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3)
- 2023(15070)
- 2022(12379)
- 2021(11480)
- 2020(9077)
- 2019(20086)
- 2018(19719)
- 2017(36680)
- 2016(19841)
- 2015(22053)
- 2014(22174)
- 2013(21858)
- 2012(20763)
- 2011(19323)
- 2010(20026)
- 2009(18840)
- 2008(17573)
- 2007(16106)
- 2006(14947)
- 2005(14016)
- 学科
- 济(101568)
- 经济(101462)
- 业(57474)
- 农(50565)
- 管理(48753)
- 企(34712)
- 企业(34712)
- 中国(34525)
- 农业(34020)
- 地方(31303)
- 融(27441)
- 金融(27433)
- 业经(26290)
- 方法(26012)
- 银(25964)
- 银行(25937)
- 行(25288)
- 数学(21874)
- 数学方法(21711)
- 制(21443)
- 学(19422)
- 财(18544)
- 发(16988)
- 地方经济(16332)
- 体(15745)
- 贸(14744)
- 贸易(14723)
- 易(14136)
- 理论(13703)
- 发展(13350)
- 机构
- 学院(287362)
- 大学(279668)
- 济(128133)
- 经济(125399)
- 研究(108745)
- 管理(102643)
- 中国(88578)
- 理学(85987)
- 理学院(85012)
- 管理学(83779)
- 管理学院(83256)
- 农(64704)
- 科学(62645)
- 京(59951)
- 财(56888)
- 所(55586)
- 中心(50760)
- 研究所(49745)
- 农业(49117)
- 江(47009)
- 业大(44966)
- 财经(43229)
- 范(39585)
- 师范(39165)
- 经(39014)
- 经济学(38792)
- 院(38233)
- 北京(38213)
- 州(37455)
- 省(35105)
- 基金
- 项目(180106)
- 科学(141137)
- 研究(139107)
- 基金(126571)
- 家(109437)
- 国家(108338)
- 科学基金(91413)
- 社会(89278)
- 社会科(84150)
- 社会科学(84131)
- 省(73921)
- 基金项目(66151)
- 教育(62046)
- 划(59998)
- 编号(58718)
- 自然(53578)
- 自然科(52237)
- 自然科学(52226)
- 自然科学基金(51260)
- 资助(50191)
- 成果(48514)
- 发(46408)
- 课题(42152)
- 重点(40957)
- 部(39191)
- 发展(38259)
- 创(37697)
- 展(37659)
- 国家社会(36885)
- 性(36037)
- 期刊
- 济(164715)
- 经济(164715)
- 研究(92840)
- 中国(72825)
- 农(68629)
- 农业(45658)
- 融(44430)
- 金融(44430)
- 学报(43496)
- 财(41402)
- 科学(41387)
- 管理(37967)
- 教育(35352)
- 大学(34208)
- 学学(32527)
- 业经(30539)
- 技术(26785)
- 经济研究(24615)
- 财经(21929)
- 问题(21662)
- 业(21567)
- 经(19092)
- 世界(17285)
- 农村(16583)
- 村(16583)
- 农业经济(15740)
- 技术经济(15174)
- 版(15148)
- 经济问题(15085)
- 贸(14336)
共检索到475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姝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整合不同经营主体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是重要趋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之间具备优势互补的先决条件,二者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共进,对于活跃农村经济、优化乡村发展资源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建立起二者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其规范、长效运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各地兴起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制度构造的差异导致两者各有长短,而两者融合恰好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成为其适格的单位成员、成员入股的劳动力是否为合格的出资、成员惠顾及惠顾返还如何呈现等困惑。实践中普遍采取的"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揭示集体和村民所谓的入股兼出租与出资(或发包与出资、借用与出资)双重属性,再将双重属性中的出租(或发包、借用)解读为一种特殊的惠顾。这不仅可以彰显成员惠顾与惠顾返还,还能证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成员。虽然劳动力入股背离了不得以对本社的债权或以劳务出资的规定,但是只要劳动力入股者对合作社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并明确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就能平衡合作社成员与债权人的权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各地兴起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制度构造的差异导致两者各有长短,而两者融合恰好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成为其适格的单位成员、成员入股的劳动力是否为合格的出资、成员惠顾及惠顾返还如何呈现等困惑。实践中普遍采取的"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揭示集体和村民所谓的入股兼出租与出资(或发包与出资、借用与出资)双重属性,再将双重属性中的出租(或发包、借用)解读为一种特殊的惠顾。这不仅可以彰显成员惠顾与惠顾返还,还能证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成员。虽然劳动力入股背离了不得以对本社的债权或以劳务出资的规定,但是只要劳动力入股者对合作社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并明确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就能平衡合作社成员与债权人的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志豪 何慧丽 徐卫周
认知困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这两类组织均属于合作经济理论与我国村情相碰撞的产物,但前者偏向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者则偏向于狭义的西方经济学,由此形塑了核心生成要素、价值观、组织目标、成员认定、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交易权、法律适用和存续性等特性差异。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把二者混淆的内在机理在于继承集体化时期的认识,面临统分交织下的集体资产边界模糊、法律与实践的衔接困难以及村干部的双重身份张力。在消除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强能人、强资产和弱资产这三种常见的农村地域条件而提出相应的关联路径,使其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使命。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忠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与农民联系较为紧密的两类经济组织,是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生性力量。但在实践中,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承担市场经营风险能力弱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偏小、脱贫带动力不强等因素影响,两类主体的扶贫作用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重庆市城口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一方面普遍性地成立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承接相关政府部门扶贫资源、开展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平等协商将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的扶贫资源以入股方式投入当地运行规范、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获取相对稳定的分红收益,并优先用于增加贫困户收入。该模式既为村"两委"参与市场活动和承接政府扶贫资源提供了有效载体,又较好地保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构建激励兼容、多方共赢的长效扶贫机制,是有镜鉴价值的扶贫模式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建
