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9)
- 2023(13411)
- 2022(11049)
- 2021(10468)
- 2020(8325)
- 2019(19206)
- 2018(18716)
- 2017(34208)
- 2016(19409)
- 2015(22168)
- 2014(21997)
- 2013(21270)
- 2012(20414)
- 2011(18978)
- 2010(19045)
- 2009(17097)
- 2008(16845)
- 2007(14836)
- 2006(13298)
- 2005(12349)
- 学科
- 济(86794)
- 经济(86723)
- 管理(44745)
- 业(44396)
- 方法(35147)
- 中国(33004)
- 企(32149)
- 企业(32149)
- 数学(31919)
- 数学方法(31711)
- 农(24375)
- 地方(22179)
- 教育(21166)
- 贸(17677)
- 贸易(17659)
- 业经(17613)
- 财(17440)
- 易(17136)
- 农业(16699)
- 学(15677)
- 发(14989)
- 制(14599)
- 融(14311)
- 金融(14309)
- 银(14063)
- 银行(14040)
- 行(13703)
- 理论(12981)
- 技术(12736)
- 环境(12609)
- 机构
- 大学(272848)
- 学院(271115)
- 济(117137)
- 经济(114942)
- 研究(104535)
- 管理(93763)
- 理学(80079)
- 理学院(79057)
- 管理学(77813)
- 管理学院(77282)
- 中国(75519)
- 京(60058)
- 科学(59438)
- 财(52927)
- 所(52844)
- 研究所(47817)
- 中心(45192)
- 范(45158)
- 师范(44814)
- 农(43606)
- 财经(41769)
- 江(41495)
- 北京(39742)
- 经(38257)
- 经济学(37825)
- 院(37375)
- 师范大学(36587)
- 教育(36545)
- 业大(35775)
- 经济学院(34190)
- 基金
- 项目(174597)
- 科学(139603)
- 研究(135583)
- 基金(124853)
- 家(108567)
- 国家(107481)
- 科学基金(90505)
- 社会(87112)
- 社会科(82552)
- 社会科学(82537)
- 教育(69201)
- 省(67734)
- 基金项目(63808)
- 划(59575)
- 编号(55468)
- 自然(53902)
- 自然科(52660)
- 自然科学(52650)
- 资助(51966)
- 自然科学基金(51763)
- 成果(47551)
- 发(44000)
- 课题(42887)
- 部(41857)
- 重点(41430)
- 教育部(36845)
- 创(36653)
- 国家社会(36284)
- 发展(36166)
- 展(35552)
- 期刊
- 济(130994)
- 经济(130994)
- 研究(94865)
- 中国(66518)
- 教育(59399)
- 农(40957)
- 学报(39578)
- 财(37833)
- 科学(37565)
- 管理(35292)
- 大学(31282)
- 农业(28365)
- 融(28224)
- 金融(28224)
- 学学(28035)
- 技术(26668)
- 经济研究(22583)
- 财经(21504)
- 业经(20822)
- 经(18714)
- 问题(17521)
- 贸(16638)
- 职业(16406)
- 业(15944)
- 世界(14769)
- 国际(14567)
- 坛(13681)
- 论坛(13681)
- 技术经济(12709)
- 统计(12329)
共检索到43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新 杨燕英 迟香婷 刘栓虎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成人问卷数据,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回报的类型差异。研究发现,在考虑了受教育年限、本地人身份、就职行业等因素后,职业培训能有效帮助最高学历为高中阶段的劳动力提高回报水平。本文的一个重要政策含义是,未来中国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而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空间。然而,应避免通过在初中毕业分流时实行全国范围内的普职比达标"平均主义"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更好的选择是在普职比不达标的区域,加大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职业培训力度,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据市场规律自愿向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收入回报 类型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钊 冯净冰
入选理由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成人问卷数据入手,分析职业教育回报的空间差异。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应当鼓励外来人口在本地就读高等职业教育,进而提升城市未来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这有助于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的城市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钊 冯净冰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成人问卷数据,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回报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在考虑了地区间生活成本差异、就业所在地对生产的正外部性、本地人身份、就职行业等因素后,在东部或较发达地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者仍然具有显著更高的人力资本回报。本文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是,经济发达地区应当鼓励外来人口在本地就读高等职业教育,进而提升城市未来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这有助于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的城市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收入回报 空间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冉 高联学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端、需求端与保障端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诉求,要求其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转变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以扩大内需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质量;以职教圈层为系统,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共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新篇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安民
利用2010-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数据,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对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显著提升了城市新质生产力,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职业教育通过促进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了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职业教育发展对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呈现多维异质性,职业教育对中西部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大的城市和新质生产力分位数较高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应紧扣社会需求,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畅通转化渠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机制作用;遵循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筱婷 孙志颖 汪鲸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招生困难和辍学率高的问题,而普通高中教育却一位难求。