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0)
- 2023(9265)
- 2022(7497)
- 2021(6657)
- 2020(5732)
- 2019(12637)
- 2018(12494)
- 2017(24053)
- 2016(13046)
- 2015(14466)
- 2014(14521)
- 2013(14534)
- 2012(13236)
- 2011(11737)
- 2010(12053)
- 2009(11953)
- 2008(12037)
- 2007(11139)
- 2006(10057)
- 2005(9587)
- 学科
- 业(75146)
- 企(70395)
- 企业(70395)
- 管理(61850)
- 济(58362)
- 经济(58245)
- 财(25596)
- 业经(25244)
- 方法(23016)
- 农(21858)
- 务(19466)
- 财务(19445)
- 财务管理(19425)
- 企业财务(18418)
- 制(18118)
- 农业(16033)
- 技术(15651)
- 数学(15465)
- 数学方法(15361)
- 体(13937)
- 划(13036)
- 策(12852)
- 中国(12807)
- 体制(12396)
- 和(12039)
- 理论(11632)
- 企业经济(11104)
- 经营(10828)
- 技术管理(10544)
- 银(9156)
- 机构
- 学院(199475)
- 大学(193862)
- 济(84993)
- 经济(83382)
- 管理(81031)
- 理学(68870)
- 理学院(68261)
- 管理学(67503)
- 管理学院(67135)
- 研究(61972)
- 中国(51340)
- 财(44764)
- 京(40809)
- 农(35837)
- 科学(35532)
- 财经(34205)
- 江(32555)
- 所(31226)
- 经(30858)
- 业大(28782)
- 农业(28199)
- 中心(28149)
- 研究所(27501)
- 北京(25306)
- 经济学(25207)
- 财经大学(24969)
- 州(24873)
- 商学(23864)
- 商学院(23657)
- 经济学院(22705)
- 基金
- 项目(124499)
- 科学(99871)
- 研究(92370)
- 基金(91967)
- 家(78970)
- 国家(78235)
- 科学基金(69091)
- 社会(60649)
- 社会科(57513)
- 社会科学(57500)
- 省(49808)
- 基金项目(48586)
- 自然(44362)
- 自然科(43343)
- 自然科学(43331)
- 自然科学基金(42628)
- 教育(41023)
- 划(40181)
- 资助(36521)
- 编号(36405)
- 业(32197)
- 制(29882)
- 创(29592)
- 成果(28995)
- 部(27929)
- 重点(27505)
- 创新(26704)
- 发(26396)
- 国家社会(25091)
- 课题(25045)
- 期刊
- 济(104126)
- 经济(104126)
- 研究(59698)
- 中国(41829)
- 财(40046)
- 管理(36625)
- 农(35294)
- 科学(27418)
- 学报(27146)
- 农业(24081)
- 大学(21392)
- 学学(20506)
- 融(20359)
- 金融(20359)
- 业经(19160)
- 技术(18250)
- 财经(18023)
- 经(15515)
- 经济研究(15272)
- 教育(15199)
- 业(14916)
- 问题(13285)
- 财会(12144)
- 技术经济(11960)
- 现代(11031)
- 会计(10405)
- 贸(10341)
- 世界(10292)
- 商业(9686)
- 经济管理(9480)
共检索到309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外资是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制造强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如何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展开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面临的新优势与新挑战,并提出了如下推动制造业利用外资扩量提质的对策建议:综合运用产业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先进制造业外资,推动传统制造业利用外资转型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营造开放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把人才作为制造业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制造业 利用外资 跨国公司 营商环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目前福建制造业配套能力还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分工协作程度不高、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等问题。福建要抓住国家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的有利机遇,强化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推进开发区整合转型,加强闽台产业合作,促进内外资企业的有机对接,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制造业 利用外资 产业配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先勇
文章利用相关模型估算和评价了1997—2017年间我国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大规模利用外资以来我国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态波动较大且长期低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并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自主创新力和利用外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杜晓君 耿远欣 王小干
本文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回归分析和"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法,选取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作为评价市场绩效的指标,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外资有助于整体市场绩效的提高;(2)外资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在减缓;(3)外资与规模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样存在着增加趋势减缓的现象;(4)外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智 徐丁来
马来西亚的电子制造工业起源于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子制造业已成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产业,年出口额约占马来西亚工业制造业出口总额的50%。1991年至1996年,马来西亚的电子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4.9%。截至1996年底,马来西亚共拥有900多家电子生产企业,生产半导体、电子晶片、冷气机、磁盘驱动器、视听音响、激光唱碟机等电子零配件、家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渠慎宁 李鹏飞
随着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攀升,加之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逐步下降,表现为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点之后(1995年这一比值高达15.65%),进入21世纪后持续快速回落,2010年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至2.84%,2016年则仅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柯飞帆 宁宣熙
装备制造业是强国富民之本,是工业化之母,是高新技术产业之根,是现代国防之基。如何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差的问题?如何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问题?如何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从原来更多地追求数量、追求规模,转变为追求创新能力的问题?因此,研究装备制造业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提出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强调技术创新,接着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引进外资中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为什么要进行技术创新,最后提出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外资 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戴庆华
