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
2023(95)
2022(85)
2021(90)
2020(67)
2019(154)
2018(149)
2017(205)
2016(124)
2015(136)
2014(132)
2013(127)
2012(99)
2011(86)
2010(108)
2009(76)
2008(84)
2007(79)
2006(72)
2005(72)
作者
(300)
(258)
(255)
(239)
(154)
(114)
(106)
(91)
(88)
(86)
(83)
(81)
(81)
(80)
(79)
(77)
(74)
(73)
(73)
(69)
(66)
(64)
(62)
(59)
(58)
(53)
(50)
(50)
(50)
(46)
学科
(472)
(451)
企业(451)
管理(399)
(350)
经济(350)
技术(303)
技术管理(219)
中国(183)
业经(144)
地方(134)
理论(130)
(114)
教育(105)
(101)
研究(96)
(95)
(92)
方法(92)
(90)
产业(89)
贸易(89)
农业(85)
(84)
教学(83)
经营(82)
计划(78)
(76)
决策(75)
(75)
机构
学院(1411)
大学(1362)
管理(585)
(578)
经济(567)
理学(499)
理学院(493)
管理学(488)
研究(486)
管理学院(483)
中国(421)
(300)
科学(286)
(286)
(280)
中心(228)
技术(225)
(219)
(202)
研究所(196)
北京(195)
(193)
教育(187)
(186)
商学(183)
师范(182)
(182)
商学院(181)
(175)
财经(168)
基金
项目(897)
科学(748)
研究(747)
基金(639)
(545)
国家(543)
科学基金(477)
社会(449)
社会科(422)
社会科学(422)
(411)
(372)
教育(346)
(345)
基金项目(340)
创新(318)
自然(293)
自然科(290)
自然科学(290)
自然科学基金(287)
编号(284)
成果(275)
课题(233)
(229)
(219)
重点(213)
(207)
规划(199)
(198)
资助(197)
期刊
(749)
经济(749)
中国(605)
研究(474)
教育(379)
管理(356)
(212)
科技(174)
技术(172)
(161)
金融(161)
科学(159)
(158)
学报(135)
业经(128)
大学(120)
农业(114)
高等(114)
(113)
论坛(113)
职业(112)
经济研究(106)
学学(104)
财经(101)
高等教育(100)
(95)
(95)
(94)
(88)
国际(86)
共检索到2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珂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的永恒命题,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发挥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对支撑人才培养和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莉  王倩  
随着经济和金融实践的发展,金融学理论不断变迁并形成了以微观金融为主导的趋势。如何改革金融学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金融实践的日新月异和金融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金融学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型大学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明确研究型大学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手,并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正祥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推动着高教的大众化、现代化进程,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空间,促进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在12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利用灵活的机制优势,建立"三结合"的师资队伍,构建"三结合"的实践平台,开展"三结合"的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可以说,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期待已从学校层面不断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层面。近年来,吉林大学立足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师文庆  杨磊  李永强  殷红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学科竞赛渗入到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促进了基础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杰  
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高质量为统领,按本科基础宽、硕士专业深、博士学术精的理念,构建了"1+3+X"的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第一年(1)全员进入新生院以通识教育为主,后三年(3)以专业教育为主,为研究生阶段(X)的学习打好基础。藉此,于2019年起,学校推进本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三联动改革,开启人才培养模式新篇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文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教育政策目标。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坚持独立培养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采取鼓励留学的政策,从而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形成了本土与留学的二元路径。但是,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我国自主培养能力的增强,留学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疫情后我国顶尖高校出国读研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一些无法去美国留学读研的学生转而到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留学。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一方面抓住优秀生源供给增加的历史机遇,持续提高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留学目的国的多元化,以降低留学趋势变化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金融危机引发了对人才培养的新思考。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作为重点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和平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把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努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光  
拥有特色资源优势的高职院校是幸运的,关键还在于充分运用发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把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从学院实际出发,致力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把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走特色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之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春方  郑艺  高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超越",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阐述。这些阐述和要求不仅为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对以创新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年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宇萱  
培养大批创新拔尖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途径。适时从理论层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完善培养途径等方式,全面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放平  
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度的关注。教育部、财政部年初启动的"质量工程",把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并对今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从湖南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清泉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科研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培育了一个整体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积聚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但是,高等学校并未能很好地将这些科研积累转化为本科生培养的优势,科学研究与本科生培养出现了脱节现象。为此,国家和高等学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观,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将这些科技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和资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桂兰  陆崇斌  徐宏  刘妤  张宁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采用和推广的综合考核评估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评价结果成为对学生们进行综合评判的考核标准及依据,也给评优评先活动、为就业单位推荐人岗匹配的人才提供参考。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测评方法的发展综述到脑象图测评的实践应用,提出基于脑象图优势的系列人才培养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