这并不是由于两者的教育回报率的差异造成,而是因为期望回报率的差异。“选择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单单是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决策,也关乎国家在教育体系建设的投资决策。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受冷落是因为其期望回报率相对较低,其根本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未能很好地匹配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普通高中的教育回报率在任何时期都低于中等职业教育,但两者的期望回报率存在阶段性差异。在20世纪90年代,普通高中的期望回报率低于中等职业教育,进入21世纪,普通高中的期望回报率逐渐反超中等职业教育,且两者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在期望回报率上,中等职业教育相对优势的消失是其面临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期望回报率,需要持续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升学通道,提高学生的职业声望,建立健全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中等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周伟
职业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以职业为逻辑起点、专业教学标准以职业标准为参考、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三者共同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类型化发展,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适应职业运行规律。基于此,为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应统合建立职业分类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基于职业标准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并依据职业能力选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茂波 谭君航
共同的终极价值、一致的经济诉求、归一的文化透视是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价值基础。基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类型功能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类型化办学与乡村产业生态发展对接,职业教育技能属性的人才培养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接的耦合逻辑,文章提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路径:落实涉农职业教育依据乡村振兴需求提质增优,涉农企业作为育人主体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乡村振兴人才政策扎根乡土。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类型发展 耦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金如 顾馨梅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能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教育制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江苏 职业教育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彦明
教育类型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分类现象,揭示教育类型发展规律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总体上是教育的共性之同和个性差异,具体可归纳为教育类型分类方法与标准,类型特征与内部结构,不同教育类型间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基石,指明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行动方向,开创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的出发点,对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承萍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实现职业教育多中心治理的重要举措,其运行应遵循求同、存异和协商原则。现阶段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集团多元主体未能就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牵头单位及行政力量未能适时转身,协商共治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对多数职教集团而言,明确公益属性、合理定位发展目标,采取项目导向的运行机制,保持独立追求善治,将是解决当下问题、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吴文婕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处理好五个对接,其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条件,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保障,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终极目标。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内涵发展 五个对接 职业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克松 朱德全
非均衡突破与协调性发展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必要条件。非均衡突破因其符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观照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因此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系统演化的逻辑起点。而协调性发展由于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区域社会公平稳定发展,也成为新时期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但是,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实践证明,无论是非均衡突破还是协调性发展,都存在着局限性。基于非均衡突破与协调性发展的内在耦合逻辑,"非均衡突破、协调性发展"耦合模式应当成为未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之道。而该模式实现的关键则在于建立"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
区域职业教育 非均衡突破 协调性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2015年以来,随着2000年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实施的结束,对于未来2030年发展进行规划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未来发展的17个目标。作为与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公民收入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国际社会落实2030年发展目标的关键行动领域。2015年以来,UNESCO接连发布《释放潜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的建议书》《2016-2021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从理念、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文静
职业教育品牌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民族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从实际情况出发,走符合民族区域特点的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道路,是民族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民族职业教育 品牌化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