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9)
2023(9705)
2022(7961)
2021(7406)
2020(5951)
2019(13602)
2018(13309)
2017(24299)
2016(12798)
2015(14752)
2014(14691)
2013(14960)
2012(14526)
2011(13752)
2010(13975)
2009(12975)
2008(12651)
2007(11269)
2006(10450)
2005(9501)
作者
(37695)
(31468)
(31413)
(30160)
(20300)
(14941)
(14319)
(12250)
(12149)
(11223)
(11160)
(10476)
(10293)
(10206)
(10113)
(9839)
(9248)
(9148)
(8970)
(8463)
(8294)
(7600)
(7528)
(7358)
(7199)
(7186)
(6916)
(6586)
(6446)
(6232)
学科
(79604)
经济(79540)
管理(32432)
方法(25660)
(24590)
中国(22618)
数学(22161)
数学方法(22031)
地方(19979)
(18250)
企业(18250)
(16736)
(15768)
环境(14771)
(14369)
贸易(14359)
业经(14140)
(13996)
地方经济(13178)
(12550)
金融(12550)
(11601)
(11036)
(11014)
(10950)
(10776)
银行(10764)
(10582)
农业(10456)
关系(9467)
机构
大学(198633)
学院(193997)
(98806)
经济(97188)
研究(79945)
管理(68600)
中国(62244)
理学(57173)
理学院(56435)
管理学(55750)
管理学院(55364)
(43822)
科学(43482)
(42457)
(40009)
研究所(36102)
中心(34260)
经济学(33208)
财经(32995)
(30210)
经济学院(29661)
北京(29221)
(28477)
(28327)
(27260)
(27132)
师范(27079)
财经大学(24489)
科学院(24476)
业大(22745)
基金
项目(121119)
科学(95715)
研究(92257)
基金(89415)
(77582)
国家(77006)
科学基金(64676)
社会(62271)
社会科(59143)
社会科学(59130)
基金项目(45823)
(42890)
教育(41196)
自然(37349)
(37116)
资助(37048)
自然科(36323)
自然科学(36313)
自然科学基金(35674)
编号(34827)
成果(29943)
(28813)
(28537)
重点(28191)
国家社会(27587)
中国(27061)
课题(25462)
教育部(25094)
(24134)
发展(24117)
期刊
(119363)
经济(119363)
研究(68608)
中国(44184)
(29923)
管理(27864)
学报(26647)
科学(26217)
(24695)
教育(21769)
大学(20715)
(20445)
金融(20445)
经济研究(20187)
学学(18843)
农业(17526)
财经(17467)
技术(17105)
(16051)
国际(15988)
问题(15706)
(15430)
业经(14594)
世界(14240)
技术经济(11010)
图书(10756)
(10482)
统计(9988)
资源(9696)
经济问题(9511)
共检索到322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季曦  李刚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恰逢以国际期刊Ecological Economics创刊为标志的国际生态经济学成立30周年。经历了艰苦卓绝的70年发展历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自2007年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党和政府已将建设生态文明视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在全球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智慧与力量势必不可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田  
本文拟就西方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动机、背景、有关概念和方法做一简介。在考察生态经济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首先介绍生态经济学的基础,涉及到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演化问题及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能用标准的自然资源利用模型或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加以解释的原因。其次介绍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特性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最后讨论生态经济学的政策含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克英  
如何审视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对生态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解,关系到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本文以此为前提,深入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对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层次的升级,逻辑上的升华及其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鹏  徐志辉  
作者对中国生态经济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今后研究要点的建议。作者认为中国生态经济学多是对目标的描述 ,缺少方法和动力要素方面的深入研究。作者建议今后研究的要点放在消费偏好与经济的关系及约束高消耗生产体系的扩展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弘  
从本质上说,经济学是一种哲学。政治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经济学学科科学层面的革命,而西方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从技术手段的分析和解释是经济学学科技术层面的革命。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经济学在不断发展,同时对经济学的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对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新时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万茂  高波  夏太寿  黄贤金  
1.1 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问世为土地生态经济学的产生铺平了道路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起源于欧洲,于1927年德国地植物学家卡尔·特罗尔(Garl Ttoll)在“航空像片制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并用以阐述基于景观学的区域差异性对比研究与生态学中的结构功能研究的科学综合。景观生态学形成的初期并未被世人所注意。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万茂  高波  夏太寿  黄贤金  
3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3.1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目标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其运行目标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目标的复合,这一运行目标集合体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1)合理配置土地资源;(2)持续增殖土地价值;(3)创建且发展有序的人地关系格局;(4)构筑并保持土地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义  郑昊  
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内容极其丰富。近年来,西方学者对工业资本主义思维范式、工业资本主义转型、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以及生态民主协商制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力求转变工业文明思维范式,走上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民主协商发展途径。本文首先对西方生态文明最新思想理论进行了概括和梳理,继而评价了各种思想理论的得失,希望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严立冬  陈光炬  刘加林  邓远建  
生态资本是一种新型的未来资本,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本。生态资本理论研究是全球生态化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基础课题,而明晰生态资本的构成要素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对生态经济学文献的回顾,梳理了生态资本的概念界定、生态资本的价值评估、生态资本运营等问题,认为生态资本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使用价值、产权、生态技术和生态市场。在理论上廓清生态资本的范围,有利于在实践中明确生态资本运营的方式和过程,为生态资本运营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文博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沈满洪教授主编的《生态经济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出版后获诸多好评,作为生态经济学的前沿刊物,本刊特将此书推介给广大读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进洪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思想理论层面,人们开始寻求建立一种能够拨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理论范式,引导人们思考并正视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不合理性,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在价值观层面指导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型,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协调共存。在此情势下,“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生态经济学试图通过透析整体的现代经济发展运转体系,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运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技术、新的产业类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撬动新的生态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德翼  杨海娟  
文章简略概述了社会生物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假定,探讨了该假定在经济学中的两类应用及其各自存在的不足,指出生态经济学可望成为社会生物学假定在经济学中最有前途的应用领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沛钊  
解放三十七年来,广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也有不少失误,失误之一就是对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注意不够。广西由于经济不发达、科学教育落后,干部和群众中对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知识和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措施,所以在经济建设中导致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民身体健康,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其主要问题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素萍  
<正>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达到碳排放与吸收之间的平衡状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和气候变化风险。不过,中国也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始终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转型等。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生态经济体系研究应运而生。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