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7)
- 2023(10078)
- 2022(8087)
- 2021(7254)
- 2020(5804)
- 2019(13010)
- 2018(12781)
- 2017(24611)
- 2016(13343)
- 2015(14733)
- 2014(14814)
- 2013(15081)
- 2012(14567)
- 2011(13317)
- 2010(13953)
- 2009(13428)
- 2008(12217)
- 2007(11129)
- 2006(10141)
- 2005(9334)
- 学科
- 济(68633)
- 经济(68579)
- 农(46330)
- 业(44777)
- 农业(31196)
- 管理(30403)
- 地方(23005)
- 中国(22093)
- 企(21930)
- 企业(21930)
- 业经(20892)
- 方法(17388)
- 数学(14827)
- 数学方法(14740)
- 发(14266)
- 制(12716)
- 产业(12657)
- 地方经济(12160)
- 融(11701)
- 金融(11701)
- 技术(11471)
- 发展(11337)
- 展(11311)
- 贸(11302)
- 贸易(11288)
- 银(11232)
- 银行(11222)
- 农业经济(11075)
- 行(11042)
- 易(10885)
- 机构
- 学院(195978)
- 大学(188278)
- 济(89610)
- 经济(87943)
- 管理(74313)
- 研究(73396)
- 理学(62987)
- 理学院(62331)
- 管理学(61550)
- 管理学院(61189)
- 中国(57117)
- 农(51814)
- 科学(41934)
- 京(40654)
- 农业(39220)
- 所(37082)
- 财(36173)
- 业大(34367)
- 中心(34100)
- 研究所(33138)
- 江(32108)
- 财经(27589)
- 范(27131)
- 师范(26921)
- 经济学(25962)
- 北京(25647)
- 院(25567)
- 州(25382)
- 经(24899)
- 省(24770)
- 基金
- 项目(125771)
- 科学(99682)
- 研究(98144)
- 基金(88422)
- 家(75900)
- 国家(75106)
- 科学基金(64197)
- 社会(64083)
- 社会科(60519)
- 社会科学(60508)
- 省(52668)
- 基金项目(46941)
- 教育(42290)
- 编号(41946)
- 划(41820)
- 自然(37096)
- 自然科(36161)
- 自然科学(36158)
- 发(35740)
- 自然科学基金(35497)
- 资助(34131)
- 成果(33167)
- 农(29867)
- 发展(29828)
- 展(29324)
- 课题(28910)
- 重点(28190)
- 部(27652)
- 创(26818)
- 国家社会(26437)
- 期刊
- 济(114202)
- 经济(114202)
- 研究(61286)
- 农(57490)
- 中国(49181)
- 农业(39064)
- 科学(27675)
- 学报(27507)
- 业经(26165)
- 管理(25476)
- 融(24416)
- 金融(24416)
- 财(24239)
- 教育(23000)
- 大学(22373)
- 学学(21172)
- 业(18542)
- 技术(18172)
- 问题(16245)
- 经济研究(15880)
- 农业经济(14630)
- 农村(14403)
- 村(14403)
- 财经(12957)
- 世界(12779)
- 经济问题(12037)
- 经(11387)
- 技术经济(10759)
- 版(10374)
- 商业(10139)
共检索到317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云威
<正>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回顾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历程,我们从零起步,从参考借鉴到自主研发,从理论探讨到实践落地,用了7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农机装备产业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全的跨越式发展。现今,我们正处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农机装备产业从全到好、再从好到强,实现其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迟福林
当前,我国总体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新发展阶段,既呈现出人口规模大、速度快、工业体系完备等特点,也面临着不平衡、质量效益不高等矛盾,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需要加快推动包括产业、科技、消费、城乡、能源、贸易在内的六大领域的结构转型,充分释放出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动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重要基础。目前来看,我国结构转型仍面临着一系列体制机制矛盾的掣肘,仍需坚持推进以结构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赢得发展主动。同时,“发展与冲突”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矛盾,深刻复杂地影响着结构转型的外部环境。为此,需要务实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为结构转型创造重要条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广,出口规模快速提升,产业升级加快,逐步向发达国家核心利益领域迈进。但是,装备制造业对进口装备依赖较大,陷入"全球化"困境,国内成套设备需求不足,集成厂商陷入"干中学"困境,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割裂,集成商和核心零部件企业陷入"合作型"困境。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推动产业政策支持方式转型,集中攻关一批核心技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发动国产装备需求革命,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增强集成厂商与核心零部件企业组织粘性,紧抓产业发展之中的"变",追赶发达国家。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悟然
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农机装备现代化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机装备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及农业生产应用与管理服务上,以改善农机装备制造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佳元 李子文 洪群联
2017年,服务业发展提速,领跑三次产业,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新动能蓬勃发展,保就业、惠民生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服务业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市场开放不够和民间投资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有待提高与生活性服务业质量不高并存、监管思路和手段滞后等。要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制度和环境,鼓励重点服务行业率先创新突破,继续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提高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
服务业 市场开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红 陈莎 叶艳妹
