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8)
2023(12309)
2022(10171)
2021(9488)
2020(7638)
2019(17363)
2018(17201)
2017(31937)
2016(17409)
2015(18628)
2014(18680)
2013(17902)
2012(16272)
2011(14606)
2010(14762)
2009(13761)
2008(13713)
2007(12188)
2006(10741)
2005(9847)
作者
(47541)
(40290)
(39568)
(38098)
(25356)
(19026)
(17838)
(15233)
(15204)
(14309)
(13722)
(13439)
(13121)
(12814)
(12688)
(12286)
(11700)
(11570)
(11525)
(11423)
(10167)
(9777)
(9483)
(9206)
(9075)
(9036)
(8855)
(8636)
(8038)
(7823)
学科
(64743)
经济(64649)
管理(57758)
(54574)
(48225)
企业(48225)
方法(24077)
(21770)
(20979)
数学(20314)
数学方法(20061)
中国(19824)
(17726)
技术(17584)
业经(17183)
(15066)
(14977)
(13611)
银行(13592)
(13058)
体制(12996)
(12798)
(12776)
金融(12773)
财务(12772)
财务管理(12738)
技术管理(12521)
企业财务(12258)
地方(11991)
农业(11368)
机构
学院(237762)
大学(237514)
(98011)
经济(96005)
管理(90683)
研究(81624)
理学(77843)
理学院(76945)
管理学(75748)
管理学院(75258)
中国(62731)
(50857)
(49691)
科学(48330)
(40275)
财经(38916)
(37555)
(37299)
中心(37026)
研究所(36165)
(35341)
业大(33406)
北京(30965)
经济学(30905)
(30762)
(30693)
师范(30406)
财经大学(29073)
(28943)
农业(28806)
基金
项目(160352)
科学(128690)
研究(119197)
基金(117165)
(102380)
国家(101525)
科学基金(87895)
社会(77866)
社会科(73922)
社会科学(73905)
(63744)
基金项目(61800)
教育(55919)
自然(55542)
自然科(54258)
自然科学(54242)
(53456)
自然科学基金(53358)
编号(46204)
资助(45689)
(39171)
成果(38392)
重点(36888)
(36136)
创新(35758)
(35685)
(34431)
课题(34235)
国家社会(32791)
(32012)
期刊
(112323)
经济(112323)
研究(74743)
中国(57280)
(41322)
管理(37967)
学报(35906)
科学(35440)
(34465)
教育(31356)
大学(28242)
学学(26653)
(25095)
金融(25095)
农业(22422)
技术(21033)
财经(20268)
业经(18365)
经济研究(18100)
(17554)
问题(14159)
科技(13428)
(11672)
技术经济(11600)
(11267)
(10617)
现代(10592)
商业(10004)
(9926)
论坛(9926)
共检索到366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为民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土地制度和政策支持。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土地制度需求的基础上,剖析了现行土地制度中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并从创新土地供应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收储制度以及土地税费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单丁洁  徐勉  
城市土地供应制度包括土地供应渠道、土地供应总量、土地供应结构、土地供应方式等,是国家进行城市土地供求管理的作用机制,其反映了城市土地管理方式和土地使用制度的特点。现行土地供应制度结构体系城市土地供应渠道分为增量土地供应和存量土地供应。增量供应是指国家先行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再向土地使用者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过程。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权飞过  
该文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提出以"金融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改革路径。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借鉴银行博弈均衡模型,说明了不同类型的银行金融创新对改革成败的最终影响。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监管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提升银行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成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宏  何艳桃  
以金融抑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探寻我国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方式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面;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突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瓶颈、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投放、加快三产融合等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一条龙"式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赋予农村金融服务更广泛内涵,从而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项晓敏  金晓斌  王温鑫  黄贤金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项晓敏  金晓斌  王温鑫  黄贤金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规划引导—权益保障—融资共建—标杆管理—科技服务"为一体,联动、协调的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体系,可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桃  谢元贵  邱杰  
进入经济新常态,要用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结构、去库存、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和促融合6个方面着手,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新时期土地整治如何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弥补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土地整治亟待破解的难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土地整治的需求推进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保障农产品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英  
本文以广州为例,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资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查研究需求端消费者行为特征变化,思考供给端实体零售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结合国内外新形势及新技术变革,探讨实体零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面对消费升级及市场竞争的挑战,实体零售应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顺应新技术发展潮流,从提升消费体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零售供应链管理、创新盈利模式和应用新兴技术等方面寻求创新发展,提升有效供给,促进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宇  唐栋  
(一)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卓越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经历了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随着德国工业4. 0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制造业的发展将定位于"先进",即精细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反观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彭寿清  
通过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科学调配办学资源,去除无效供给。通过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的"三转"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地方高校要实现科学转型,必须强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锋娟  
本文基于要素、制度与经济增长的逻辑框架,剖析了中国过去38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实质是通过开放、激励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了要素的积累、制度的优化、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进而提升了中国以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竞争力。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滑。提高要素效率和降低非要素性制度费用是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飞飞  唐保庆  张为付  
本文基于Heckman两阶段法实证考察了地区制度环境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经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地区制度环境优化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及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层面;基于不同类型企业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地区制度环境对高生产率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扩展边际的正向效应影响更大,而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则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基于上述结果,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功经验,本文还兼论市场取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本研究可为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动力源泉提供学理性认识和政策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克服新失衡,穿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的历史性命题,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性,有其紧迫性,有其针对性。进而,也要求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改革深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吴迪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金融发展推动我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路径。利用我国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路径进行探究和论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资本驱动路径的有效性边际递减,金融结构引导产业科技水平提高的创新引领路径的有效性并不显著,金融效率促进产业高效化发展的管理优化路径的有效性逐渐提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继华  王永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经济结构,其着眼点在于优化供给一端。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供给侧有五项要素:创新、劳动力、土地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制度体制安排。我国现行税制下,税法体系按征收对象不同,分为货物劳务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自然资源税四大类型。不同类型的税种对经济调节的功能定位不一样,影响也存在差异。本文将从四大类型税种对供给侧各要素的影响入手,分析当前我国税制存在的局限,并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出发,探讨我国税制完善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