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7)
2023(13043)
2022(10812)
2021(9938)
2020(7823)
2019(17715)
2018(17400)
2017(32588)
2016(17768)
2015(19904)
2014(19907)
2013(19792)
2012(18617)
2011(17048)
2010(17501)
2009(16379)
2008(16201)
2007(14911)
2006(13579)
2005(12747)
作者
(51374)
(43783)
(43062)
(40703)
(27247)
(20895)
(19299)
(16721)
(16633)
(15629)
(15021)
(14509)
(14087)
(13831)
(13678)
(13180)
(12642)
(12565)
(12501)
(12308)
(11136)
(10877)
(10526)
(10165)
(9875)
(9832)
(9716)
(9628)
(8861)
(8690)
学科
(80242)
经济(80135)
(55722)
(50476)
管理(48322)
农业(33715)
(32646)
企业(32646)
中国(26966)
地方(24603)
业经(24153)
(20469)
方法(20164)
(17814)
数学(16874)
(16832)
数学方法(16711)
(14735)
(14599)
银行(14583)
(14262)
(14205)
(14113)
金融(14111)
环境(13281)
发展(12984)
(12960)
(12901)
贸易(12885)
农业经济(12817)
机构
学院(254497)
大学(248338)
(107383)
经济(104979)
研究(93785)
管理(93706)
理学(78466)
理学院(77539)
管理学(76393)
管理学院(75923)
中国(74619)
(60407)
(54775)
科学(54707)
(50710)
(47329)
农业(45721)
中心(44317)
(42995)
业大(42202)
研究所(41937)
财经(37460)
(35458)
师范(35145)
北京(34578)
(33779)
(33779)
(33696)
(33538)
经济学(31185)
基金
项目(162039)
科学(127461)
研究(125681)
基金(114198)
(98646)
国家(97621)
科学基金(82980)
社会(80397)
社会科(75688)
社会科学(75673)
(66410)
基金项目(60330)
教育(55868)
(53968)
编号(53379)
自然(49322)
自然科(48024)
自然科学(48015)
自然科学基金(47127)
资助(44191)
成果(43822)
(41618)
课题(38101)
重点(36769)
(36165)
(35882)
发展(34133)
(33851)
(33570)
(33513)
期刊
(139826)
经济(139826)
研究(80751)
中国(70076)
(65310)
农业(44039)
学报(37923)
(37880)
科学(37588)
管理(34114)
教育(33064)
(30983)
金融(30983)
大学(30563)
业经(28848)
学学(28634)
技术(23584)
(20802)
问题(19119)
经济研究(18959)
财经(18489)
农村(15986)
(15986)
(15933)
农业经济(15792)
世界(14475)
(14441)
经济问题(13458)
资源(13251)
技术经济(12329)
共检索到421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提升农村土地发展权实现程度,对合理高效使用有限土地资源意义重大。但相关法律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建设用地权益充分实现。农村土地市场缺失,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不完善,致使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距其目标设置差距明显。应完善相关制度,立法确立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农村土地发展权良性运行;优化农户承包地退出机制,探索农地承包经营权更有效实现形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文杰  
论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吴文杰一、思路的引进在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了比较曲折的变革,呈现出一种阶段性迂回轨迹。土地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土地制度的变革反过来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农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汉  
前两年,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其中和政府的农业投入不断减少有直接的关系,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认为发展农村土地金融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农村土地金融一直无法在我国得到发展。所以,作者提出,对农地制度进行改革,是建立农村土地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崚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后,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新阶段。什么是市场经济,尽管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看法尚不尽一致,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达到共识:(1)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都要进入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产权关系明晰,利益主体多元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3)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等间接方式进行,旨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喜梅  
30年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此后,农地制度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农地制度的变革方向,学术界有四种主要观点:完善家庭承包制、恢复合作所有制、倡导国家所有制和实行私人所有制。本文认为,农地制度变革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的日益融合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都给土地制度的变革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从短期看,稳定家庭承包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最为有效的制度选择;从长期看,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则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是中国集体土地改革的方向之一。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论证的研究方法,在借鉴英、美两国土地发展权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尝试设立新型土地发展权制度,并阐述了其在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土地发展权统一了公共利益和农民权益,使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上回归理性;它变通性地使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清晰,使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合法化,从而推动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和法制化,期望为农村集体建设市场化改革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泫永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广大农民权利体系的核心。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叶依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然而,农村土地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相适应,已凸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兰娇  张安录  
研究目的:探索地票制度的市场化运作创新机制及其与土地发展权市场、农村土地资产显化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模型假设演绎法。研究结果:(1)建立了地票制度市场化运作分析框架;(2)构建了土地发展权转移模型,并推导出地票价格应为重庆市城郊分界点城镇建设用地价格;(3)地票价格和土地出让价格存在较大差距,但二者差距小于征地补偿价格与土地出让价格的差距。研究结论:(1)地票制度是利用了土地发展权还原机制,以地票为形式搭建了虚拟指标交易创新制度;(2)地票价格是土地发展权转移价格的体现,当开发总量越小时,发展权转移价格越高;(3)目前地票价格尚不能完全显化土地发展权转移价值,但相对于征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淋议  罗箭飞  洪甘霖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关系,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先后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家庭经营"、改革开放前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再到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和多元经营"4个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遵循人口与土地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大逻辑,又遵循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逻辑"、农业经营制度的"生产逻辑"等小逻辑。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需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发挥要素、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燕芽  冯义强  
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是有效保障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土地发展权制度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梳理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历史渊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存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性质、归属及实现形式的观点进行驳析与补充,提出"民有村管"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并建议从法定土地发展权、规范征地权的行使、减少行政干预、重视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及建立监督机制等环节构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迁:一是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结束了土地封建地主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二是50年代中期农民土地个人所有制改造为土地集体所有制;三是70年代末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农地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梓  
土地制度的发展变迁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要受到当代中国农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影响。农村土地调整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立法例,又要兼顾中国土地承包经营的实践经验和本土资源;既要有所创新,又要立足于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及土地关系的现状。土地制度变迁的方向、速率和目标,都要受到我国目前农村社会转型进程的制约。在土地制度建设的方向选择上,应把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置于优先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