由于耕地质量、生态的测度等受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致使当前“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格局在实施过程中仍以数量管控为主,这与新时期粮食安全和低碳社会存在脱节,亟需建设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体系。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观点,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新要求,梳理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下耕地保护现状和现实困境,探索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路径。研究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耕地保护需要兼顾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粮食安全与碳减排双重目标。然而,现阶段耕地依然存在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耕地碳排放持续增加、保护耕地与保护生态难协调等问题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科技助保”三个方面探索耕地保护转型路径,即转变耕地本体内涵,从现状耕地向可耕地内涵转变;从严格保护耕地向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的数量、强度和生态转变;将科技创新应用于耕地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耕地生产绿色高效。因此,建议依据可耕地宜耕性高低合理布局农作物及作物结构,利用土地整治提升耕地生态以降低碳排放;根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总量,确保优质耕地不减少,进一步提升农业高精尖技术实现耕地绿色增产;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科研工作者和农户自下而上自愿进行耕地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素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产业振兴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精准选取乡村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保障;完善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等,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萍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将长期面临的一个基本国情,推动金融体系与养老体系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与作用,能有效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产业金融的理论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剖析,指出我国面临融资结构性矛盾制约着养老产业的发展布局、资本市场参与度限制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规模、产品结构性矛盾影响着养老产业的服务能力等主要挑战,提出应以保障为目标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养老产业合理布局,以发展为动力推动资本运作、助力养老产业规模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协同产品创新、提升养老产业服务质效等,以助推我国养老产业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琴 何倩 卞正 张梦晓
生物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参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价格激励机制不健全、国际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需要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以鼓励创新为引领,通过夯实产业科技基础、完善价格和支付机制、打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撑体系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我国生物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物药 产业发展 价格机制 “走出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万山
为落实让利于民、扩大消费的金融改革要求,国家多次调整境内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率,价格水平不断下降,定价机制日趋市场化。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迅猛发展,一些市场份额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依托强大C端和线上优势,通过直连发卡银行方式,建立起短平快的互联网支付"三方模式"(仅包括商户、收单机构、发卡银行三方),并迅速垄断移动支付市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瑞武
产业功能区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其通过发挥锚定、支撑、牵引、助燃作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都以高水平产业功能区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具有创新意义,此外,还应在推进实体经济与要素协同发展、产业功能区创新生态链、产业功能区社区化建设等方面发力,强化产业功能区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功能区 成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宁 袁瑞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目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质为主题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对需求体系的适配性,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整体高质量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 新发展 供给侧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供给体系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和持续性均出现深刻变化,但与主要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经济发展中的两难多难问题突出、科技创新瓶颈突破难度大、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适应要求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三大变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同时顺应要求加快完善政府引导调控体系、顺势而为谋划国际经济关系新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外开放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深度调整,金融危机风险上升,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变革,保护主义不断增强,中美贸易摩擦可能给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变数。"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爬坡过坎"关键期,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任务更加紧迫。这些重大变化都要求我们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相匹配的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钟山
这次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交流2019年商务工作,对2020年工作作出安排。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质量发展 商务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