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3)
- 2023(11010)
- 2022(8551)
- 2021(7612)
- 2020(6430)
- 2019(13973)
- 2018(14057)
- 2017(27917)
- 2016(14878)
- 2015(16579)
- 2014(16718)
- 2013(16702)
- 2012(14995)
- 2011(13156)
- 2010(13752)
- 2009(13679)
- 2008(12919)
- 2007(11828)
- 2006(10650)
- 2005(9729)
- 学科
- 业(83479)
- 济(72899)
- 经济(72807)
- 企(66705)
- 企业(66705)
- 管理(53818)
- 农(45266)
- 业经(31105)
- 农业(30281)
- 方法(26141)
- 财(21498)
- 中国(18963)
- 数学(18208)
- 数学方法(18154)
- 技术(17805)
- 务(16318)
- 财务(16288)
- 财务管理(16276)
- 制(15499)
- 企业财务(15375)
- 地方(14997)
- 策(14583)
- 产业(13292)
- 体(13092)
- 划(12641)
- 和(12239)
- 理论(11845)
- 发(11705)
- 贸(11705)
- 贸易(11695)
- 机构
- 学院(221574)
- 大学(209259)
- 济(102620)
- 经济(101049)
- 管理(92552)
- 理学(79449)
- 理学院(78865)
- 管理学(78041)
- 管理学院(77663)
- 研究(68179)
- 中国(56700)
- 农(49355)
- 财(43919)
- 京(42554)
- 科学(37365)
- 农业(37248)
- 江(35594)
- 业大(35146)
- 财经(34543)
- 所(33164)
- 中心(32279)
- 经(31178)
- 经济学(30346)
- 研究所(29483)
- 经济管理(28489)
- 经济学院(27590)
- 州(27371)
- 北京(25867)
- 商学(25822)
- 商学院(25609)
- 基金
- 项目(141085)
- 科学(113944)
- 研究(109325)
- 基金(102975)
- 家(86651)
- 国家(85690)
- 科学基金(76349)
- 社会(74093)
- 社会科(70050)
- 社会科学(70035)
- 省(58767)
- 基金项目(55405)
- 教育(46684)
- 自然(45568)
- 编号(45412)
- 划(45182)
- 自然科(44540)
- 自然科学(44533)
- 自然科学基金(43812)
- 资助(39286)
- 业(35675)
- 成果(34300)
- 发(34001)
- 创(33209)
- 部(31179)
- 国家社会(30635)
- 重点(30532)
- 创新(30051)
- 制(29800)
- 课题(29519)
- 期刊
- 济(126864)
- 经济(126864)
- 研究(62406)
- 农(54261)
- 中国(44062)
- 管理(37347)
- 农业(36660)
- 财(35649)
- 业经(29335)
- 科学(29017)
- 学报(26714)
- 融(24209)
- 金融(24209)
- 大学(22575)
- 学学(21954)
- 技术(21211)
- 业(19014)
- 经济研究(18172)
- 问题(17650)
- 财经(17217)
- 经(15099)
- 教育(14789)
- 技术经济(14302)
- 农村(14237)
- 村(14237)
- 农业经济(14179)
- 世界(13741)
- 商业(12806)
- 经济问题(12421)
- 现代(12354)
共检索到336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悟然
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农机装备现代化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机装备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及农业生产应用与管理服务上,以改善农机装备制造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业部农机标准化体系建设考察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芳
农机购置补是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可以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力,有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也能够激发农户引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工具的热情,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本文对农机购置补贴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归纳所面临的问题,并形成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农业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晓晖 李薇 李戎
本文基于中国县级农业生产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视角,依托该政策推广的准自然实验特征,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污染性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回答了农业机械化如何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政策对不同污染性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具有一定滞后性。具体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减少了当年及下一年的地膜使用量,增加了下一年的秸秆焚烧火点数目,但对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通过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占比以及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农户使用污染性投入要素和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方式,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大伟 张院辉 李娟
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突飞猛进 ,农机跨区作业功不可没。在针对后者对前者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提出推动农机跨区作业 ,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建议 ,以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跨跃式超常规发展
关键词:
农机 跨区作业 农业机械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键 刘文勇
农机作业服务是中国在机械化进程中探索出来的特殊产业模式。该模式从根本上克服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马力机械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基于此,从社会分工角度而言,农机作业服务产业的出现是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的。研究表明:第一,在人工成本上升与购机补贴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劳动力与机械相对成本越来越高,由此也诱发农民强烈的农机使用需求;第二,受限于小规模经营的资源条件和农业收入水平低下的经济状况,小农一家一户无法负担农机的购置成本;第三,社会分工产生农机作业服务产业,有利于将高昂的农机购置成本在多个农户间进行分担,是解决农机高需求和农户低购买力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键 刘文勇
农机作业服务是中国在机械化进程中探索出来的特殊产业模式。该模式从根本上克服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马力机械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基于此,从社会分工角度而言,农机作业服务产业的出现是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的。研究表明:第一,在人工成本上升与购机补贴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劳动力与机械相对成本越来越高,由此也诱发农民强烈的农机使用需求;第二,受限于小规模经营的资源条件和农业收入水平低下的经济状况,小农一家一户无法负担农机的购置成本;第三,社会分工产生农机作业服务产业,有利于将高昂的农机购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波 李伟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使用水平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导致的,因此要改变优先发展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观点,而应注重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并重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自铎
应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孙自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1农业机械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的目标50年代我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口号,把农机化强调在高于一切之上,而当时的农业机械作雕主要是替代劳动力,以石油换农产品,不符合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论述了实行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作用 现状 思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