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5)
- 2023(9084)
- 2022(7588)
- 2021(6713)
- 2020(5409)
- 2019(11986)
- 2018(11448)
- 2017(21460)
- 2016(11395)
- 2015(12691)
- 2014(12720)
- 2013(12582)
- 2012(12092)
- 2011(11110)
- 2010(11798)
- 2009(11291)
- 2008(10436)
- 2007(9506)
- 2006(8967)
- 2005(8760)
- 学科
- 济(52524)
- 经济(52467)
- 业(32040)
- 管理(30124)
- 融(26173)
- 金融(26173)
- 中国(25541)
- 企(24580)
- 企业(24580)
- 银(24443)
- 银行(24433)
- 行(23857)
- 地方(21283)
- 农(16255)
- 业经(14397)
- 制(14385)
- 财(12959)
- 方法(12639)
- 农业(11628)
- 中国金融(11110)
- 地方经济(10721)
- 数学(10554)
- 发(10428)
- 数学方法(10380)
- 贸(9202)
- 贸易(9182)
- 易(8832)
- 体(8792)
- 学(8637)
- 理论(8217)
- 机构
- 学院(160051)
- 大学(156464)
- 济(68260)
- 经济(66562)
- 研究(60685)
- 管理(55376)
- 中国(54305)
- 理学(44821)
- 理学院(44282)
- 管理学(43518)
- 管理学院(43219)
- 京(34889)
- 财(34589)
- 科学(34464)
- 所(30865)
- 中心(30002)
- 江(27791)
- 研究所(27245)
- 农(26767)
- 财经(25351)
- 州(23476)
- 北京(23188)
- 范(23150)
- 师范(22903)
- 银(22802)
- 经(22705)
- 银行(21941)
- 院(21787)
- 经济学(21031)
- 省(20909)
- 基金
- 项目(95152)
- 科学(74370)
- 研究(74359)
- 基金(65457)
- 家(55923)
- 国家(55325)
- 科学基金(46999)
- 社会(46790)
- 社会科(44490)
- 社会科学(44482)
- 省(39779)
- 基金项目(33366)
- 教育(33263)
- 划(32379)
- 编号(31017)
- 发(27616)
- 自然(27164)
- 资助(27067)
- 成果(26597)
- 自然科(26515)
- 自然科学(26511)
- 自然科学基金(25995)
- 课题(23434)
- 发展(22781)
- 展(22382)
- 重点(22030)
- 创(20333)
- 部(19804)
- 年(19457)
- 性(19259)
共检索到283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超文 周为
军民融合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各种资源在军民两大体系间的流动、共享和优化配置。既可释放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红利,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又可聚集各方面的资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虽然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大量军工优质资产将在民用领域盘活、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但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难点突出等问题。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法治建设,健全管理机构,统一标准,建立沟通平台,重点领域优先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子健 王伟海 杨威 何家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从实施路径、经济学本质、军事作用及"民参军"等视角,讨论了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供读者参阅和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浩
近几年,我国通过拆壁垒、破坚冰、降门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当前,军民融合产业管理层面上存在着掌握信息不全面、支持体系不健全、园区服务不配套、融合模式不成熟,企业层面上存在弄不清政策、摸不着门路、担不了风险等问题。为此,建议地方政府采取摸清家底建立五库、明确政策加强支持、建设平台培育生态、引育项目建设载体等措施。建议国家在军地合作方式、民参军模式、军转民模式、军民融合的生态培育等方面创新突破,在军工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知识产权管理、军民协同创新、军品市场管理等方面建立一整套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军民融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梦浛 方卫华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发展 寓兵于民 劳武结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冬敏 谢立仁 张明亲
2017年军民融合步入以新管理机构、新管理规范为标志的新体制下发展阶段;军民融合由产业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合主体扩展为国防军队与经济社会的各方要素;融合方式更重视推动军工单位体制改革,进而实现"军民一体化"。新体制下,面对新特点、新要求,省级推进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省级可以调动配置较丰富的军民两种待融合资源,搭建好融合平台保障,避免碎片化建设,为全国范围融合奠定基础。因此,应完善省级推进路径。
关键词:
军民融合 新体制 新特征 省级 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海 苗龙
我国目前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我国产业军民分割、相互独立的封闭发展模式,率先通过军民融合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军民融合主要通过科技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组织融合、产业融合等,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设施、服务市场等资源在两大体系之间共享共用和渗透兼容。
关键词:
军民融合 智能制造装备 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骁男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既能保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支撑和持续发展,也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资源和安全保障,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安全和发展兼顾,富国与强军统一"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的必由之路。要从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骁男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既能保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支撑和持续发展,也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资源和安全保障,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安全和发展兼顾,富国与强军统一"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的必由之路。要从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颖祥
立足军民融合发展规律,从参与主体、机构设置、保障实施和保障方式四个方面对车辆装备保障模式进行设计,为解决制约车辆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发展领域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军民融合 车辆装备保障 模式构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颖祥
立足军民融合发展规律,从参与主体、机构设置、保障实施和保障方式四个方面对车辆装备保障模式进行设计,为解决制约车辆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发展领域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军民融合 车辆装备保障 模式构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大光
军民融合已进入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工作执行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需要突破。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应深刻领会党中央指示和相关精神,在"统"字上下功夫,坚持国家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统一;在"融"字上做文章,力求使军民融合的形式、范围和层次上台阶;在"新"字上求突破,着力构建军民融合的需求对接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融资机制;在"深"字上见实效,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法制化建设,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新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晓生 黄朝峰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脊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军工行业相对封闭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军民融合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为加快推进国防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解军民融合管理与国防科技创新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晓生 黄朝峰
军民融合发展,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安全与发展兼顾,富国与强军统一"的道路选择。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也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主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破解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共同举办的首届"军民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论坛"于2015年11月21—22日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来自国防大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辉 徐冬根
军民融合发展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强军与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由之路。我国军民融合从初步融合走向深度融合,涉及多方主体的关系调整与利益重塑,需要在法治轨道上通过法律规范与法律运行两个维度整合各类主体力量、配置各类要素资源。目前,军民融合法治实施受制于“军”“民”二元分离体制结构的现实约束,在法律规范层面处于制度供给不完备状态,在法律运行层次面临主体实践不协调困境。二元体制下破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治实施困境,宜从静态规范层面和动态运行层面综合调整军民融合行为。一方面,通过适时制定和颁布具有统一效力的军民融合发展法,清理、废止和修订不适应军民融合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规范层面建立健全统一完备的军民融合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委员会统一领导、各小组分工负责”的军民融合法治实施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军地联合法律执行机制,形成诉调对接、诉仲结合的军民融合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暨法律适用机制,在法律运行层面建立协调高效的军民融合发展法律实施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洪飞 史进程 庄淑铧 邓长兴 何智慧
为系统分析国际军事强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和国内部分地区特色军民融合实践做法,进一步探索广东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以广东省现阶段军民融合发展基础为出发点,通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内创新产业发展突出优势以及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和人才资源等特点,构建一种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从发展创新体系、发展突破点、发展新模式和发展新路径等方面,揭示广东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努力方向,明确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共享研发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等具体做法,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优势资源与军民融合高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