制造业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江苏制造业如何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进一步有效利用外资 ,对促进江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两个率先”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江苏直接利用外资结构的基础上 ,以建立国际性制造基地为战略目标 ,提出了江苏制造业进一步有效利用外资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直接投资 利用外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跃 张鑫
随着国际产业重组和制造业转移,中国已成为外资流向的主要选择。外资对江苏省制造业的影响从效率和规模方面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为了实现把江苏省建设成国际性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在利用外资上,应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发展的战略选择,积极采取并购方式吸引欧美日大型跨国公司,同时省内企业通过到国外投资设厂而利用外资及学习先进技术经验。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制造业基地 外资 绩效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渠慎宁 李鹏飞
随着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攀升,加之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逐步下降,表现为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点之后(1995年这一比值高达15.65%),进入21世纪后持续快速回落,2010年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至2.84%,2016年则仅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建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路红艳 林梦 涂苏
在工业化后期,先行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利用外资呈现出由制造业占主导向服务业占主导转变,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利用外资同步增长的特征。当前,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对比在这一阶段中国与先行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差异发现,中国经济以内循环为主,服务业利用外资质量不高,产业升级相对缓慢,特定时期跨国企业布局调整是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和占比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中国应根据当前制造业利用外资面临的形势和变化,积极调整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思路,推动制造业利用外资稳存量、提质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智能制造的实施是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亦是兼得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借助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总体上能够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效率、强化内部控制水平以及缓解融资约束三条路径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从企业、行业、地区异质性因素来看,当企业的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行业属性为低碳行业、位于胡焕庸线东侧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地区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存在显著的绿色创新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制造的实施对同行业非试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具有溢出效应,而提高行业内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数量能够强化这种作用效果;另外,智能制造的实施对企业发展存在经济后果,企业可以借助智能制造的实施来提高绩效水平。研究结论验证了智能制造可以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对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元海 史言信
笔者选择13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9个制造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进行系统地评估与比较,结果发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外资质量较高,资源密集型行业利用外资质量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利用外资质量没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因子载荷和利用外资质量内部结构分析发现,外资的数量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具有决定作用,外资的制度贡献和技术管理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外资的经济质量贡献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可以认定制造行业利用外资模式是数量型而非质量型,即利用外资质量总体水平低。行业利用外资水平是利用外资质量的决定因素。外资企业的技术控制降低了生产本地化程度,是利用外资质量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制造行业 利用外资质量 评估指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静 吕孟丽 孙传超 谢韵典
本文基于外部学习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活动和自身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风险投资能有效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这说明公司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学习策略,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学习和获取组织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以建设新质生产力,从而助推数字化转型。(2)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生态位多样性和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作为重要的情境因素,均能增强新质生产力投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制造业企业为民营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时,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更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公司以外部学习的方式建设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制造业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和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