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4)
- 2023(11185)
- 2022(9114)
- 2021(8330)
- 2020(6985)
- 2019(16254)
- 2018(16269)
- 2017(32115)
- 2016(17806)
- 2015(20481)
- 2014(20753)
- 2013(20580)
- 2012(19358)
- 2011(17580)
- 2010(18024)
- 2009(16839)
- 2008(17075)
- 2007(15752)
- 2006(13849)
- 2005(12853)
- 学科
- 济(77456)
- 经济(77377)
- 业(50221)
- 管理(49408)
- 企(39737)
- 企业(39737)
- 方法(32828)
- 数学(28526)
- 数学方法(28224)
- 农(23973)
- 中国(22271)
- 财(19822)
- 贸(18000)
- 贸易(17991)
- 易(17556)
- 业经(17356)
- 地方(16894)
- 制(15504)
- 农业(15494)
- 学(14109)
- 策(13788)
- 银(13582)
- 银行(13557)
- 融(13331)
- 金融(13329)
- 行(12961)
- 理论(11475)
- 和(11463)
- 务(11354)
- 财务(11317)
- 机构
- 学院(260103)
- 大学(259609)
- 济(113471)
- 经济(111037)
- 管理(97931)
- 研究(92612)
- 理学(82717)
- 理学院(81821)
- 管理学(80490)
- 管理学院(79981)
- 中国(72469)
- 京(55107)
- 科学(53711)
- 财(53457)
- 所(47591)
- 农(44524)
- 中心(42786)
- 研究所(42751)
- 财经(41239)
- 江(41139)
- 经(37261)
- 业大(36478)
- 北京(35175)
- 农业(34914)
- 经济学(34880)
- 范(34289)
- 师范(33998)
- 院(32850)
- 州(32635)
- 经济学院(31575)
- 基金
- 项目(161798)
- 科学(126487)
- 研究(121168)
- 基金(116005)
- 家(99872)
- 国家(99038)
- 科学基金(83904)
- 社会(75974)
- 社会科(72000)
- 社会科学(71977)
- 省(62796)
- 基金项目(60181)
- 教育(55681)
- 划(53126)
- 自然(52348)
- 自然科(51085)
- 自然科学(51070)
- 编号(50950)
- 自然科学基金(50174)
- 资助(48424)
- 成果(43225)
- 重点(36708)
- 部(36545)
- 发(36334)
- 课题(35584)
- 创(33056)
- 性(31691)
- 教育部(31266)
- 国家社会(30983)
- 创新(30933)
- 期刊
- 济(129186)
- 经济(129186)
- 研究(81389)
- 中国(52295)
- 农(41525)
- 财(41349)
- 学报(37281)
- 管理(35921)
- 科学(35064)
- 融(31792)
- 金融(31792)
- 大学(28305)
- 教育(28075)
- 农业(27683)
- 学学(26440)
- 技术(22531)
- 业经(20976)
- 经济研究(20965)
- 财经(20505)
- 问题(17854)
- 经(17645)
- 贸(17031)
- 国际(16575)
- 业(15168)
- 技术经济(13352)
- 世界(13307)
- 理论(12971)
- 图书(12325)
- 商业(12315)
- 现代(12313)
共检索到40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晓晴 陈宏
文章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以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为起点,分析推动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所应当采取的策略。作者认为,中韩货币互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格外引人注目,而且这次货币互换还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极大兴趣。作者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并借鉴国际上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和模式总结,探讨性地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同时指出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仍然只能是处于起步阶段。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宏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探讨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认为,中韩货币互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格外引人注目。中韩货币互换对双方克服金融危机造成的进出口贸易困难将会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推动作用,但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仍然是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货币互换 双边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宇
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在实际中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央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的介绍,提出:应在传统的互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民币与境外其他币种的互换,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文章重点对现阶段以货币互换形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货币互换 本币互换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韧韬 周永坤
双边货币互换国家的扩大以及协议金额的提高,为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机会。今后我国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都应以人民币/外币的形式,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科 朱斯迪 夏乐
在“十四五”期间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人民币全球跨境支付的真实交易数据研究了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货币互换可以通过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提升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以及增强人民币网络外部性等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而言,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效果更强。从货币职能角度看,双边货币互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上,而对价值贮藏职能没有显著影响。这符合通过构建双边货币互换网络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方面广泛使用,进而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承担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的基本政策逻辑。价值贮藏作为更高层次职能,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签订尚无法显著提升其职能发挥。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汇率市场化可以通过“信号效应”增强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本文拓展和丰富了关于双边货币互换的研究,为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进程中协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光伟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并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改变当前世界经济过于依赖美元的不合理格局,更好发挥中国应有的担当和作用。与英镑和美元当初的情况不同,在相当时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将主要通过资本项目输出,我国将在对外投资、对外贸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减少我国储备中美国国债的比重,适当增加欧元债券的比重;另外,为促进国际上的人民币持有比重,强化人民币的稳定性和信誉,我国还应该增加对黄金的持有比重。