城乡融合发展需关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各方面的融合发展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需承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吸纳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职责。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管理不完善、资产流失等困境,为此,需注重发挥城镇的带动作用,加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改革,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骏 李长健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资产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改善,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实践,其需要遵循以“合作—共生—规则”为逻辑的发展主线,通过经济利益的合作,以组织共生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中心,其后以相适应的规则保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而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雅璁 王崇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组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通过对每个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件进行梳理,显示出对其服务集体经济的功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政治职能和经济功能长期未能有效分离,成员个体权利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人民公社解体后缺乏持续的法律供给。今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以发展集体经济为首要目标,理顺与基层党委、基层自治组织间的关系,注重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保护,构建起完善的私法主体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玉
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探索。成都市邛崃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了"汤营模式"、"仁寿模式"、"黑石模式"等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路为: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有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法律,进一步确立其法人地位;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关键词:
农村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自主发展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是一种新兴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也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深刻变化,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创新农村的社会管理模式及集体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已成为搞活农村经济与农业增收的关键环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皓瀚
伴随着我国农村产权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争议化解的路径问题亟待研究。实践中,成员资格认定案件的主管机关不够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决议的法律性质模糊,这均是缘于对村民自治权之运行边界的认识不足。另外,现行立法中的解纷路径规制相对简略,亟需以村民自治权运行边界为原则进行路径优化,落实面向价值平衡的司法裁判理念,并结合“诉源治理”理念构建一套多元化纠纷解决办法。与此同时,应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第56条进行增修与完善,以实现相关解纷路径体系化构建的真正落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英
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与功能模糊、发展路径依赖与失衡、成员资格认定困难、相关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进行有效回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应当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功能的生成与实现为目标指向,坚持专门立法、主体法以及单行法律的立法模式,着重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规范两方面,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立法方案。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国强
农民集体不是民法意义上的私权主体,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利主体,起到衔接公有制和具体民法制度的功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居于“准所有人”地位的管理主体,其功能在于经营管理集体财产,并借助于公权力来弥补其主体功能不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特别法人经营管理农民集体的资产,其并没有单独存在的成员,农民集体成员形成的集体意思即约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给集体成员。这种“股份”是成员参加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的依据,而并非个人财产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崔文超
封闭是集体产权的本质属性,开放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要有稳定的产权预期和清晰的产权边界,又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思维和多元化发展路径。城乡关系的重塑,尤其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快推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域性、封闭性、功能复合性和股权静态性等性质随之发生变化,脱域性、开放性、功能清晰性和股权动态性逐渐成为其新的特征。但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认知突破性、经营制约性、治理有效性和政策适应性等多方面的挑战。立足于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等目标,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遵循从封闭到开放的思路,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城乡联动式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允许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县域内“跨村”配置,有序推进村级组织功能事务分离,走渐进式改革、融合式创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崔文超
封闭是集体产权的本质属性,开放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要有稳定的产权预期和清晰的产权边界,又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思维和多元化发展路径。城乡关系的重塑,尤其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快推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域性、封闭性、功能复合性和股权静态性等性质随之发生变化,脱域性、开放性、功能清晰性和股权动态性逐渐成为其新的特征。但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认知突破性、经营制约性、治理有效性和政策适应性等多方面的挑战。立足于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等目标,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遵循从封闭到开放的思路,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城乡联动式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允许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县域内“跨村”配置,有序推进村级组织功能事务分离,走渐进式改革、融合式创新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