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8)
- 2023(14593)
- 2022(12294)
- 2021(11449)
- 2020(9669)
- 2019(22018)
- 2018(21960)
- 2017(42086)
- 2016(22949)
- 2015(25732)
- 2014(25734)
- 2013(25370)
- 2012(23147)
- 2011(20429)
- 2010(20425)
- 2009(18999)
- 2008(18779)
- 2007(16518)
- 2006(14606)
- 2005(13014)
- 学科
- 济(94597)
- 经济(94476)
- 业(91577)
- 企(83743)
- 企业(83743)
- 管理(81207)
- 方法(41847)
- 数学(32396)
- 数学方法(32061)
- 业经(31499)
- 财(30172)
- 农(29715)
- 中国(23150)
- 务(22427)
- 财务(22355)
- 财务管理(22331)
- 企业财务(21146)
- 农业(20914)
- 制(20038)
- 技术(19742)
- 理论(19289)
- 和(18156)
- 学(18098)
- 地方(17443)
- 划(16621)
- 体(16307)
- 策(16203)
- 贸(15205)
- 贸易(15193)
- 易(14720)
- 机构
- 学院(327105)
- 大学(323167)
- 管理(134818)
- 济(129082)
- 经济(126317)
- 理学(115987)
- 理学院(114794)
- 管理学(113098)
- 管理学院(112498)
- 研究(104373)
- 中国(79972)
- 京(69438)
- 科学(64751)
- 财(60784)
- 农(55283)
- 所(52137)
- 业大(49340)
- 江(49040)
- 财经(48140)
- 研究所(47218)
- 中心(47007)
- 经(43741)
- 北京(43558)
- 农业(43470)
- 范(40699)
- 师范(40297)
- 州(39397)
- 院(38322)
- 经济学(36992)
- 商学(36167)
- 基金
- 项目(220275)
- 科学(173740)
- 研究(163774)
- 基金(159062)
- 家(137594)
- 国家(136335)
- 科学基金(118465)
- 社会(101894)
- 社会科(96402)
- 社会科学(96377)
- 省(87664)
- 基金项目(84705)
- 自然(77250)
- 自然科(75467)
- 自然科学(75449)
- 教育(74176)
- 自然科学基金(74113)
- 划(72272)
- 编号(67750)
- 资助(64639)
- 成果(54190)
- 重点(48438)
- 创(48108)
- 部(47787)
- 发(46861)
- 课题(46072)
- 创新(44171)
- 业(43610)
- 项目编号(42262)
- 科研(41691)
- 期刊
- 济(147470)
- 经济(147470)
- 研究(95696)
- 中国(62486)
- 管理(54028)
- 农(51490)
- 财(49595)
- 学报(49475)
- 科学(46361)
- 大学(37665)
- 教育(36581)
- 农业(35859)
- 学学(35600)
- 技术(30682)
- 业经(26935)
- 融(26729)
- 金融(26729)
- 财经(23557)
- 经济研究(22369)
- 业(20391)
- 经(20175)
- 问题(18875)
- 技术经济(17713)
- 现代(16335)
- 科技(16166)
- 图书(15826)
- 理论(15468)
- 财会(15216)
- 商业(15214)
- 版(14842)
共检索到48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志军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总开关”的重要性愈加凸显。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达1951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连续四年超6%,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但是,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不明显。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扮演着基础研究“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多重角色,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独特优势。现阶段如何推动有实力的企业深度参与基础研究,这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玉利
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进一步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分布于科学端到应用端的各个点。创新对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偏向科学端的创新。基础研究不只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任务,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能够而且需要开展基础研究甚至一定的纯基础研究,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也要强化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改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基本模式,更广泛地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的创新体系由应用端向科学端移动,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兆友 姜艳华
基于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实践,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政策企业家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的策略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企业家通过创新政策观念、界定和建构政策问题、推动政策议程建立、评估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等途径,积极促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政策企业家在推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时主要采取借助个人的优势资源、率先进行政策试点、向权力部门提交议案、直接致信政府决策层以及借助公众舆论压力等多种策略。
关键词:
政策企业家 基础研究政策 政策变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薇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2035,让企业成为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础研究是重大创新的源头。与发达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科学短板比较突出,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中美贸易摩擦也暴露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痛点。我国基础研究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推进基础研究的政策和体制机制,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入。《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基础研究的多元投入机制,增加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佳 吕嘉琪 于长宏
针对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困境,提出一个基于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生产率异质性对于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影响。模型发现,生产率越高,企业对于创新越积极,但是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开展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收益的增加或者相关成本的降低会促使更多的企业投入基础研究,针对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还发现,良好的盈利能力、适当的企业规模以及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都会对企业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提高中国企业基础研究的规模和水平,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和规范的市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科学家的培养,理顺相关体制和机制,推动人才和其他科研资源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更加顺畅地流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年中国R&D经费达1. 76万亿元,研发强度为2. 13%,仅次于美国(511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从中国R&D支出结构看,基础研究所占比例较小,大约为5%,且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资金。2017年中国企业R&D支出大约为1. 36万亿元,占全部R&D经费的77. 6%,但其基础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建议企业关注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的诸多前沿性问题。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万源星 王怡舒 吴安其
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使其逐步成为除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外的基础研究力量,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经之路。借助分批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场景,采用PSM-DID模型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企业基础研究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能够推动企业基础研究,表现为基础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加,但对基础研究成果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在规模较大企业和竞争程度较低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企业基础研究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能够推动企业基础研究,促进企业基础研究的技术价值与市场价值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锡荣 刘思念
鉴于后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紧迫性,从学理上探讨如何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基础研究。通过文献编码分析方法得到范畴逻辑关系,构建由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和企业责任担当5类主体行为共同作用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机制。其中,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为外部环境驱动,企业责任担当为企业内部驱动。研究提示,应从外部创新环境改善和企业内部研发积极性激发着手,综合推进企业基础研究进程,构筑我国科技强国梦。
关键词:
企业基础研究 驱动机制 驱动模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章豹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 ,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客观需要 ,也是由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实力和优势所决定的。当前应深化科技体制与高教体制改革 ,优化基础研究资源配置 ,逐步建立以重点高校为主要基地 ,高校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密切结合的基础研究体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基础研究 科技体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高旭 施红
企业已成为创新和研发的主要力量,然而企业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了试验发展,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几可忽略不计。文章首先从理论需要和现实需要两个层面强调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基于近些年国家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数据,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严重不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导致基础研究投入研究不足的原因,主要存在科技政策的实用性导向、未对基础研究进行明确区分导致的认识误区、现行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难以对企业开展基础研究进行支持、长期实施技术引进战略形成的路径依赖等原因,最后建议政府要加大政策、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建立分类实施的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模式支持企业参与研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支持基础研究合作,鼓励企业加大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即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联盟可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边界。这里的资产包括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资源,联盟企业资源、能力和知识的共享、互补与学习,是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创造的内在基础。
关键词:
战略联盟 资源 能力 知识 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