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对外投资 国际结算 国际储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2009年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与多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开展了货币互换。分析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出了人民币需求,货币互换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增加了人民币供给。三项制度配合使用,产生了相辅相成的积极效果。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需要通过货币互换拓宽向国际市场输出人民币的渠道,扩大人民币的流出规模与使用范围,逐步摆脱对现有国际货币的依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发林 杨明真 崔阳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多有起伏,近年来发展速度放缓,相关国家战略也出现调整。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阻力:美元霸权对其他货币的排他效应、政治关系对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根基薄弱。要破除这些阻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需要宏观战略,更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国别策略,而国别策略的核心是依据既有货币势力范围、政治关系和经贸基础三个因素,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对象进行次序选择,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具体策略。在全球货币治理层面,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别策略是推动全球货币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方案,不仅有助于有效和稳步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为全球货币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梅鹏军 冯科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对我国货币政策冲销机制和冲销效果产生未曾有过的影响与冲击。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提出货币政策冲销可能存在过度冲销的命题,进而推导包含人民币国际化因素的货币政策冲销模型,最后以实证检验估计"过度冲销"的规模。本文研究发现:"货币互换式"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导致外汇占款结构性的虚增,外汇冲销存在"过度冲销",数理模型推导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实证检验和近似估计表明"过度冲销"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过度冲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施志晖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战略目标。实现金融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所处的地位或所拥有的话语权。其中,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尤其体现金融强国的成色。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民币无疑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极大的驱动作用。论文认为,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主权货币的数字形态,对于优化传统人民币功能和提供高效跨境支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人民币在国际舞台实现广泛的应用,进而推进金融强国战略有效落地。因此,论文提出要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认知度,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强化相关法律监管以及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等建议,以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欧阳祖友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很好的机遇。我国应循序渐进,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逐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化 人民币计价结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建伟 刘芳
伴随着中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悄然启动。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只能依靠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强大,而高端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缺乏两个最重要的微观基础:中国外贸的自主优势与中资银行的广泛国际存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短期内尽快出台人民币国际化的官方蓝图,中长期内稳步构架微观基础、促进宏观经济尤其是人民币币值的国内稳定。
关键词:
国际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中资银行国际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廖曦
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视野下,将汇率传递、利率规则和生产冲击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联系起来,拓展了标准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开放经济环境中重点分析了由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一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本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将直接影响两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并能同时提高本国与外国的福利水平。纳什均衡时,人民币国际化将加剧两国的汇率波动幅度;但是在合作均衡下,汇率波动随着汇率传递程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廖曦
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视野下,将汇率传递、利率规则和生产冲击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联系起来,拓展了标准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开放经济环境中重点分析了由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一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本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将直接影响两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并能同时提高本国与外国的福利水平。纳什均衡时,人民币国际化将加剧两国的汇率波动幅度;但是在合作均衡下,汇率波动随着汇率传递程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臻 王益明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也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只是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所以外部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不大。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汇率浮动、资本可自由流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内货币政策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效力的发挥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这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资本流动、货币替代和外汇储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