
现阶段,我国一方面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着眼,从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整合,实现人力资源与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动就业 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1.全球就业面临多重挑战。2.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1)劳动力供给增长减缓,部分原因是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2)各类技能需求发生重大转变,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3)持续存在的收入不平等。3.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高收入国家压缩社保待遇。而许多中等收入国家大胆扩展其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国内需求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如中国、巴西等。4.实施更加积极社会保障政策深入人心。包括预防和早期干预,旨在减少社会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保障津贴的需求,促进劳动者就业和重返劳动力市场,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状况。5.社保水平充足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需要妥善对待。6.很多新兴和发展中经...
关键词:
国际就业 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 劳动力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敏 蒋馥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有步骤的建立。那么 ,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机制二者之间具备怎样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互相抑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能否实现二者之间的对接?具备哪些对接条件或者说是可能性?又如何具体的进行对接 ,或者说对接的中介是什么?本文就从以上问题着手 ,讨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 对接 政府职能经济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龙男
中国在均衡与非均衡的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影响作用重视不够,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未来区域开发面临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未来的区域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区域开发与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区域开发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长期性战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原因是:产权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区域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考核指标失衡与政府职能错位;文化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机制,正确处理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建立适合不同经济区特征的区域协调机制是制度改革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制度 产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熠 陶旭辉 韩雨晴
当年轻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时,低收入地区社会保障赡养负担和缴费率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进而引发更多人口流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数据分析了三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表现。分析发现,“区域独立”和“全国统一”模式均未能实现效率最优,前者导致各地实际费率差异和劳动力流动规模过大,而后者则过小,存在一个帕累托效率最优的“相互调剂”模式。然而,如果兼顾公平性,只需付出微小的效率损失就可以大幅增进区域公平,加大跨区域调剂力度的“公平—效率转换比”极高。实证数据显示,当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已接近效率最优,但仍需大力推进公平性。未来推动区域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应当加大调剂和统筹的力度以及对人口流入地区的社保稽核力度,并预防人口过度流动带来的区域发展失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倪生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高校作为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社会子系统之一,发挥着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师范大学作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母机",担负着优质人力资源保障的支撑性功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