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9)
- 2023(2847)
- 2022(2242)
- 2021(1853)
- 2020(1509)
- 2019(3255)
- 2018(3227)
- 2017(6131)
- 2016(3206)
- 2015(3366)
- 2014(3489)
- 2013(3689)
- 2012(3607)
- 2011(3395)
- 2010(3544)
- 2009(3525)
- 2008(3397)
- 2007(3308)
- 2006(3053)
- 2005(2513)
- 学科
- 农(22773)
- 业(19241)
- 济(17956)
- 经济(17937)
- 农业(15248)
- 业经(9059)
- 企(8878)
- 企业(8878)
- 管理(8019)
- 农业经济(6321)
- 地方(5580)
- 村(5430)
- 农村(5426)
- 中国(5322)
- 发(5073)
- 制(5037)
- 发展(4420)
- 展(4419)
- 策(4085)
- 方法(3818)
- 建设(3734)
- 方针(3680)
- 服务(3618)
- 技术(3586)
- 体(3543)
- 及其(3411)
- 政策(3399)
- 收入(3384)
- 述(3267)
- 阐(3267)
- 机构
- 学院(51840)
- 大学(46026)
- 济(24151)
- 经济(23672)
- 管理(20168)
- 农(17652)
- 理学(17032)
- 理学院(16904)
- 研究(16838)
- 管理学(16729)
- 管理学院(16643)
- 中国(14489)
- 农业(12605)
- 财(9649)
- 业大(9533)
- 京(9384)
- 科学(9330)
- 江(8862)
- 中心(8568)
- 所(8257)
- 省(7418)
- 农业大学(7336)
- 研究所(7284)
- 财经(7197)
- 州(6982)
- 经济学(6921)
- 发(6869)
- 经济管理(6789)
- 业(6472)
- 经(6453)
共检索到83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素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产业振兴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精准选取乡村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保障;完善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等,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泰 余衍
我国数字乡村正从试点先行逐步迈向全面推进与大力发展新阶段。数字乡村建设基础框架日益完善,乡村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等重点应用场景加速融合创新。与此同时,数字乡村建设也面临目标定位不清晰、农业信息化程度低、数字应用场景挖掘不到位等问题。借鉴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实践模式,建议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具体实践,聚焦智慧农业,加快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乡村数字应用场景,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标杆。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 智慧农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根据财政部"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实践活动统一部署,金融司牵头的青年联合调研团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莱州的7个村镇,开展"农业保险提质增效"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和基层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种植和养殖大户代表等座谈交流,调研团感到基层部门和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政策普遍较为认可,但也存在许多诉求亟待解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具有客观认定特点,农业强国概念具有主观认同特征。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比农业现代化要求更高、更全面的发展行动。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进入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经济体,其农业农村都实现了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我国迈上中高收入阶段后,特别是2015年以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外生拉力强度开始变弱,农村内生动力系统性支撑也表现不足。为此,论文提出围绕三个提高、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发展的机制,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银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要素错配视角出发,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缓解土地资源错配与劳动力资源错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亦会通过加剧资本错配抑制农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具体呈现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特征。由收敛模型检验结果可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而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银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要素错配视角出发,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缓解土地资源错配与劳动力资源错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亦会通过加剧资本错配抑制农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具体呈现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特征。由收敛模型检验结果可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而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雨昕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利珍
在信息技术日渐发展成熟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力求通过发挥数字化工具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乡村科技、文化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章简述社区教育与数字乡村的内涵,分析社区教育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培训服务水平、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建设等,通过社区教育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其综合素养,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建言献策。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数字乡村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文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新气象、新作为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强国建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数字技术铸就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所依托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分析了行业现状及痛点,构筑了数字助农的逻辑框架。本文认为,利用“数字乡村”战略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要以数字激活农业发展潜能、引领农业技术革新、赋能农业生产要素,完善决策评估体系。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高质量发展 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嵩 姜磊
文章首先构建了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我国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时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呈逐年上升态势。目前,各省份均处于高级协调和特级协调两个阶段,其中大部分省份处于特级协调阶段;(2)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农业高质量发展可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因素,但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周边省域乡村振兴存在虹吸效应;(3)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集聚时空效应,即乡村振兴存在“高-高”和“低-低”集聚现象,另外,还发现存在显著的短期时间滞后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春莲 陈扬扬 李茂林
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显著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和资本水平均能正向调节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果。影响机制检验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创新效应、普惠效应以及产业升级效应,间接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且教育水平、资本水平能够显著强化上述机制。门槛效应回归结果说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以自身为门槛的三重门槛效应。因此,须加速乡村数字新基建布局,畅通数字乡村建设的赋能渠道,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举措,提升地区教育水平,建设高水平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莉琴 胡永飞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已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土风情、便利的道路交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依然面临着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对外宣传营销不足的挑战,只有构建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项目、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在新阶段推进和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添砖加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央 柴正猛 许雨辰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刻画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异演进特征,应用时空统计学手段揭示演化分异中的相关关系,再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问题突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总体差异缩减趋势比较稳定。其二,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能够维持稳定的相关关系,质的提升、总体水平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间的趋同程度在逐步增强。其三,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外生动力,与质的提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应兼顾农村金融发展量与质的相互协调。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张林
文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9—2020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域间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与其他区域均具有空间收敛特征,尤其以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农村金融“量”与“质”的系统性失衡、“质”的空间性失衡对高质量发展造成核心障碍,农业耕地质量及利用效率、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对乡村产业振兴造成核心障碍。以上因素应是提升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瞄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