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3)
2023(17749)
2022(14664)
2021(13612)
2020(11103)
2019(25563)
2018(25432)
2017(47965)
2016(26356)
2015(29476)
2014(29766)
2013(28990)
2012(26807)
2011(24164)
2010(24454)
2009(22297)
2008(21645)
2007(19328)
2006(17306)
2005(15685)
作者
(77137)
(63907)
(63177)
(60262)
(40587)
(30379)
(28826)
(25042)
(24434)
(22922)
(21657)
(21591)
(20416)
(20412)
(19692)
(19676)
(18945)
(18749)
(18266)
(18157)
(16052)
(15925)
(15554)
(14599)
(14325)
(14212)
(14207)
(14117)
(12871)
(12699)
学科
(107018)
经济(106902)
管理(71126)
(67260)
(53797)
企业(53797)
方法(39503)
中国(34512)
数学(32999)
数学方法(32568)
(31562)
地方(28082)
业经(26317)
(24488)
(23818)
农业(21282)
(21153)
理论(18673)
(18438)
银行(18388)
(18128)
贸易(18109)
(17742)
(17737)
金融(17734)
(17435)
(17108)
环境(16756)
(16697)
技术(16694)
机构
大学(366852)
学院(366154)
(141763)
管理(138930)
经济(138429)
研究(131472)
理学(118238)
理学院(116791)
管理学(114600)
管理学院(113934)
中国(98619)
(83193)
科学(82350)
(67201)
(65847)
(63743)
研究所(60933)
中心(58753)
(56405)
业大(55860)
北京(53739)
(52237)
师范(51688)
财经(51060)
农业(49568)
(48244)
(46281)
(45875)
技术(41801)
师范大学(41574)
基金
项目(245997)
科学(191860)
研究(182655)
基金(174129)
(152171)
国家(150787)
科学基金(128002)
社会(112339)
社会科(106115)
社会科学(106089)
(97318)
基金项目(91746)
教育(83764)
(82314)
自然(81785)
自然科(79826)
自然科学(79807)
自然科学基金(78301)
编号(76230)
资助(70790)
成果(63449)
(56284)
重点(55582)
课题(54116)
(52635)
(50863)
创新(47326)
项目编号(46371)
科研(46220)
国家社会(45390)
期刊
(166806)
经济(166806)
研究(113858)
中国(82493)
学报(60981)
(60054)
科学(55211)
管理(53618)
教育(51787)
(48883)
大学(46004)
学学(42565)
农业(41269)
(34891)
金融(34891)
技术(33404)
业经(28889)
经济研究(26165)
财经(24391)
图书(22345)
问题(21870)
(21191)
(20840)
科技(18343)
(17511)
理论(17400)
技术经济(16958)
现代(16821)
(16224)
论坛(16224)
共检索到567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京津冀地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对外开放等综合中心,发展地位举足轻重。着眼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重点从重构区域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扩大生态空间、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五个方面谋篇布局、寻求突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伟斌  代敏  姚利松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京津冀地区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京津冀体育服务业要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对京津冀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体育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必由之路。在对京津冀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京津冀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并指明了京津冀体育服务业未来集聚发展的方向。研究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将为区域内体育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在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经济要素资源上提供便利。同时,天津全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将为京津冀体育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茜  庄菁  
京津冀物流设施一体化发展路径可以归结为,由"点"到"线",最终连成"面"的过程,发展进程呈现阶段性特点,每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本文根据各阶段的特点设计阶段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京津冀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欣旖  闫志利  
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是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历史根基。文章追溯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地缘、文缘、物缘、亲缘与京津冀行政区划变迁,认为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具有受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需要完整理念的支撑及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推动三个特点。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需明确一体化主体、完善一体化制度、优化一体化环境、强化一体化动力、提升一体化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茜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是连续变化的进程,基于质量互变规律,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划分为"点→线→面"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发展的侧重点和评价关键要素不同,将差异化评价指标引入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围绕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发展政策三个关键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物流一体化发展指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茜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是连续变化的进程,基于质量互变规律,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划分为"点→线→面"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发展的侧重点和评价关键要素不同,将差异化评价指标引入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围绕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发展政策三个关键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物流一体化发展指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巴特尔  张琦  
通过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新模式,实现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必须处于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重新设计基于平等地位和谋求共同利益的互动、协商与合作的制度安排。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重要角色的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作为推动社会创新和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放眼国内,以宁波港为代表的新一轮港口群整合潮正在悄然兴起,目前国内已有多地提出了明确的港口重组与整合计划。伴随着《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获得国务院批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共同作用下,津冀港口群一体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津冀港口群区位相近,腹地交叉,岸线资源紧密相连,具有实现港口群一体化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既有行政分割体制限制,两地港口群协同发展进程缓慢,存在一系列制约港口群协同发展的桎梏。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津冀港口群一体化进程,加快沿海区域综合功能开发,实现沿海现代产业合理布局,打造现代化沿海产业带,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从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万兴  郭小卉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金融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金融资源分割、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远未达到一体化等问题,借鉴纽约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群刚  杨开忠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衔接,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处理好人口、经济和生态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人口向首都过度聚集现象,就必须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最后,围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促进人口迁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疏导首都人口压力等问题讨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德旭  董捷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由京津冀三方政府参与的"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委员会",委员会要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在如何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并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上进行沟通协调,凝聚双赢或多赢的结果这一共识,从而便于京津冀三方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确定开展合作的具体方式及措施。同时,可以考虑设立一个京津冀金融合作论坛,定期召开会议,就金融合作问题进行沟通与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