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1)
- 2023(7481)
- 2022(5738)
- 2021(5464)
- 2020(3909)
- 2019(8779)
- 2018(8461)
- 2017(15703)
- 2016(8401)
- 2015(9187)
- 2014(9002)
- 2013(9053)
- 2012(8234)
- 2011(7580)
- 2010(7807)
- 2009(7438)
- 2008(7225)
- 2007(6789)
- 2006(6243)
- 2005(5582)
- 学科
- 农(48442)
- 济(40722)
- 经济(40679)
- 农业(32488)
- 业(30745)
- 业经(17144)
- 管理(15762)
- 农业经济(12390)
- 中国(11246)
- 企(10523)
- 企业(10523)
- 发(10110)
- 方法(9866)
- 地方(9823)
- 村(9405)
- 农村(9387)
- 制(9045)
- 发展(8891)
- 展(8873)
- 数学(7755)
- 数学方法(7665)
- 收入(7465)
- 建设(7448)
- 土地(7375)
- 策(7372)
- 学(7256)
- 劳(7058)
- 劳动(7054)
- 体(7035)
- 及其(6668)
- 机构
- 学院(125701)
- 大学(118507)
- 济(54178)
- 经济(53123)
- 管理(46679)
- 研究(43248)
- 农(42702)
- 理学(40477)
- 理学院(40108)
- 管理学(39540)
- 管理学院(39328)
- 中国(34862)
- 农业(31802)
- 科学(25052)
- 业大(25021)
- 京(24107)
- 财(22367)
- 所(20998)
- 中心(20990)
- 江(19806)
- 农业大学(19412)
- 研究所(18864)
- 范(17705)
- 师范(17614)
- 财经(17057)
- 经济管理(16294)
- 经(15547)
- 经济学(15477)
- 州(15474)
- 发(15312)
- 基金
- 项目(81518)
- 研究(66515)
- 科学(64489)
- 基金(57453)
- 家(49113)
- 国家(48478)
- 社会(43428)
- 科学基金(41157)
- 社会科(40466)
- 社会科学(40458)
- 省(33987)
- 基金项目(30337)
- 编号(30060)
- 教育(28582)
- 农(26940)
- 划(26649)
- 成果(24178)
- 自然(22557)
- 自然科(21953)
- 自然科学(21949)
- 自然科学基金(21547)
- 资助(20841)
- 发(20231)
- 课题(19840)
- 部(18121)
- 重点(18018)
- 国家社会(17953)
- 性(17748)
- 制(17652)
- 创(17252)
共检索到19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亮 杜婵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国共同富裕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全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产业高质高效未能实现、乡村宜居宜业短板突出、农民富裕富足差距较大等。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推进产业高质高效;发挥集体经济作用,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集体经济 乡村 农民农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培 郭俊华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诸多现实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贫富差距难弥合,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机会均等有待提升。推动农民增收既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和改善分配,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应加快畅通要素流转、夯实基础支撑、消弭数字鸿沟、紧密利益联结,为产业振兴注入内生动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共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瞿冰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鸿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乡村振兴的人才匮乏等诸多挑战,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农村经济、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等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挑战与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华堂 王军 廖祖君
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帮助农民增强致富本领,为农民创造更多致富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振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志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演化 战略演进 农民 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游朋轩 王青青 姜汪维
我国小康社会已建成,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如何使得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民众物质层面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党和政府对如何提高民众精神层面享受越发重视。但让全部人精神生活富裕,是现阶段一项较为困难的长效工作,其中农村地区精神生活富裕建设存在较大难度。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应对“三农”问题时形成丰富经验,农户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但相比城市地区,我国乡村地区精神生活富裕建设较为缓慢。本文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如何获得精神生活富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措施,为农村社会发展、社会整体进步带来参考。
关键词:
农村农民 低收入群体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玲红 魏国学
基于共同富裕视角,本文运用全国、城乡、区域不同层面的收入分配数据,测算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趋势变化及结构性来源,总结并预判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整体上还没有出现趋势性缩小,省际和省内农村收入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脱贫人口等边缘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收入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主要源自工资性收入差距、财产性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等,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会随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五类新问题已然显现,一是农村各类常住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收入差距拉大并传导至农村;三是重大改革进程有别导致财产性收入差距拉大;四是新冠疫情引发行业和群体层面的收入差距;五是自然灾害拉大农业与非农、南方与北方收入差距。应继续提高农村边缘群体收入水平,同步缩小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农户和本地公职人员、入乡人员的收入差距,积极防范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引发的收入分化风险。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趋势特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杨晨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动力。数字企业提供新型金融服务和传统金融企业提供数字创新服务是目前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的两类基本形式。基于普惠性和金融性的典型特点,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家庭财富结构“提低扩中”,也能够助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领域的数字创新,引导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错位竞争”,鼓励数字金融企业在第三次分配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界定技术边界、强化信息安全。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村金融 赋能 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卫丽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根本体现。推动农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民富裕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基于推动农民共同富裕价值意蕴,针对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阻碍,探赜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加快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优化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人才培育为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支撑;完善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价值审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申云 卢跃
农业绿色转型和农村生态宜居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为赋能“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绿色金融通过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增值、均衡配置生态项目资源、提升数字化治理效能和乡村生态宜居质量,从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然而,绿色金融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仍面临着区域间标准不统一、融资主体信用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具单一、城乡绿色治理协同效益偏低、绿色产业联农带农作用有限等现实挑战。为此,应积极构建绿色金融赋能农业产业体系、绿色普惠金融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绿色金融区域协同管理体系以及生态价值经济补偿体系来有效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栖银 石伟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紧密相关。文章结合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与学术研究成果,提炼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分析框架,包含“高质量”“共享”“全面”与“和谐”四大向度。基于此分析框架,分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农民物质与精神富裕以及参与乡村生态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职业教育应适应产业需求,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融入农村社会,改善乡村生态与生活环境。
关键词:
农民农村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辉 梁勇 田勇
乡村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富足的支撑点。乡村产业振兴可以通过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民就业与创业技能,并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本文通过分析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并基于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即畅通要素自由流动,加强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
关键词:
产业振兴 共同富裕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萍
文章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在阐释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谁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高质量经营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体生成机制、价值共创机制、收益分配公平机制在新型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所起的作用。为了能更高质量突出新型集体经济的作用,提出增强村民的集体共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使新型集体经济参与主体实现多元化,优化自主发展资源;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等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村民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敏
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是伴随着互联网兴起的新生事物,也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厘清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与数字化的互动机理、剖析数字化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构建农村数字化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对于数字赋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化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